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一中2015年高考、学考工作总结
一、高考、学考基本情况:
2015年高考我校共有考1116人,第一批一、二本上线491人,上线率44%,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纯文化一本156人,一本上线率14%。600分以上25人,南航飞行员3人,广空飞行员2人,美院3人。另外,外省专业生一、二本录取37人,录取总数共528人,录取率为47.3%,较去年增长3个百分点。
2015年学考我校共有考生1182人,1159人全科及格,及格率98.05%,跟去年相比基本持平。
二、2015年高考、学考备考工作的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科学管理,精心部署。
学校把高考、学考备考工作当作学校的核心工作来抓,认真分析本届高三、高二现状:择校生人数多,整体水平不高,文科生水平较低,年级尖子生人数少(尖子生在高一时因种种原因大量流失),教师结构严重老化。针对这种现状学校成立了高考、学考备考领导小组,由刘赞望校长亲自挂帅任组长,直接部署和指导高考、学考备考工作,校级领导、各处室主任及高三、高二年级支书分别担任高考、学考备考领导小组成员,切实加强对高三、高二的教学教研、学生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和纪律作风等方面的管理工作,落实高考、学考备考的各项具体措施,领导小组成员经常深入高三、高二课堂听课评课,检查教师教案、作业批改等,加强常规备考管理。
1
2.适时召开相关会议,研究解决备考问题。
高考:①经常召开高考领导小组成员碰头会,总结反馈阶段性备考管理情况,研究备考措施,解决备考难题。②每月召开一次高三教师会,对月考情况进行详细的质量分析,及时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反思调整教学策略,研究优生和临界生的跟踪辅导问题;③定时召开班长、学习委员会议,了解班级教学和管理情况,布置教学登记、作业检查、资料收发等工作任务;④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议,反映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动员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备考工作;⑤每周召开一次班主任会议,反馈班主任早、中、晚到位及班级管理情况,加强班风、学风管理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
学考:学业水平考试是达标性考试,一次性合格率是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首要指标,也是学校办学水平评价的重要依据。我校从思想上不断提高认识,认真召开五个会议,即:高二年级全体教师、班主任、备课(学科)组、学困生、学生家长会议。通过这些会议,让所有老师、学生、家长清楚学业水平考试的主要功能、特性、与学生毕业及高考的关系,达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目的。这样,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师生齐心,通力合作,复习迎考工作顺利铺开。
3.周密组织阶段检测,及时做好分析总结。
为了检验教师和学生阶段性复习备考效果,学校每月7、8号进行月考测试,组考和评卷工作按高考要求进行。每次月考后,年级及时统计月考成绩,跟踪学生成绩变化情况,分析学生的进退原因,对月考成绩优秀学生进行通报表扬,对优胜班级进行奖励,同时要求各备课组认真进行试卷分析,及时召开年级教学质量分析会,反馈学生每月复习效果,分析存在问题,共同研讨、调整复习对策。
2
4.加强教学教研管理,强化集体备课质量。
学校响亮提出向课堂教学和过程管理要质量的口号。为强化教学常规过程管理,学校会同年级每月进行一次常规教学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为强化集体备课质量,学校制定相关,对备课组进行捆绑式评价,要求各备课组加强集体备课研究,发挥群体的智慧和力量,优化备课复习模式。强化备课环节,要求教师的备课做到两个针对:“针对高考”、“针对学生”, 讲究备课实效,既备知识又备学生,注重知识的体系性和学生能力培养的层级性。提倡教师课后进行教学反思,着力提高复习课效率,追求课堂效益的最大化。确立上课的基点:面对中等生讲授中档题,以此为准,两头延伸,落实基础。做到三个瞄准,即:瞄准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解题基本技能;瞄准本班有希望上线的圈内生;瞄准高考中80%的易中难度的题目,摒弃偏题,怪题。重点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审题能力,典型或重点习题的解题熟练程度与准确度,保证大面积提高成绩。
5、加强学考针对性训练
①确保复习时间。从4月15日起,高二进入学考复习阶段,学校重新设置迎考课表。
②明确内容要求。以教材为本、以基础为核心、以《湖南省学业水平考试要点解读》为指导,不拓展、不加深,既注重基础的夯实又不忽视能力的提高。既要保证优秀率,更要为将来的高考打好基础。
③实行“天天清”制度。理科班的政、史、地,文科班的理、化、生,复习阶段,每周进行一次复习质量检测,以督促学生认真学习。
④加强针对性复习,营造复习备考氛围。我们采取“人盯人”策略,大面积提高合格
3
率。对每个学科的后100名学生,年级“承包”到教师,对于这些基础差、能力差、习惯差的“三差生”,“承包方”采取特殊策略,根据考试大纲,每学科命制8到10套小题测试卷,让这些学生针对性过关,使他们不但要会做,而且要记住所考内容,限期达标。
⑤实行“周周清”制度。学校行政班子下到各班蹲点,及时收集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的情况。领导小组每周召开一次会议,就一周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并讨论下一步的策略。
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搞好学考复习备考工作,力争“只只蚂蚁捉上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教师方面:①教师对复习资料精选不够。在应对高考、学考复习资料的准备上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间。教师的懒惰情绪较为严重,依赖现成资料的做法比较普遍,缺少个性化的创新和发挥团队的集体智慧。练习卷精选不够,不加选择地使用套卷的做法比较多,对于知识的重复练习没有驾驭,知识难度把握不够精准,浪费了学生的复习时间和精力。②集体备课落实不够。由于部分教师年龄老化,疏于钻研,备课组集体备课未有效落实,造成部分任课老师备课时对教材的知识体系、结构和高考考点把握准确度不够,在考纲的研读上,还不能完全吃透,在信息题的处理上,只凭手中现成的资料,不能更好的处理各种综合信息,未形成更有效的针对性训练,导致学生解题能力不强,考试效果不佳。
学生方面主要是临界生工作没有抓出成效。虽然学校在辅优补差、临界生补偏方面措施不少,但是由于督促环节抓得不够,加上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不强,使得不少措施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实并取得实效。因此直接造成了考试不理想的严重后果。
4
四、2016届高考、学考备考做法
根据2015届的经验与教训,2016届伊始,新一届高三更加注重强化内部管理,抓好落实。用大概一个月时间促使学生养成不带手机进教学楼、巡视时不回头的学习习惯;强化班主任坐班制,严格落实班级管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责任感,发挥年级组、备课组、班级三个层面的团队作用;强化教学常规,在“落实”上下功夫。针对每次月考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补救措施;加强临界生的辅导,实行任课老师临界生导师制;针对高考易丢分题,每天进行小题训练;利用班会课进行激情教育,加强班内同学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挑战,鼓舞学生们的斗志。
过去的一年,略有收获,基本实现了“爬坡上坎,稳步向前”的战略目标,这是全校教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证明了只要团结一致、扎实工作、全力拼搏,就一定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这也证明了一中人是一个能团结、能干事、干好事的集体。过去的一年,虽然算不上什么成绩,但说明了我们正在努力、在尽力、在奋斗。我们还有较大的差距,路还很长,困难还很大,需要我们团结一心,继续奋斗。2016年,我们会再接再厉,力争完成新的高考目标而努力奋斗。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