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退休后继续工作,与单位属于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退休后继续工作,与单位属于劳务关系。以下是详细分析: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同时,根据《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女工人的退休年龄为五十周岁(具体退休年龄可能因性别、工种等因素有所不同,但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是核心要点)。因此,当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其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自动终止。
案例说明:以马某为例,马某在入职某酒店时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已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因此,马某与该酒店之间无法构成劳动关系,仅能构成劳务关系。相比之下,马某的同事李某在入职时未达到退休年龄,因此李某与该酒店之间属于劳动关系。这一区别导致了两者在离职时所能主张的权益截然不同。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
权利义务:劳动关系的双方主体间不仅存在财产关系,还存在着人身关系。劳动者必须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双方是领导与被领导、支配与被支配的隶属关系。用人单位负有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等法律责任。而劳务合同的双方主体之间只存在财产关系,双方法律地位平等,不存在隶属关系,提供劳务一方无须成为用工单位的成员。
救济途径:劳动争议需要仲裁前置,即争议一方应先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不服劳动仲裁在法定期间内才可以到人民起诉。而劳务合同纠纷出现后,争议双方可以直接向人民提起诉讼,无须“仲裁前置”。
适用法律:劳动关系主要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法律法规的调整;劳务关系则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合同编、侵权责任编等民事法律规范调整。
合同形式与内容:劳动关系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而劳务关系可以是书面合同,也可以是口头合同或其他形式,合同内容主要由双方协商确定。
待遇与保障:劳动关系中,劳动者除获得工资报酬外,还享有社会保险、福利待遇等。而在劳务关系中提供劳务者一般只获得劳务报酬,不享有社会保险、福利待遇等。
综上所述,退休后继续工作的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构成的是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这一区别对于双方的权利义务、救济途径、适用法律以及合同形式与内容等方面均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退休后继续工作时,双方应明确约定相关事宜并签订书面劳务合同以保障各自权益。
(注:以上图片为示例图,用于直观展示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具体细节以文字描述为准。)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