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
材料汇总
学科:语文
教师:李佳
《做人与处世》
学科:语文 年级:八年级
课题:巧设课堂问题,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课例:《做人与处世》 时间: 2012年11月12日
目录
1、教研计划————————————————2 2、教案——————————————————5 3、说课稿 ————————————————9 4、教学反思——————————————— 11 5、集体备课记录 —————————————13 6、教研活动纪实 —————————————14 7、教研总结 ——————————————15
语文教研活动计划
—— 李佳
一、 课题:善于发现,积极思考,自主学习
二、 指导思想与教研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 发展 ,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不善于发现问题,而是未想清楚就质疑问难,也即所谓的“徒劳的质疑问难”,则有百害而无一利, 影响甚至破坏正常的教学秩序最终影响教学效益。所以,教师必须让学生学会善于发现问题,并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思考问题,这是我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首要任务。
影响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原因有二:一是长期以来,我国教学领域教师讲、学生听,或者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学会了“听”,学会了“答”,而没有学会质疑问难;二是有的教师本身就不善于发现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善于质疑问难。
三、 教研形态:
为了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问题,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除了确实需要采用“教师讲,学生听”或“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式外,要自觉地采用“学生问,教师答,或者学生答”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养成学生预习的好习惯,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在第一次接触课文时会产生很多问题,将问题一一记录,形成预习笔记,在课堂上,鼓励引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当一个学生提出问题,其他学生自然而然的就回去思考,这就形成了一个思维活跃的课堂氛围。如果每节课的气氛都是如此,那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将不再是一句空话。
1、备课:
教师做好课程材料准备,安排学生做好预习笔记。只有这样,教师上课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2、试教:
一切准备就绪后,要求教师有一定试教,试教有助于教师整体熟悉和把握教学设计,有助于教师发现准备不够充足的地方,如同二次备课。试教时,同年级组长和教师必须参加,课后交流,提出宝贵意见,精益求精,这样能够在正式授课时更趋于完美。
3、上课:
在试教基础上,任课教师正式上课。要求全体语文教师和相关领导认真听课,及时发现课堂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留待课后共同交流,并以“重视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为主题展开讨论,为教师提供互相学习的机会。
4、评课:
相关领导和教师应该参与评课,各抒己见,提出宝贵建议,使任课教师的任课水平得到提高和进步,评课后整理好评课记录,由组长形成材料。
5、反思:
授课后听取各位领导和教师的评课意见,总结课堂的得失,以便在以后教学中注意并改正。
四、 工作要点:
1、开展专题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2、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3、做好课堂的及时反思,做到每节课的教学水平都有所提高,学生在每节课中都能学习到新的知识。
五、 教研细则:
1、教师要善于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2、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可以让学生将课内的兴趣延伸到课外,探索更多的未知的问题,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需要,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总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创设最佳的问题情境,最大限度的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就让我们从每一个四十分钟做起吧!
六、 组织管理: 组长:朱胜
成员:语文组全体教师
八年级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表
活动时间 2 010年11月12日 活动地点 语文教研组 参加人员 朱胜 付敏鑫 杜若 郑哲 李佳 1. 进行《做人与处世》教材解读 活动主题 2. 对先前教学内容进行反思交流 3.交流如何对《做人与处世》进行文本赏析 活动分三个部分进行: 一、对先前教学内容进行教后反思 重点交流课文《做人与处世》。 二、进行《做人与处世》的教材梳理 主持 朱胜 活 李佳老师结合教参及教学实际对本课编排特点、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建议等几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 动 过 程 三、交流学习文章《做人与处世》 (1)全面理解教材,分析教材,深入挖掘教材。 (2)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3)全面理解并掌握课程标准,有效落实教学目标。 (4)选择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教学。 (5)上完课后联系学生的作业及课堂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思。 活 动 小 结 反思交流让组内成员在彼此的交流中受益匪浅,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对本课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语言比较浅显易懂的文章,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这就需要教师设置巧妙的课堂结构,有一个清晰地思路,在教学中,恰当的引导学生明确重点,突破难点,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教研活动纪实
学科:语文 年级:八年级 时间:2010-11-12 记录人:朱胜 教研课题:善于发现,积极思考,自主学习
主讲人:李佳 课例:做人与处世 主持人:刘忠江
刘校长提出:在教学活动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将主动权交给学生,拓展迁移环节设计巧妙,既延伸了本课所学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要注意的是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写作特点的分析区分开来,明确课堂结构,让学生有目标,有条理的进行阅读感悟。
朱老师提出:在本节课中,教师虽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但可贵之处是并没有打乱整节课的节奏与层次,仍能引导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切实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但对于基础知识的把握还不够突出,语文教学的基础还是要回归到字词的理解上
付老师提出:这节课中达到了教研目标,培养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和积极性。
郑老师与杜老师提出:这节课很好的体现了了教研课题,优化课堂结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设计独特新颖,作家作品介绍、文本分析、板书设计等环节都由学生自主完成,整堂课使学生都处于一个发现与思考的过程中,无论最终他们的答案是什么,过程本身就是我们教学的目标。不足之处是忽略了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夯实,对个别词语的理解还需深入。
通过此次评课,让我更加认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为我以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计划的实施都给予了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此次评课,受益良多。感谢各位组员的悉心指导和热诚帮助。
教研总结
本次教研活动,对于我这个刚参加工作的教师来说,可谓一次跨越式的成长,通过这次教研活动,让我重新的认识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与地位。我在之前的教学中,关注的是我的语言是否精彩,内容是否丰富,问题设置是否符合学生的思维模式等自身素质或课堂结构方面,然而,在教研活动过程中,经过我对课堂以及教材的重新反思,组内教师的激烈讨论,使我认识到,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我们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课堂结构,问题设置等一切环节都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爱学为最高宗旨,以学生会学为最终目的,想尽一切办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才是我们教师目前的首要任务。
通过试讲,反思与讨论,针对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上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问题,我总结出一下几点:
首先,教师要布置学生预习任务,对学生的预习笔记进行检测评价,完善学生预习内容。预习本身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要从预习入手。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围绕教学内容来问难质疑。避免学生对“问题”产生认识的误区,认为不管什么问题,有无价值,都要提出来;这样就会打乱课堂结构,无法突出重点。
再次,指导学生发现问题要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可提出。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一节课仅仅45分钟,那些能通过自己努力,或者借助工具书、 参考书,或者通过与同学切磋、讨论能解决的问题,则不必在课堂上提出。
最后,教师要注意鼓励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同时,不能被学生的思维所影响,导致教师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初中生的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很多问题思考层面还比较浅显,或进入误区,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同时确保自己的引导者地位,适时的给予学生引导与调节,让学生在正确的轨道上任思想自由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