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树的设计说明
禹城路小学 刘敏
本单元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知识的开始
内容包括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法、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名数的
改写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在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教学中,使学生明确小数表示的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并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之间的进率是教学的重难点。小数的性质通过直观的教学来说明,使学生明确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去掉0,不会引起大小变化,这与整数不同。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点移动的教学都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和故事展示知识的实质,学生理解掌握都很直观,并不太难。
1. 抓住分数与小数的联系,使学生通过思考、比较类推理解小数的意义。将已经学过的一些自然数的知识、规律迁移到小数中来,进行抽象、概括,理解并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进率以及读、写法等知识。
2.应用对比的方法,学习小数的性质。在教学时,可先让学生复习整数的末尾如果添上或去掉“0”,整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然后让学生猜测一下:小数的末尾如果添上或去掉“0”,又会怎么样?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积极地解决问题,
验证自己的猜想,同时有效地理解整数与小数的不同之处。 3.运用迁移,学习小数大小的比较。教学时先复习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然后从感性知识入手,了解数位相同的小数怎样比较大小。之后,将新旧知识衔接,整理归纳出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4.教师要让学生发挥主导作用,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思考、相互交流,形成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在教学过程中,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