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九年级化学期末试卷与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九年级化学期末试卷与答案

来源:99网
南京市秦淮区(一中等)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化学试卷

总分:80分 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Ca-40 Fe-56 Cu- Zn-65 S-32 N-14

第Ⅰ卷 3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盐酸使指示剂变色

B.用稀盐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铁锈

C.浓盐酸在空气里敞口放置瓶口有白雾生成

D.用小木棍蘸取少量浓硫酸,小木棍逐渐变为黑色

2.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 ) A.延展性 B.导电性 C.导热性 D.抗腐蚀性

3.下列物质中,既含有分子又含有离子的( ) A.蔗糖溶液 B.镁铝合金 C.硫酸铜溶液 D.液态氮

4.我国“化学”一词最早出于《化学鉴原》(1871年)。该书把一种元素翻译为“矽(xi)”,在地壳里,“矽”的含量在所有元素含量中占第二位,现代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 ) A.硅 B.硒 C.氧 D.锡

5.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天平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放在左盘的纸上称量 B.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C.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慢慢注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并不断搅拌

D.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氢氧化钠溶液 6.神州十一号飞船火箭推进器中盛有液态物质X和双氧水,当它们混合时,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强大推动力,有关的化学反应为:X+2H2O2=N2↑+4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N2H4 B.N2O4 C.NH3 D.NO2

7.某外控型食品保鲜剂以淀粉、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成。保鲜原理是酒精缓慢挥发,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保护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iO2中的Si的化合价为+4 B.起保鲜作用的物质是酒精 C.该保鲜剂不能与明火接触 D.酒精挥发时分子体积变大

8.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等元素。结合下图,有关四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 B.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D.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9.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转化a B.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 C.转化c一定是化学变化

D.转化c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氢氧化钠溶液制作叶脉书签 B.用紫甘蓝和酒精溶液制酸碱指示剂

C.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自制汽水

D.用石英砂、活性炭和小石子等自制的简易净水器能制得纯水

11.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装有铂催化剂,下图是尾气在催化剂表面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质量均没有改变 B.反应Ⅱ的反应前后一共涉及三种分子

C.反应Ⅱ中参加反应的二氧化氮与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此净化装置可以消除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对空气的污染

12.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氮元素的化合价:C.物质的溶解性:

B.使用合金年代:D.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13.小明做了一个名为“覆水可收”的兴趣实验。他将蜡烛粘在盘子的底部,向盘子中加入适量水,点燃蜡烛后,将玻璃杯倒扣在盘子中(如下图所示)。玻璃杯倒扣在盘子中后,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

B.一段时间后,玻璃杯内水面上升

C.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压强不再变化

D.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只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14.关于下列坐标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甲表示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乙表示将相同质量的Zn粉和Mg粉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C.丙表示在一定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D.丁表示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15.下图为利用炉甘石(ZnCO3)、赤铜矿(Cu2O)和木炭粉制备黄铜(铜和锌的合金)的生产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操作X的名称是溶解 C.气体A可能是混合物

B.加热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一定不是化合反应 D.向黄铜中加入稀盐酸,不会产生气泡

第Ⅱ卷 50分

二、(本题包括1小题,共14分) 16.(14分)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较纯净的氧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如图G,要调节夹持试管的铁夹的松紧,应调节旋钮 (填“K1”“K2”或“K3”)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与B相比,C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优点是 。 (5)氢气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现实验室用98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与足量锌反应,

最多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7.(10分)生命必需的水在化学中用途广泛。

(1)电视节目《荒野求生》中的生命吸管(如图所示),是一种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的吸管装置,可以出去99.3%的细菌和病毒,但难以出去汞等金属离子。野外环境中很多地下水含较多 称为硬水;生命吸管中活性炭 (“能”或“不能”)使硬水软化。家庭中使硬水软化一般采取 方法。

(2)配制1000g质量分数是1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 ,水的体积为 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mL)。

(3)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①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 。 ②t1℃时,完全溶解5g丙物质至少需要水 g。

③t2℃时,将20g甲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是甲的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可以用右图中 点(填“a”“b”“c”)表示。 ④将甲、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饱和溶液 B.溶剂质量:甲<丙 C.析出固体质量:甲>丙 D.溶质质量分数:甲=丙

18.(8分)我国在海域可燃冰开采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等物质。 (1)可燃冰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可燃冰属于______(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为缓解能源危机,人们正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太阳能 b.石油 c.氢能 d.地热能

(3)甲烷(CH4)可用作燃料,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源“非石油化”是战略目标,发展以CH4、CO2等为原料的“C1化学”成为化工生产的必然趋势。通常天然气中含有H2S等有毒气体,图为天然气合成氨的工艺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该流程中可参与循环的物质是O2

B.该工艺流程中②加入K2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CO2 C.反应①中主要发生的化学方程式(反应条件略去):CH4+2H2O=CO2+4H2

D.N2、H2按照质量比14:1合成氨气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19.(9分)据统计,我国每年报废的手机超过1亿部,若不进行有效回收利用,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和污染。同学们对废旧手机中的金属回收产生兴趣。 【提出问题】从废旧手机中可以回收到哪些有价值的金属?如何回收? 【查阅资料】

ⅰ.手机电路板中的金属及其价格如下表所示:

种类 市场价格($/t) 矿石中含量 手机电路板中含量 Fe 365 72.4 5 Cu 7175.5 0.87 13 Al 1710.5 29.1 1 Ni 14235 1.02 0.1 Au 4.7×107 4 350 Ag 7.6×105 120 1380 Pd(钯) 2.7×107 0.4 210 说明:Fe、Cu、Al、Ni的含量用质量分数(%)表示,Au、Ag、Pd的含量的单位为“g/t”。 ⅱ.Ni的金属活动性位于氢前,Pd的金属活动性位于氢后,NiCl2溶液为绿色。

ⅲ.2Cu+O2+2H2SO4=====2CuSO4+2H2O 【实验方案】

第一步:选择值得回收的金属。

依据资料ⅰ中的数据,废旧手机中有回收价值的金属有Au、Ag、Cu 、Pd,原因是:①它们市场价格较高;② 。 第二步:设计实验分离、回收部分金属。 序号 Ⅰ 实验步骤 取一废旧手机电路板,用电吹风机靠近电路焊接点的焊锡吹热风,一段时间后,用镊子将金属电路从塑料板中拽出 将金属电路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浸泡 取Ⅱ中未溶解的金属电路,用蒸馏水洗净后,放入如右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实验。 过滤Ⅲ中烧杯中的物质,洗涤滤纸上的物质 实验现象 焊锡熔化 Ⅱ Ⅲ 溶液逐渐变为蓝色,仍有微量金属固体未溶解 Ⅳ Ⅴ 滤纸上仍有微量金属固体 得到红色固体 【问题讨论】 (1)由步骤Ⅰ中的现象,可推知焊锡的物理性质是 。 (2)步骤Ⅱ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 (3)步骤Ⅱ所得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元素是 。 (4)步骤Ⅴ的操作是 。 【反思交流】

为了确认步骤Ⅳ中滤纸上的金属成分,应进一步查阅的资料为 。 20.(4分)已知A是黑色固体,B为汽车铅蓄电池中含有的酸。C为农药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之一,D、E、F均为单质。右图为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

反应物、反应条件已省略。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 (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 21.(8分)工业废料石膏(CaSO4·2H2O)可以“变废为宝”,用于生产氧化钙、硫酸钾、电石(化学名称为碳化钙)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展开了如下系列研究。 一、高纯CaO的制备 【资料一】

I.石膏(CaSO4·2H2O)与碳粉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几种气态非金属氧化物。 II.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甲同学用如图1装置制备CaO并验证石膏与焦炭高温反应的其他产物

实验过程中发现: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有H2O生成;C中产生品红溶液褪色现象证明有SO2生成;装置 中无明显变化和装置F中 现象证明有CO2生成。 二、硫酸钾和电石的制备

(1)证明固体M中不含CaCO3的方法是 (写出实验的方法、现象)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2KCl=K2SO4↓+2NH4Cl。

三、假设上述流程中制得的碳化钙(化学式为CaCx)固体中只含杂质CaO。乙小组同学为测定CaCx中x的值进行如下实验。

【资料三】CaCx在空气中灼烧生成CaO和CO2。Ca(OH)2+Na2CO3=CaCO3↓+2NaOH

步骤一:称取3.76g样品于图3所示石英管中(测定装置图如图3,夹持及加热装置省略),反应前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石英管中的样品至反应完全后继续缓缓通入空气。测得丙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增重了4.4g。(玻璃纤维可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步骤二:将石英管内剩余固体全部转移到水中,加入足量碳酸钠溶液,经搅拌、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得到碳酸钙固体6克。试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的作用是 。反应完全后继续缓缓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 (2)根据步骤一、二计算该样品中钙、碳、氧的质量比为 。计算确定CaCx的化学式 。

(3)若碳酸钙未能完全干燥,则会导致CaCx中的x的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南京市秦淮区(一中等)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A C A B A D A B D B C D D C 【解析】 11.基于小球模型考察方程式,需要孩子找准反应和对应物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A正确;B中考察的是反应Ⅱ,所以一共涉及四种分子,B错误;C将反应Ⅱ中的小球模型转化成对应化学式,进行配平,写出对应方程式,正确;D结合整个过程来看,正确。 13.课本实验小拓展。需要在读懂实验的基础上答题,本题蜡烛燃烧,消耗玻璃杯中的氧气,一段时间后,氧气不足,蜡烛熄灭,A正确;玻璃杯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玻璃杯内液面上升;C中保持稳定的高度差时,压强差也不变,玻璃杯内压强也不变;D中,空气中的氮气和稀有气体都没有参加反应,所以只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错误。

14.图像题,结合选项中化学反应去分析。A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质量不变,A错误;B考察金属和酸反应图像,横坐标是反应时间,所以倾斜程度表示的反应速率,相同条件下,Mg活动性比Zn强,所以B错误;C考察渣液分析,判断出反应顺序并写出对应的方程式,丙图中起点错误,还没有加入铁粉时,溶质有2种,加入少量铁粉时,发生反应1:Fe→Ag,溶液中有3种溶质,C错误;D中,固体中锰元素质量不变,剩余固体质量不断减少,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质量分数先增大,反应结束后,质量分数不变,D正确。

15.流程图题,结合流程图去分析选项。A中操作A是炉甘石和赤铜矿中加入木炭粉,根据题目信息,应该是将原料粉碎并混匀,使得反应更充分,A错误;B中,主要反应是碳还原金属氧化物,以及炉甘石的分解,同时,碳也可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B错误;C气体A可能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正确;D中,因为合金中有锌,遇盐酸反应冒气泡,D错误。 二、(本题包括1小题,共14分) 16.(14分)

(1)长颈漏斗;水槽

(2)AF;2KMnO4=====K2MnO4+MnO2+O2↑; (3)K3;

(4)CaCO3+2HCl=CaCl2+H2O+CO2↑;便于控制液体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5)解:由题目可知,硫酸质量为:98g×10%=9.8g,

设生成氢气的质量最多为x。 Zn+H2SO4=====ZnSO4+H2↑ 98 2

9.8g x

9.8g= 2x x=0.2g

答:最多生成0.2g氢气。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7.(10分)

(1)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煮沸; (2)160g;840; (3)①乙>甲=丙; ②25;

③不饱和;b; ④ABD 18.(8分) (1)混合物 (2)不可;acd

(3)CH4+2O2=====CO2+2H2O

(4)BC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19.(6分)

【实验方案】Au、Ag、Cu、Pd在手机电路板中的含量高于其在矿石中的含量; 【问题讨论】 (1)熔点低;

(2)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成绿色; (3)Fe、Ni、Al;

(4)向得到的滤液中加入适量铁,充分反应后过滤

【反思交流】Au、Ag、Pd在加热条件下,能否与氧气、稀硫酸发生反应 【解析】

本题考查金属,需要结合题目所给出的信息来进行综合分析。在题目中给出的Fe、Al、Cu、Ni、Au、Ag、Pd中,Cu、Au、Ag、Pd不与酸发生反应,溶液中存在Fe、Al、Ni。根据信息,Fe与酸反应结束后的溶液呈现浅绿色,Ni与酸反应结束后的溶液呈现绿色。 20.(4分) (1)H2SO4; (2)置换反应;

(3)Fe+CuSO4=FeSO4+Cu

【解析】本题给出的信息较多,难度不大。B是铅蓄电池中的酸,因此B是H2SO4硫酸,A是黑色固体且与H2SO4发生反应,则A为CuO,C为农药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则C为CuSO4,D是既能与H2SO4又能与CuSO4反应的单质,则D为Fe,F是Cu,E为H2。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 21.(8分)

一、E;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1)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盐酸,若无明显变化,则固体M中无CaCO3 三、(1)除去空气中的CO2;将生成的CO2带入装置丙中使其完全吸收 (2)30:15:2;CaC2; (3)偏小; 【解析】

点燃

实验一:由于SO2既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能使得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想要检验CO2,必须排除SO2的干扰。每个装置的作用为:B装置检验水,C装置品红用来检验SO2,D中KMnO4用来除去SO2,E装置品红用来检验SO2是否除尽.

实验三:(2)本题中,CaCx 中含有CaO ,灼烧时发生反应:CaCx+(x+

1)O2 = CaO +xCO2,2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Ca(OH)2与碳酸钠反应结束生成CaCO3,根据元素守恒,得到原物质中的钙元素质量m(Ca)=6g×m(C)=4.4g×

40=2.4g,由丙装置增重为生成CO2质量可知10012=1.2g,因此氧元素质量m(O)=3.76g-1.2g-2.4g=0.16g.因此质量比为30:15:2 44想要计算CaCx的化学式,求出x的值,必须知道其中Ca元素和C元素的质量。在原样品中,CaCx 和CaO都含有Ca元素,不能直接利用m(Ca),而只有CaO中含有O元素,因此可以通过m(O)求出CaO的质量m(CaO)=0.16g÷

16=0.56g,从而得出CaO中Ca的质量56m(CaO中Ca)=0.4g,所以CaCx中Ca的质量为m(CaCx中Ca)= 2.4g-0.4g=2g,因此在CaCx中,Ca与C的原子个数比为

2g1.2g:=1:2. 4012(3)根据上一问的分析可知,由m(丙装置增重)→m(C),m(CaCO3)→m(样品中钙元素),m(样品中氧元素)=3.76g-m(C)-m(样品中钙元素),m(样品中氧化钙)= m(样品中氧元素)÷

16,m(CaCx中钙元素)=3.76g- m(样品中氧化钙)-m(C),最后算出原子个数比。当碳酸钙未56完全干燥时,m(CaCO3)质量偏大,所以m(样品中钙元素)偏大,所以m(样品中氧元素)偏小,m(样品中氧化钙)偏小,m(CaCx中钙元素)偏大,最后原子钙碳原子个数比偏大,x偏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