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卷第1期 2018年1月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HYDROGEOLOGY&ENGINEERING GE0L0GY Vo1.45 NO.1 Jan.,201 8 DOI:10.16030/j.cnki.issn.1000—3665.2018.01.10 日 皿 度·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损伤 及声发射特征研究 曾 晋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四川乐山 614000) 摘要:深部地下围岩常常处于复杂的地质环境下,这些复杂的地质环境造就了岩石多变的物理力学行为,本文对取自某 矿井的黏土岩开展温度一渗流一应力耦合特性及声发射试验研究,对黏土岩在不同地质环境下的变形特征、渗透特性、损 伤及声发射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和围压对试件的变形具有明显的损伤劣化和抑制作用,温度越高, 围压越大,试件逐渐由脆性断裂向脆延性破坏转变;渗透率的变化对应于岩石体积变化出现降低一平衡-上升.回落四个阶 段,体变和环向应变突变点为渗透性加速增大分界点;高围压和温度作用下,岩石的声发射呈高能高幅值特征,渐变特征 不明显,最活跃值越滞后,低温和低围压下,声发射具有明显的渐变特征,最大值出现在峰值附近;同等围压下,渗透损伤 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围压越大,渗透损伤值越小,温度越高围压越大,损伤发展越均匀。 关键词:温度一渗流一应力场;黏土岩;突变点;损伤;声发射(AE) 中图分类号:TU458 .4;TU459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665(2018)01.0069—06 A study of the rock damage and AE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coupling of temperature,seepage and stress ZENG Jin (The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Leshan,Sichuan 614000,China) Abstract:Rocks in the deep subsurface are often in a complex geological environment,and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behavior of the complex geological environment makes the rocks multivariate.Experimental research for the clay rocks from a mine on the thermo·-hydro·-mechanical coupling characteristics and acoustic emission is conducted,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formation,infiltration,damage and acoustic emission of the clay rocks in different geological environments a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emperature and confining pressure have obvious damage degradation and inhibition of deformation for the specimen,and the higher the temperature,the greater the confining pressure is,and the specimen are gradually from brittle fracture to brittle ductile fracture transition.The corresponding Yu Yanshi volume changes with the change in permeability,resulting in four stages of“reduction—balance—increase·fall”.The volume change and mutation point to the ring strain correspond to the permeability accelerated boundary.Under the high confining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the AE is characterized by“high amplitude”,and the gradient feature is not obvious,and the most active value is lag.Under low temperature and low confining pressure,the acoustic emission has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ximum gradient.The maximum value exists in the vicinity of the peak.Under the same confining pressure,the permeability damage valu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temperature,and the greater the confining pressure,the less the permeability damage value is.The higher the temperature and the 收稿日期:2017·06—06;修订日期:2017—07—11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基金项目资助(2016ZB0407);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科学基金项目资助(C122017011) 作者简介:曾晋(1983一),男,讲师,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岩土力学、地下工程等。E-mail:zengj@vip.qq.com 曾 晋:温度.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损伤及声发射特征研究 greater the confining pressure,the more uniform the damage is. Keywords:temperature seepage stress field;clay rock;catastrophe;damage;AE 在矿山、水利、石油天然气、核废料存储等工程建 设当中,经常会遇到诸如应力场、渗流场、温度场等多 度30 rain;(3)对试件施加围压至指定大小,进行1次 初始渗透率测试,渗透压差1 MPa;(4)对试件施加轴 向应力,加载速率30 kN/min,每隔一定时间,进行1 次渗透测试,总共峰前4次,峰后3次;(5)实验全过 场耦合作用的情况,这些复杂的地质环境给工程岩体 的长期强度和稳定性带来极大不利¨。 。因此,对处 于温度-渗流一应力(THM)耦合作用的地下围岩进行研 究成为近年来岩土工程界的热门话题。地下裂隙岩体 在多场耦合作用下,不仅会影响深层地下水资源的精 确评价,还会诱发失稳、涌水以及地热等多种自然灾 害 。不同孔隙比和含水量的岩石在三场耦合作用 下的力学行为特征也是不同的,根据工程重要性,有些 力学行为不能被忽视 。对于矿山工程,于永江 等 、胡雄等 开展了温度及应力对煤岩渗透特性影 响的试验研究,促进了工程界对于煤岩三场耦合作用 下力学行为的认识。 黏土岩作为高放处置库的地质屏障材料,由于核 素会释放热量,因而围岩体经常处于温度.渗流一应力 耦合作用下,研究在此地质环境作用下围岩的变形特 性、渗流特征和损伤演化过程是关系到处置库安全的 重要议题 。通常而言,随着温度升高,黏土岩的强 度会有所降低,渗透性显著增强,蠕变速率将明显加 快 。龚哲¨ 通过开展温度.渗流.应力耦合条件的 固结不排水三轴压缩试验和排水三轴蠕变试验研究, 建立了考虑温度、损伤、蠕变的黏土岩本构模型。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进一步针对黏土岩开展了 水-热.力三场耦合作用下的力学行为研究,重点研究 了温度及应力对黏土岩渗透特性的影响以及损伤变形 关系,同时还进行了声发射(以下简称AE)监测,研究 了三场耦合作用下黏土岩的AE特征,对于三场耦合 作用下黏土岩的力学行为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1 试验简介 将岩芯通过钻、切、磨的方法加工制成 50×H100 的标准圆柱形试件,保证两端平整度和垂直度。试验 共设5 MPa和10 MPa两个围压以及25 cc、50 oC、 75℃、100 qC四种温度,渗透初始压差1 MPa。试验过 程如下:(1)将试件用特制高温膜包裹、放到试验机 上,安装渗透测试器、轴向、环向应变计,放下三轴室 壁,在三轴室壁相应位置放置8个声发射探头,上下端 各4个,将三轴室充满油;(2)以每小时30℃的加温 速率对油进行加温,待加温至预定温度后,保持恒定温 程均进行AE监测,AE门槛值40 DB。 2试验结果分析 2.1应力一应变曲线及强度特征 试验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及强度特征见图1。 一7一…l5OO℃℃ , 建 一、. t7 :, ~ ,一、 . , .二:3例 \~. 2O b 10 1 O— 。 O 5 -0.015 —0.0l0 —0.o05 0 0.005 0 010 0 0l5 ( ) s。 一 O 0 (a)围压为5MPa O S ,、 :0 O 兮 一) ㈣ , 、 , 、 …… 。。℃ ‘ , 、 ! , /‘!; 围 O 压 为 一 O M O P a 0 0 5 S O 0 O O 90O 8。 7O 躲 20 l。0 温度/℃ (c)峰值应力随温度变化关系(常温 ̄lO0"C) 图1应力-应变曲线及强度特征 Fig.1 stress-strain curves and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 从图1中可以看到,黏土岩在三维应力状态下的 变形特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 第1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71· 阶段以及峰后残余变形阶段;温度越高,塑性变形越明 显,破坏形式逐渐由脆延性向弹塑性变形破坏转变,破 坏时对应的变形量逐渐减小;在同等围压下,黏土岩的 峰值应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呈线性降低。出现上述现 象的原因在于:高温会造成黏土岩矿物成分发生分解 变化,内部结构逐渐由晶态向非晶态转变,力学性质发 生相应弱化,同时颗粒之间的相互胶结力也发生劣化, 使得岩石出现热塑性和热软化现象,试件内部损伤发 展越迅速,强度也随之降低。 2.2渗透率。变形特征 试验过程中渗透率的变化趋势见图2。 测试点 (a)围压10MPa 测试点 (b)围压5MPa 图2渗透率变化特征 Fig.2 Variation in permeability 从图2中可以看到,渗透率随着试验的进行经历 了降低.平衡.上升.略有回落四个阶段,分别与应力一应 变曲线压密、弹性、塑性以及峰后残余变形四个阶段相 对应,即与试件内部孔隙度以及微裂隙的发展变化相 关。压密阶段,原始微孔隙被压密,试件孔隙度降低, 渗透通道减少,渗透率降低;弹性阶段,新生微裂隙产 生,但在应力作用下,又不断被压密,试件内部处于应 力平衡状态,渗透率基本不变;塑性变形阶段,新生裂 纹不断产生且贯通,渗透率逐渐增大,并在峰值应力处 变化较快;峰后残余阶段,试件内部出现应力重分布且 部分渗流通道会被破散颗粒堵塞,而峰后采取的应变 控制方式也会对渗透率产生一定影响,因而渗透率略 有降低。对比5 MPa和10 MPa围压下的渗透率大小 可以发现,相同温度下,围压越大,渗透率越小;相同围 压下,渗透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这是因为在高温 作用下,黏土岩内部的各种矿物成分发生物理化学作 用,试件内部热损伤程度超过了热膨胀效应,同时试件 内部易挥发的物质成分随温度升高而流失,导致孔隙 度增加,从而使得黏土岩的渗透率增大¨ ;侧向约束 力的存在,又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试件内部结构更加致 密,因而在同等温度下,渗透率逐渐随围压升高而 降低。 根据岩石的变形规律,可将其分为硬化压缩、硬化 剪胀以及软化剪胀三个阶段。分别以各围压下5O℃ 试件为例,试验得到的轴向应变、体积应变、环向应变 与渗透率的关系见图3。 O O 瘩 孪一o 0 b —O —O _0 l (a)围压为5 MPa,温度5O℃ 0 一O 一—O 鲁 g 0 b 一。 一。 一。 一。 i (b)围压为10 MPa,温度50℃ 图3应变与渗透率变化关系 Fig.3 Variation in strain and permeability 从图3中可以看到,硬化压缩阶段,即岩石的压缩 及弹性变形阶段,由于围压的侧向约束力,横向变形较 轴向变形缓慢,在此期间,岩石呈现出自我调整至原位 状态的趋势,新生裂纹在荷载作用下会被迅速压密闭 合,因而渗透率也在一定降低后保持基本恒定;当试件 进入硬化剪胀损伤阶段(塑性变形阶段)后,新生裂隙 逐渐发展贯通,横向应变开始加速增大,试件力学性质 发生劣化,对应的渗透率也急剧增加,即横向应变以及 体应变的突变点与渗透率的突变点相对应;软化剪胀 期间,体积应变快速增加,横向应变有所放缓,应力控 制方式以及部分渗流通道被堵塞导致裂纹扩展速度变 72· 曾 晋:温度.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损伤及声发射特征研究 缓,因而渗透率略有降低… 。 2.3声发射特征分析 用下,黏土岩内部主要体现为延性破坏特征,在加载应 力之前,由于高温软化作用,渗流通道较低温下发展充 岩石在损伤演化过程中,会将积累的能量以弹性 波的方式释放出来,形成可以被放大探测器捕捉到的 分,且在高围压下,黏土岩破坏产生的辐射能也增大, 因而出现全过程的高频高幅值声发射特征,此时渗透 度影响增大。 声学信号,这些信号可反映黏土岩在三场应力耦合作 用下损伤演化过程。为分析围压和温度对试验整过程 过程的声发射信号受应力加载影响减小,受围压和温 以及渗透测试过程AE信号的影响,本文以10 MPa, 100℃和5 MPa,25 qC两种情况为例,分析得到了高围 不同温度.应力场下的声发射累计数见图5。从 图5中可以看到,低围压低温作用下,黏土岩渗流破坏 压高温作用下以及低围压低温作用下AE振铃计数率 随测试过程的变化规律(图4)。 室 褥 R 籁 时闻Imiu (a)5 MPa,25℃ 3 000 2 500 2 000 R l 5oo羹 l 000 500 O O 2O 40 60 8O 时间Imin (b)10MPa,J00℃ 图4声发射振铃计数变化特征 Fig.4 Variation in acoustic emission ringing count 从图4中可以看到,低围压和低温作用下,在应力 加载的短暂时间内,声发射较为活跃,渗透测试过程 中,振铃计数率随着应力差的变化则呈明显的阶段性 的渐变特征。弹性阶段,渗透测试过程的AE信号十 分平静;塑性变形阶段,渗透测试过程中的声发射逐渐 增强,并在峰值应力处达到最强值;峰后残余变形阶 段,渗透测试过程的声发射略有减弱。整个渗透过程 的声发射信号与渗透率大小变化趋势保持一致,此时 的声发射主要受应力加载的影响较大。在高围压和高 温作用下,声发射呈明显的高频高幅值特征,声发射最 强值出现在残余变形阶段,且渗透测试过程中信号强 度的渐变特征不再明显,这是因为:在高围压和高温作 过程中的声发射近似于致密型,而在高围压高温作用 下,黏土岩的累计声发射更接近于致密不稳定型,这主 要是因为越高围压和温度,黏土岩的塑性变形越明显, 破坏方式会从张.剪型向延一剪型过渡 。 300000 250 000 杂200 000 敬150 000 鞲 lO0 000 甚唾; 50 000 O 0 5O lO0 1 5O t/min 图5 AE累计特征 Fig.5 AE cumulative features 3损伤特征分析 经典损伤定义为材料损伤前后横截面积的比值: A d D= (1) 式中:A ——试样当前横断面上裂纹的面积; 试件无损时的横截面面积。 假设使整个截面完全破坏时的声发射总参数为 Ⅳ,那么使单位面积微元破坏产生的参数为: n= N (2) 因此,当试样的破坏面积达到A 时,声发射事件 数应为: Ⅳ =Ⅳ等 ㈩ 结合(1)和(3)式,当试样的破坏面积达到A 时, 材料的损伤变量D为: Nd D: (4) 然而,由于试验机刚度的局限性,往往不能保证试 件完全断裂时,机器停EL,而是在损伤变量还没有达到 第1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D=1时,便已停止运行,因此,这里引入一个修正系数 D 对损伤变量进行修正 ,即: Ⅳ D:D (5) 式中,D 可用残余强度和峰值应力表示: D :1一 (6) p 假设黏土岩的声发射参数服从Weibul1分布,而 每个微元体破坏就能产生相对应的声发射信号,任意 微元时间的声发射参数即为: ㈩=Ⅳ (÷)一 exp卜(÷) ] (7) 将式(7)两边对时间t进行积分,可以得到任一时 段的声发射参数累计值(此时试件破坏的面积为 A )为: Ⅳ =Ⅳa=Ⅳ[ 一p(一( )] (8) O 0 O O O O O O 0 结合(4)、(5)、(8)式定义,可得损伤变量的表达 ∞ 如 加=2 O 式为: D=D 1一P卜( ]) (9) 式中:m,n——与黏土岩外形和应力水平以及温度有 关的参数。 根据声发射测试结果,采用非线性拟合软件,分别 得到了与温度一应力相关的损伤参数n和m,再将n, m代人式(9),可得到三场耦合作用下黏土岩的损伤 演化规律(以5 MPa,25℃和10 MPa,100℃为例,图 6)。从图6中可以看到,在低围压和低温作用下,黏 土岩的损伤主要集中于变形后期,并存在一个损伤阈 值,当损伤小于此值时,损伤缓慢增加,当损伤大于此 值时,损伤快速增大,表明黏土岩内部力学性质发生实 质性的变化;在高温及高围压作用下,损伤作用更趋向 于线性增加,由于高温的软化作用使得黏土岩力学性 质弱化,并产生较多的渗流通道,因而损伤发展时间提 前,失稳破坏时所能承受的实际损伤也较低温低围压 下小。 通过上述分析,得到了整个三场耦合作用下试件 的损伤演化情况,同理,通过对每一次渗流测试时间段 相对应声发射信号的提取,对渗透阶段产生的损伤值 进行分析,得到了各应力.温度一渗流耦合场下渗透损 伤值的变化关系(图7)。从图7中可以看到,同等围 压下,渗透损伤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表明了温度对 黏土岩试件力学性质的弱化作用,相同温度下,围压越 大,渗透损伤值越小,表明了侧向约束力对损伤发展的 100 时问/arin (a)5MPa,25℃ o】6 o 14 o 12 o】o 盆o08 o06 o.04 oO2 O 0 20 40 6O 8O 时间/arm (b)lOMPa,100℃ 图6试验与理论损伤对比 Fig.6 Comparison of the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damage 骣 嚣 图7渗透损伤围压和温度的关系 Fig.7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smotic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约束作用。 4 结论 (1)温度和围压对试件的变形具有明显的损伤劣 化和抑制作用,温度越高,围压越大,试件逐渐由脆性 断裂向脆延性破坏转变;渗透率随试验全过程呈降低- 平衡一上升.略有回落四个阶段,体变和环向应变突变 点为渗透性加速增大分界点;同等围压下,温度越高, 渗透率越大,相同温度下,围压越大,渗透率越小。 (2)低围压、低温下黏土岩的声发射表现为致密 型,并呈阶段性渐变特征,高温高围压下,声发射呈致 ·74· 曾 晋:温度.渗流一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损伤及声发射特征研究 2018往 密不稳定型,渐变特征不明显。 (3)基于声发射试验结果和Weibul1分布损伤理 论,得到了各三场耦合作用下黏土岩的损伤演化过程,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and Stress on the Permeability of Formed Coal Samples J 1.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Coal Science,2013,38(6): 936—941.(in Chinese)] 认为温度越高,围压越大,其损伤发展越早,越均匀,低 温低围压下的损伤主要集中于变形后期;同等围压下, [8] 胡雄,梁为,侯厶靖,等.温度与应力对原煤、型煤 渗透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 渗透损伤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相同温度下,围压越 大,渗透损伤值越小。 参考文献: 报,2012,31(6):1222—1229.[HU X,LIANG W, HOU S J.et a1.Experimental Study of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and Stress on Permeability of Raw Coal and Briquette 『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1] GENS A,OLIVELLA S.Clay barriers in radioactive waste disposal[J].Revue Fran ̄)aise de G6nie Civil, 2001,5(6):845—856. [2] CHEN L,LIU Y M,WANG J,et a1.Investigation of the thermal—hydro-mechanical(THM)behavior of GMZ bentonite in the China—Mock—up test[J]. Engineering Geology,2014,172:57—68. [3] 王长轩,刘晓东,刘平辉.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黏土岩 处置库围岩研究现状[J].世界核地质科学,2008, 25(2):98—103.[WANG C X,LIU X D,LIU P H. Research Status of Surrounding Rock of High Quality Radioactive Waste Geological Disposal Clay Rock Disposal[J].World Nuclear Geology Science,2008, 25(2):98—103.(in Chinese)] [4] 杨立中,黄涛.初论环境地质中裂隙岩体渗流一应 力一温度耦合作用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0,27(2):33—35.[YANG L Z,HUANG T.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Coupling of Seepage,Stress and Temperature in Fractured Rock Mass in Environmental Geology [J].Hydrogeology & Engineering Geology,2000,27(2):33—35.(in Chinese)] 『5 1 SCHIFFMAN R L. A thermoelastic theory of consolidation[C]//Environmental and Geophysical Heat Transfer.New York:ASME.1972:78—84. [6] 陈卫忠,谭贤君,伍,等.非饱和岩石温度一渗 流一应力耦合模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26(12):2395—2403.[CHEN W z,TAN X J,WU G J,et a1.Study on Temperature Seepage Stress Coupled Model of Unsaturated Rock[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7,26(12):2395—2403.(in Chinese)] [7] 于永江,张华,张春会,等.温度及应力对成型煤样 渗透性的影响[J].煤炭学报,2013,38(6):936— 941-[Yu Y J,ZHANG H,ZHANG C H,et a1.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2012,31(6):1222一 1229.(in Chinese)] [9] SAVAGE D.The scientiifc and regulatory basis for the geological disposal of radioactive waste[M]. Chichester:John Wiley and Sons,1995. [10] 陈卫忠,龚哲,于洪丹,等.黏土岩温度一渗流一应力 耦合特性试验与本构模型研究进展[J].岩土力 学,2015,36(5):1217—1238.[CHEN W Z,GONG Z.YU H D.e a1. Review of Thermo—hydro— mechanical Coupled Tests and Constitutive Models of Clays[J].Rock and Soil Mechanics,2015,36(5): 1217—1238.(in Chinese)] [11] 龚哲.Boom clay温度一渗流.应力耦合长期力学特 性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2015-[GONG Z.Study on Long Term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emperature,Seepage and Stress Coupling of Boom clay[D].Beijing: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2015.(in Chinese)] [12] 张流,薛丽霞,施良骐,等.高围压下岩石破坏和摩 擦滑动过程中的声发射性活动性[J].岩石力学与 工程学报,1990,9(1):38—47.[ZHANG L,XUE L X,SHI L Q,et a1.Acoustic Emission Response of Rock During Fracture and Friction at Hight Confining Pressure[J].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1990,9(1):38—47.(in Chinese)] [13] 杨永杰,王德超,郭明福,等.基于三轴压缩声发射 试验的岩石损伤特征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 报,2014,33(1):98—104.[YANG Y J,WANG D C, GUO M F,et a1. Study of Rock Damage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Acoustic Emission Tests under Triaxial Compression[J].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2014,33(1):98— 104.(in Chinese)] 责任编辑:张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