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考
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遇期。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
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中主要包括:第一,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即达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00美元),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第二,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第三,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四,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和重点在于第一: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因为中国人口80%在农村,如果不解决这80%的人的生活问题,社会就不会是安定的。第二: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空前艰难的历史任务。我们既要有紧迫感,能办的事情先办,又要作好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如果我国的西部地区从生态环境到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来一个天翻地覆的根本改变,来一个“旧貌换新颜”,这将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件惊天动地的伟业,也将是世界开发史上的一个空前壮举。
党的十六大已经为我们指明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进方向。我们正处在一个大有作为的年代,我们的青春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闪光。当前,我们一定要认真学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建功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常言说得好,一花独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一部分人或一部分的地区过上了小康生活,这不是社会主义,只有全中国的人民都起来,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才是我门建设全面小康的共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