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节能减排倡议书借鉴(6篇)

节能减排倡议书借鉴(6篇)

来源:99网

节能减排倡议书借鉴

  亲爱的各位员工朋友们:

  大家好!

  节能减排工作不是单独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我们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为加强公司节能减排工作,努力建设绿色发展型企业,形成“人人节约、时时节约、事事节约”的良好氛围,现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我们倡议:

  一、为自己创造一个节能的生产环境——节约用电

  我们初步估算了一下,目前我公司生产车间的照明大约在6000瓦,按千瓦时计算电力消耗,我们的照明1H消耗电量6度计算,工业用电1.3元/度,公司1H的用电电费是7.8元。

  1、根据以上用电计算,我们在下班时及其他场所时,随手关闭电灯、饮水机及其它用电设备,全公司中午下班的1.5H里,我们就可以节约用电9度,假如1天节约11.7元电费,一个月可节约351元,一年可以节约4212元的电费(这只是中午下班休息的1.5H,这个计算不包含夏天电风扇和冷风机用电)。所以我提倡广大员工:光线充足时,自然采光;当“天明南山近,夜出西月升”时,你会发现,惬意恰是因为少了“璀璨”的耀眼,是因为有了大家的节约。建议广大员工下班时或有不需用电的时候,关闭一切电源,节能减排,从我做起!

  2、办公室使用空调时,温度适中,做到无人时不开空调,开空调时不开门窗;下班前20分钟关闭空调,既不会影响大家工作,又可以节约大量的电能。

  3、将电脑显示器亮度调整到一个合适的值,显示器亮度过高既会增加耗电量,也不利于保护视力。为电脑设置合理的“电源使用方案”:短暂休息期间,可使电脑自动关闭显示器;较长时间不用时,使电脑自动启动“待机”模式;更长时间不用时,尽量启用电脑的“休眠”模式。坚持这样做,每天至少可节约1度电,还能延长电脑和显示器的寿命。

  二、为自己创造一个低碳的生活环境——推进公务用车节能

  1、合理安排用车,能一次完成的,不跑第二次。驾驶员每天对车辆进行检查、保养,防止漏油和不必要的失损。

  2、实行车辆定点加油,登记单车燃油消耗,定点维修和定期保养。

  3、加强公务用车的使用和管理,实行用车登记制度,降低车辆空驶率,并严格控制公车私用。

  三、为自己创造一个绿色的生活环境——节约办公用品开支

  1、加强办公经费和办公用品的使用管理,规范办公用品的配备、采购和使用,严格配备标准,尽量选择环保、质优、价廉、能耗小的办公设备。

  2、结合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网上办公系统,在网络正常的情况下,系统一般事务性通知、资料传送等都要通过网络系统进行,减少纸质资料印发(复印)和使用的频率。

  3、加强办公用品的循环使用,纸张双面打印、复印,重复利用。

  4、打印尽量使用小号字,根据不同需要,打印文件尽量使用小字号字体,可省纸省碳粉、墨和电。

  四、为自己创造一个发展的未来环境——节约用水、用气

  1、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做好排水系统日常维护,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2、打开水龙头时,请降低水龙头水压,减少水龙头出水量。

  3、自觉养成节水习惯,随手关闭水龙头,杜绝长流水现象。

  4、检查空压机气路漏气情况,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漏气,24H也可以漏掉50元钱的电费(有依据,经过测试,因为这个气是压力气压)。

  有一种行动叫节能,有一种生活叫低碳,有一种希望叫绿色,有一种未来叫发展;请共同珍惜我们的工作环境,厉行节约节能,坚持环保低碳,共建和谐大地企业。

节能减排倡议书借鉴

  亲爱的教职员工、同学们:

  节约能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任务之一,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更是当前一项极其紧迫的任务。高校集技术、人才之最佳,负培养、教育之重任,更应倡节约能源之风,尽节约能源之责。随着学院的快速发展,在校师生超过万人。能源消耗日益增加,增强节能意识,促进学院可持续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绿色的节约型校园,是我院师生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近期巡查时,发现部分教室、实训室下课后没有及时关闭多媒体设备、日光灯及电风扇,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在此,总务处特向全院师生员工发出如下倡议:

  一、全院教职工、同学们立即行动起来,牢固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提高节能意识,发扬主人翁精神,积极开展节能活动,领导干部带头做好节能的宣传教育工作,以身作则,带动全院师生科学用水用电,节约用水用电。人人争当节能宣传员和监督员。

  二、白天光线充足时,不开照明灯、走廊灯。教职工下班时注意关闭办公室电源。

  三、学生晚自习尽可能集中使用教室,人数较少时,只开部分照明灯具;教师、学生离开教室自觉关闭电器及照明开关,做到人走灯熄、人离扇停。

  四、用水选择合适的流速,用完水后及时关好水龙头;见到滴水的龙头及时拧紧;发现被损坏的水电设施,及时向总务处报修;勇于制止浪费水电的行为。

  五、办公室内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饮水机等设备在不用的情况下(特别是下班后),请关闭电源,以免待机耗电。

  六、实训实验结束后,请及时关闭实验仪器、设备的电源,不使用与教学、科研无关的电器。

  七、停水停电期间,请关闭公共场所和室内的水龙头和电源,以免来水来电后造成浪费。

  八、为科学预防甲型h1n1流感,合理使用空调,尽量开窗通风;夏季空调温度设定不得低于26℃,冬季空调温度设定不得高于20℃;提倡下班前半小时关闭空调,尽量避免室内无人时开机空耗。

  亲爱的教职员工、同学们,创建节约型校园,节能降耗从我做起,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齐心协力,积极加入到节约的行列中来,节约我们身边的每一滴水,每一度电, 每一张纸,每一粒粮食,为建设节约型校园尽一份责,为学院的发展尽一份力。

  总务处将加强巡查,发现浪费资源现象,将及时予以通报批评,情况严重的,将采取必要的措施。希望全体师生积极投入到节电节能的行动中来!

  总务处

  20xx年7月16日

节能减排倡议书借鉴

  全市各公共机构:

  20__年6月17日至23日为节能宣传周,6月19日为低碳日。宣传周的主题是“绿色发展,节能先行。”低碳日的主题是“低碳行动,保卫蓝天。”为宣传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倡导勤俭节约、合理消费与绿色环保的社会风尚。借此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之际,我们特发出如下倡议:

  一、做节能低碳,保护环境的宣传者

  倡导全市各公共机构充分认识日益严重的环境资源问题,广大干部职工要形成健康、文明、节约、环保新生活方式。通过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宣传形式,开展以“低碳行动,保卫蓝天”为主题的低碳日体验活动。提高机关干部职工节能降碳和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公共机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社会深入、持久、自觉行动,以高效的能源资源使用效率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共同营造人人关心节能低碳、人人参与节能低碳的良好氛围。

  二、做节能低碳,保护环境的倡导者

  各单位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节能宣传活动,提高机关干部职工节能降碳和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公共机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运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和“三微一端”开展宣传,普及节能科技和常识,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等新产品、新技术,培养绿色生活、绿色办公、绿色消费的良好行为习惯,引领全社会厚植崇尚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节约型医院、节约型校园等节约型单位的宣传活动。

  三、做节能低碳,保护环境的践行者

  倡议各单位节能宣传周期间,各公共机构要以建设生态文化为主线,以提升干部职工节约能源资源消费意识为重点,妥善做好相关宣传材料的推送、发布及张贴工作。低碳日当天,干部职工要组织开展以“135”低碳出行(1公里内步行,3公里内骑自行车,5公里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五停”绿色办公(停开办公区域空调,信息机房等特殊场所除外;关闭公共区域照明;停开6层以下办公楼及其他公共建筑电梯,6层以上的电梯分段或隔层运行;停止消耗一次性办公用品并减少办公设备待机能耗,停开干部职工私家车)等不同方式参与活动。

  倡议就是承诺,承诺就是责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带头做勤俭节约风尚的宣传者、倡导者、践行者!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建设五大连池生态经济强市做出应有的贡献!

  五大连池市办公室

节能减排倡议书借鉴

  广大的市民们:

  在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今天,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但是我国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推动节能减排的重要依靠力量。如果每个家庭都能坚持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地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不仅能减少家庭开支,更能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效益,更能造福于子孙后代。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减少各种人为排放对环境的危害,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为此,我代表滁州市的一个普通的家庭向全市广大家庭发出如下倡议:

  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树立家庭节能减排意识,学习节水、节电、节能知识,努力养成节约能源、合理消费、健康生活的良好习惯。做好“家庭低碳计划十五件事”,内容是:

  (1)使用节能灯,随手关灯、拔插头;

  (2)少用空调多开窗;

  (3)使用节水型洁具,循环用水;

  (4)温水洗衣自然晾晒;

  (5)随身自备饮水杯,不用一次性纸杯;

  (6)少喝瓶装饮料,多喝白开水;

  (7)外出用餐自备筷、勺等便携餐具;

  (8)购物使用布袋子,尽量不用塑料袋;

  (9)电梯少乘几层,楼梯多爬几层;

  (10)每周少开两天车,多坐公交车;

  (11)坚持上班走路或骑自行车;

  (12)多在户外运动锻炼,少去健身房;

  (13)提倡减少荤食,合理健康饮食;

  (14)家里多养花种草,绿化居室环境;

  (15)建立家庭低碳档案,核算每月家庭减少的碳排放量。

  一滴水能汇合成大海,一棵树能成长为森林,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从家庭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树立文明、健康的家庭生活新理念,形成节约、环保的家庭消费新模式,倡导简约、和谐的社会新风尚,让节约环保的意识渗透到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让节约环保的生活方式成为每个家庭的自觉选择,为共建我们温馨和谐的家园,为建设我们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市妇联、市文明办、市、市经信委

  年月日

节能减排倡议书借鉴

  倡导低碳生活、建设生态绿色新家园是我们每人的责任,在此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发出倡议:

  1、增强节能减排意识,树立环境保护理念,做低碳生活的倡导者和引领者———牢固树立和提升健康生活、绿色生活理念,将科学合理高效使用能源资源、保护地球家园、节能降耗的低碳生活方式自觉贯穿到日常生活中。坚持吸收低碳生活知识和方法,养成低碳生活习惯,形成低碳生活共识,做“低碳生活”的倡导者和引领者。

  2、扩充节能减排知识,倡导普及绿色生活,做低碳生活的宣传者和推动者———自觉掌握运用生活领域中的节能环保新技术,推广使用新能源、新材料,使用并开发有效的节电、节油、节气、节煤、节水和资源回收及废物利用的方法,积极探寻低碳生活小窍门,征集应用低碳生活好办法,把学习到的节能减碳的好点子、好方法带生活中。再将好经验推广给更多人,积极宣传推介低碳生活理念,带头落实推广低碳生活行为,以点带面,争做节能减碳的热情宣传者和积极推动者。

  3、应用节能减排技巧,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做低碳生活的实践者和发扬者———逐步改变传统的消费模式和消费陋习,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的不良习惯,摒弃以巨大浪费和损耗为支撑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陈规陋习,尽量减少生活中的碳排放,努力推进人与资源环境、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生活中的每一天、每一件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米、一克油、一张纸”做起,积极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并影响和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加入低碳生活的行列。

  倡议人

  日期

节能减排倡议书借鉴

  _月_日至_日是第__个全国节能宣传周,主题是“绿色发展,节能先行”。_月_日为全国低碳日,主题是“低碳行动,保卫蓝天”。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培育和践行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营造“绿色、低碳”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构建节约型企业,在20__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来临之际,特提出如下倡议:

  一、做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的组织者

  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参加“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地球一小时”、“环境日”、“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活动,以实际行动展示天然气人优良的精神风貌和道德素养。

  二、做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的践行者

  节约每一滴水,按需利用桶装水。桶装水原则上只用于饮用,其他用自来水,用水完毕后,做到随手关闭水龙头;节约每一度电,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减少照明设备能耗,工作或学习结束后及时关掉相应电器的电源;节约每一粒米,吃多少,拿多少,以“光盘”为荣,以“剩饭”为耻;节约每一张纸,积极推广“无纸办公”,提倡双面用纸,减少使用一次性纸杯、木筷和餐盒,爱护公共绿地,减少生活垃圾。提倡绿色出行,积极践行“3-5-10”健康出行方式,即3千米内步行、5千米内骑车、10千米内搭乘公共交通。

  三、做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的志愿者

  增强资源忧患意识,自觉肩负起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的社会责任。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踊跃担当节能减排志愿者,以节能降耗为己任,自觉养成健康、文明、节俭、环保的良好习惯;以积极的心态,摒弃陈腐的用能观念,抵制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把低碳生活的目的.和意义,传递给周边的第一个人,共同营造低碳环境,过低碳生活,做环保公民。

  四、做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的引领者

  积极投身节能减排、绿色低碳行动,争当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的宣传员,用我们的身体力行让家庭行动起来、让单位行动起来、让社会行动起来,带动身边的同事、朋友、家人自觉节约能源,人人争当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卫士,为全社会节能减排、绿色低碳行动做出表率。

  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就在我们身边,举手之劳,利国利民。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出一份力、尽一份责,共同参与节能减排、绿色低碳行动,共建碧水蓝天,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