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心理学有个「瓦伦达效应」:为什么你总是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瓦伦达效应:为何总是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瓦伦达效应描述的是一种过度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导致行为失准的心理现象。这种效应常常让我们在精心准备后,却在关键时刻出现失误。
一、瓦伦达效应的由来
瓦伦达是美国著名的高空走钢索表演艺术家。1978年,他在一次重要的演出中出现了失误,并因此丢失了自己的性命。这次表演对他来说至关重要,观众是政要名流,若是表演成功可以极大地提升他的经济收益和业内地位。然而,他在表演前多次向身边的人表示:“这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正是这种对结果的过度关注,导致他在表演中动作变形,最终酿成悲剧。事后,心理学家将这种心理现象命名为“瓦伦达效应”。
二、大脑为何会掉链子?
越怕什么,越容易发生什么
当我们反复告诉自己“千万不能失败”的时候,大脑便开始不受控制地想象各种糟糕的画面。这些负面结果的画面在脑海里循环播放,形成心理暗示,通过潜意识强化,继而影响我们的行为使之符合预期。就像有人总担心自己在公开场合出丑,结果真的因为过度紧张而说话结巴或动作僵硬。
大脑的“内存”有限
我们的大脑虽然强大,但它能处理的信息也是有限的。当你一边做题、或是在汇报时,一边担心要是做错了、考砸了怎么办,方案被否、被领导批评怎么办……这些对负面结果的过度担忧会占据大量的大脑认知加工资源,导致在执行当前任务时资源不足,自然容易出错。
三、反“瓦伦达效应”技巧
把大目标拆成小任务
面对重要任务,我们可以把大目标拆解成一系列小任务。比如准备面试,别总想着“我一定要拿到offer”,而是把目标拆解成提前背熟自我介绍、面试当天提前到现场熟悉环境、回答问题时先微笑再开口等具体小目标。当你专注于这些具体的小目标时,压力会小很多,也更容易发挥出真实水平。
5分钟快速冷静法
感到紧张时,可以找一个身边的小物件,比如桌上的水杯或包包的挂件,用5分钟仔细观察它的颜色、形状、纹理,抚摸一下它的质感等。同时心里默念:“我现在只要……”(比如“我现在只要读完第一段PPT”)。这是一个简单的正念练习方式,能帮你把注意力从对糟糕结果的担忧中拉出来,减少杂念干扰,专注于具体事物上,让大脑恢复冷静。
与自己和解
很多时候,我们的紧张来自对失败的过度恐惧。在重要场合前,不妨先和自己“和解”,告诉自己就算这次搞砸了,也不代表能力不行;失败能让我发现问题,下次做得更好。调整心态,接纳不确定性,把失败看作成长的机会,而不是威胁。
提前预演,模拟脱敏训练
如果是参加面试,可以在家对着镜子练习,或者邀请朋友当观众模拟现场。多经历几次“假紧张”,等到真上场时就不会那么慌乱了。这其实就是模拟脱敏训练,在安全的环境中反复接触压力情境,进而逐渐适应紧张感,增强心理韧性。
找到你的“能量加油站”
有没有一些人,和他们聊天后让你充满力量?在重要的任务前,向有经验的同事取取经,和信任的人聊聊天。这些支持和鼓励能帮我们快速恢复信心,这就是社会支持的力量。而且借助他人视角审视问题,可以帮助我们避免陷入单一评价体系的思维固着中。
四、结语
瓦伦达的悲剧告诉我们,把人生当成走钢丝,眼里只盯着终点,反而容易摔得遍体鳞伤,甚至丢失性命。真正厉害的人,都懂得把注意力放在脚下的每一步。人生不是一场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考试,而是由无数个当下组成的旅程。与其为结果焦虑,不如享受全力以赴的过程。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