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基础(语言学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基础(语言学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

来源:99网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基础(语言学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题

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

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

填空题

1. 发音时较为用力,语流中听起来比其他音节突出的音节就是___________。(暨南大学2017)

正确答案:重音

解析:重音是表情和达意的一种重要的形式手段。重音是发音时较用力、语流中听起来比其他音节突出的音节,主要通过与语句中其他词相比在音高、音长以及音强等方面的凸显来体现。 知识模块:语言学基础

2. 根据《汉语拼音方案》,声调符号一般标在韵母的___________上。(中山大学2017)

正确答案:韵腹 解析:《汉语拼音方案》规定:“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主要母音上”。主要母音就是主要元音,也就是韵母的韵腹。有a、o、e的韵母,a、o、e就是主要元音。以单元音i、u、ü作为韵母的,i、u、ü就是主要元音。韵母iou、uei、uen省写成iu、ui、un后,韵腹o、e不见了。调号标在后一个元音字母上,即标在iu的u上、ui的i上。un当然标在u上。 知识模块:语言学基础

3. 用义符直接表示语义的文字,叫作义符文字,也叫___________文字,如汉字和埃及文字。(扬州大学2017)

正确答案:表意

解析:从记录语义入手,用符号(字形)直接表示语义,造出义符,以义符带音,即间接表音,这种用义符直接表示语义的文字,叫义符文字,即表意文字。如汉语、埃及古文字。 知识模块:语言学基础

4. 语音的物理属性包括___________、音长、___________和音色等四要素。(扬州大学2015)

正确答案:音高 音强 解析:考查考生对语音物理属性的掌握情况。语音的物理属性即音高、音长、音强、音色。 知识模块:语言学基础

5. 造成不同音色的条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不同。(扬州大学2015)

正确答案:发音体 发音方法 发音共鸣器的形状

解析:造成音色不同的条件主要有三种:一是发音体不同;二是发音方法不同;三是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 知识模块:语言学基础

6. 元音和辅音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扬州大学2015)

正确答案:受阻不同

解析:元音主要靠声带发音,有声调,气流通过喉头、口腔不受阻碍。辅音主要是用气流与牙齿舌头等其他器官摩擦发音,气流通过喉头、口腔要受到某个部位的阻碍。因此,受阻不同是元音和辅音最主要的区别。 知识模块:语言学基础

7. 音位是一个语言系统中能够___________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变体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扬州大学2015)

正确答案:区别意义 自由变体 条件变体 解析: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音位变体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种。 知识模块:语言学基础

8. 从发音上看,辅音sh和s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___的不同,元音ü和i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的不同。(扬州大学2015)

正确答案:舌位前后 唇形圆展

解析:sh是舌尖后、清、擦音,s是舌尖前、清、擦音,二者的主要区别是舌位前后的不同。ü是舌面、前、高、圆唇元音,i是舌面、后、高、圆唇元音,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唇形圆展的不同。 知识模块:语言学基础

9. 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用于乙事物,这种辞格叫___________。(扬州大学2015)

正确答案:拈连

解析: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用于乙事物,这种辞格叫拈连,又叫 “顺拈”。其基本类型有全式拈连、略式拈连两种。 知识模块:语言学基础

10. 语音的本质属性是___________属性。(北京大学2016)

正确答案:社会

解析:语音是语言结构要素之一,语音的社会性是它的本质属性。 知识模块:语言学基础

11. 语言系统中最根本的两种关系是组合关系和___________关系。(北京大学2016)

正确答案:聚合 解析: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①组合关系体现在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与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横向关系。 ②聚合关系是在组合的某一个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有共同的特点,故能聚合归类。 ③组合是横向的结构关系,聚合是归类规则,有了组合、聚合关系,便展现出了整个语言平面,聚合关系是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或者说是从组合关系中分析出来的,而组合关系又表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所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有机地统一,不可分割。 知识模块:语言学基础

12. ___________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北京大学2016)

正确答案:音节

解析:音节是语音中最自然的结构单位。确切地说,音节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在汉语里,一个汉字通常就代表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可以由一个音位构成,如“阿”/a/;也可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位构成,如“他”/ta/,“三”/san/。“端”/duan/等。 知识模块:语言学基础

13. 对立和___________是语言中的音和音之间两种重要的关系,是考察一个音素在具体语言中的作用的依据。(北京大学2016)

正确答案:互补 解析:对立和互补是语言里音与音之间的两种重要关系,是我们考察一个音素在具体语言中的作用的根据。①对立:两个音素如果可以在相同的语言环境下出现,互相替换,以后就会产生意义的差别,那么这两个音素就是对立的。如:/k/、/k‘/是对立的,属于不同的音位。②互补:如果有两个音素不能同时出现在相同的语言环境下,而且它们的分布条件不是互相补充的,那么这两个音素就是互补的,通常称互补分布。 知识模块:语言学基础

14. ___________是在听感上可以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也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北京大学2015)

正确答案:音节 解析:音节是由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段,也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知识模块:语言学基础

判断题

15. 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社会的。(暨南大学2017)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和“言语”的关系。言语是利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行为和结果。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具体的,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有阶级性的,语言是全民性的。语言制约着言语,指导人们进行言语实践;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存在于人们的交际过程之中,存在于言语行为和言语作品之中。语言不能够脱离言语,言语也不能脱离语言,它们是不可分离的。 知识模块:语言学基础

16. 粤方言的“靓”(意为“漂亮”)已进入了普通话词汇系统中。(暨南大学2017)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的关系,考生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知识模块:语言学基础

17. 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语言符号中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完全由社会“约定俗成”,汉语中为什么把“用两条腿走路、会说话、会干活的动物”这样的意义和“人”这个语音形式结合起来,这是没有道理可说的,完全由社会的习惯所决定。如果我们的祖先不把这类对象叫作“人”,而叫别的,也完全可以。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的哲学家荀子曾经说过:“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荀子·正名》)。 知识模块:语言学基础

18. 语言符号的第一性的形式是人类发出的声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语言符号有形式与意义两个方面,形式是声音,所以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语言符号的第一性的形式是人类发出的声音,也就是说,语言符号的基本形式是语音,而不是文字。 知识模块:语言学基础

19. 人类的思维能力不具有普遍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人类大脑的生理构造都是一样的,没有民族性,因而大脑的功能——思维能力也没有民族性,全人类都一样,人类思维能力的普遍性与语言能力的普遍性是一致的。思维的过程伴随着语言的运用,语言的差异会导致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能力是全人类普遍的,但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在思维方式上会有所不同。 知识模块:语言学基础

20. 汉字在意义上代表语素,也就是说每个汉字都记录一个语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汉字和语素并不是完全对应的,有的一个汉字对应一个语素,有的需要两个汉字或者更多的汉字对应一个语素。 知识模块:语言学基础

21.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具有相关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借代重在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关性。 知识模块:语言学基础

选择题

22.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使用了下列哪一类修辞方法?( )(北京大学2016)

A.比拟 B.比喻 C.借代 D.双关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法,考生要明确各修辞法的概念和特征。在这两句诗中,“朱门”借指有钱人(或权贵),“冻死骨”借指贫苦的大众。因此用的是借代的修辞法。 知识模块:语言学基础

23. “我们的太阳能,让你随心所浴”使用了下列哪一类修辞方法?( )(北京大学2016)

A.夸张 B.婉曲

C.仿词 D.反语

正确答案:C 解析:“随心所浴”是仿照“随心所欲”创造出的新词,因此属于仿词修辞手法。 知识模块:语言学基础

24. “井水”和“水井”组合顺序不同,意义不同,反映了语言符号的( )特性。(北京语言大学2016)

A.任意性 B.层次性 C.相似性 D.线条性

正确答案:D

解析: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是指语言符号在使用过程中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井”“水”都是单个的符号,“井水”“水井”则分别是由这些最小的符号组合而成的不同的符号序列,表达了不同于单个符号的新的意义。“井水”和“水井”的意义不同是由于符号的结构关系不同,而结构关系的不同是由符号的线性排序不同来表达的,语言结构规则就隐含在这些线性序列中。 知识模块:语言学基础

25. “语法书”“英语语法书”“刚买的英语语法书”“在书店刚买的英语语法书”……体现了语法构造的( )。(北京语言大学2016)

A.层次性 B.递归性 C.开放性 D.线条性

正确答案:B 解析:正因为语法的组合结构一层套一层,所以同样的结构规则可以重复使用而不会造成结构上的混乱。同样的结构可以层层嵌套,借用数学的术语来说,这就是结构规则有“递归性”。 知识模块:语言学基础

26. “雪花落下来了,像轻盈的舞者,像芦花一样,雪花落下来了。”使用了( )修辞手法。(北京语言大学2016)

A.拟人 B.比喻 C.反复 D.双关

正确答案:B

解析:将“雪花”比喻为舞者、芦花,“像”是比喻词,因而是比喻的修辞

手法。 知识模块:语言学基础

27. ( )是符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 A.炊烟 B.指纹 C.舌苔 D.信号灯

正确答案:D

解析: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形式是人们的感官可以感知的,像信号灯、旗语、上课铃、盲文等都是符号,而这些可以感知的形式都具有专门的意义,因此这些形式就具有了符号的功能。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不可分离的,二者的结合才构成符号,没有无意义的符号形式。选项中只有“信号灯”不仅可以感知,而且被赋予一定的意义,因此是符号。 知识模块:语言学基础

28. “秋水如神玉为骨,词源如海笔如椽。”这一句使用修辞格的情况是(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

A.只是辞格的兼用

B.既含有辞格的兼用,又含有辞格的套用 C.只是辞格的连用

D.既不是兼用,也不是连用

正确答案:B 解析:“秋水如神玉为骨,词源如海笔如椽”两句用的是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对偶中含有比喻。故选B。 知识模块:语言学基础

问答题

29. 请用语言学理论分析“吃”和“吃亏”的差异。(北京语言大学2015)

正确答案:(1)从动词能否加宾语看,“吃”是及物动词,可以接宾语。“吃亏”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加宾语。 (2)“吃亏”是离合词,可以在中间加入别的成分,如“吃了一次亏”。 (3)从动词的价来看,“吃”是二价动词,可以有两个论元;“吃亏”是一价动词,只可有一个论元。

解析:词语辨析题,需要考生有非常扎实的语言学基础知识。本题属于重要考点,考生应给予关注。 知识模块:语言学基础

30. 请至少用一种语言学理论分析下列句子。(北京语言大学2015) (1)分析下列句子的异同。 穆达昨天回约旦了。 穆达是昨天回约旦的。 (2)名词(处所)+动词+着+名词。 台上唱着京剧。 台下坐着观众。

正确答案:(1)焦点是说话者认为的受话者所不知道的信息,第一句的句子焦点是“穆达回约旦”这件事情,第二句用了“是……的”句式,后面的成分是句子的焦点,“穆达回约旦”是说话者设定的受话者已知的信息,是预设“昨天”

是焦点,强调的则是“穆达回约旦”的时间,是说话者认为受话者不知道的新信息。具体见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第155页。 (2)“台下坐着观众”可以变为“观众坐在台下”,“台上唱着京剧”不可以变为“京剧唱在台上”。因为动词“坐”的施事和处所有接触,而动词“唱”没有。

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考生需要运用多种理论进行分析。分析作答时注意用词的准确性。 知识模块:语言学基础

名词解释

31. 音素(北京大学2016)

正确答案:音素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主要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如 “盘”从音色的角度就可以划分为“p”“a”“n”三个不同的音素。

解析:考查考生对音素概念的掌握情况,属于一般考点,难度不大,但是考生需识记清楚。同时还要举出合适的例子。 知识模块:语言学基础

32. 元音(兰州大学2015)

正确答案:元音就是发音时,气流经过口腔或咽头不受任何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母音,如a、o、e、i、u等。

解析:考查元音概念。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考查,但考生要加强记忆。 知识模块:语言学基础

33. 亲属语言(兰州大学2015)

正确答案:从同一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在语音、词汇、语法上有一定的共同特点和对应关系。语系、语族、语支都是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建立的,叫亲属语言。如:汉语和藏语、壮语、苗语就同出一源。

解析:考查语言学相关概念,难度中等,主要在于准确识记知识点。 知识模块:语言学基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