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思考题
伦理学复习思考题之一(选择题)
1. 第一个类型的阶级道德是_________________。
2.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道德现象可分为道德意识现象、道德活动现象和___________。 4. 社会公德具有全民性、自发性、易行性和________________。
5. 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是社会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和__________________。 6. 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在道德评价根据问题上有两种错误的观点,一是\"效果论\",二是\"_______________\"。 8. 伦,最初是指人与人之间的_______________关系。 9. 社会进步的基本尺度是_________________的进步。 10. 原始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道德研究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道德的一般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道德规范并没有也不使用_____________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 14. 良心在道德行为之中具有____________作用。 15. 理,最初是指_________玉石。
16. 资产阶级道德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
17. 良心的社会作用表现为道德行为之后的_______________作用。
18. 在关于道德的社会作用问题上存在着两种错误的观点,一是\"非道德主义\",二是\"______________\"。
19. 从道德与人自身的关系看,道德是人类用来把握世界的__________。 20. 伦理是_____________的人际关系。
21. 道德评价的方式包括道德和_______________。
22. 奴隶社会奴隶主阶级道德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 23. 判断一个社会道德水平的依据和标准,只能是该社会-------------------------------------------。 24. 道德评价的标准是-----------------------------------。 25. 道德社会评价的方式是-----------------------------。 26. 道德义务与-------------------不构成简单的对应关系。
27. 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包括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
28. 道德修养所要解决的矛盾之一是个人道德选择能力和-------------------------之间的矛盾。 29. 集体主义原则必须反映-----------------经济关系的根本要求。
30. 动机是指行为主体在行为之前-----------------------------------------------------------。
伦理学复习思考题之二(问答题)
1、什么是伦理? 2、什么是道德? 3、什么是道德现象?
4、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5、道德的本质是什么?
6. 什么是道德范畴? 7、 什么是道德规范?
8、 为什么说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9、 什么是个人主义? 5、什么是良心? 良心有哪些作用? 6、什么是社会公德?
8、什么是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有什么特点? 10、道德冲突 11、爱国主义
12、道德人格 13、道德境界
14、什么是道德理想? 15、伦理关系 16、道德内化 17、道德品质 18、道德评价 19、道德原则 20、动机 21、效果 22、动机论 23、效果论
13、道德决定论 14、非道德主义 15、内心信念
伦理学复习思考题之三(论述题)
1、论道德行为中动机与效果的辩证关系。
2、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的积极意义。 3、从马克思主义人性论的基本观点出发,试论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论道德行为中动机与效果的辩证关系。
(1)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康德是动机论的最著名的代表。在动机和效果的问题上,他明确主张,对一个行为的评价根据,只能是他的\"善良意志\"。康德特别强调,一个行为之所以被称为善的,能够有道德上的价值,唯一的根据,就是因为它是从善良意志出发的。与效果论是对立的。
边沁和密尔,是效果论的最著名的代表。他们从功利目的出发,认为一切行为的道德价值,最主要的是要看它能否对人们产生快乐和幸福,即产生对行为者有利的效果。一般来说,功利主义者都否认动机在道德评价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道德评价上,既反对单纯动机论,也反对单纯效果论,而是主张动机和效果的辨证统一论。
(2)动机和效果是不可分割的。在人们的道德行为中,包括从一定动机出发,去达到一定目的的努力,是人的道德行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① 动机(包括意图)是个体在行为前的欲望、动机、意图、情感、信念、理想的综合,是道德行为的思想动因。任何一个道德行为,都必然有其特殊的动机。动机总是同人的利益
和需要想关联的。在这里,利益和需要并不仅仅是物质的,而且还包括精神的。从一个道德行为来说,动机是行为的出发点,是行为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没有动机也就不可能有效果。
② 效果,是指一个人的行为所产生的客观结果。一般来说,在伦理学上,当它与动机联系起来考察时,它主要指一个道德行为在特定场合下所造成的后果,指由动机出发所达到的一种对他人或社会有益或有害的客观事实。动机是属于主观方面的范畴,效果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及其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一个道德行为,都必要要有效果。
3、动机和效果不一致的情况下的道德评价。在道德行为中,时常遇到动机和效果不一致的情况,如好动机产生坏效果,坏动机产生好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道德评价?
① 要充分重视实践的检验作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所说的动机和效果的辨证统一,特别强调行为者的实践在从动机到效果的过程中对行为的检验作用。人的任何道德行为,都是在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基础上的实践活动。动机不但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而且在实践中受到检验。
② 要特别强调,一切道德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要达到好的效果。 ③ 一切从恶的动机出发的行为,包括所谓歪打正着的行为,都不能认为是道德的行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的积极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思想道德既有促进作用,也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的积极意义呢?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助于形成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观念、新意识
首先,市场经济的自主性特点,有利于增强人们的主体意识、自强自立观念。其次,市场经济的平等性特点,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民主意识、平等观念。再次,市场经济的竞争性特点,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质量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风险意识,促进时间观念、效益观念、信誉观念、科技观念、人才观念、管理观念、创新观念的形成。最后,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特点,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竞争意识、开放意识、开拓创新意识、民族自强意识。 2、有助于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消费观等各种观念的综合体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多彩,使得那些愚昧落后、封闭保守的生活方式受到冲击和洗涤,许多同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先进科学技术相适应的工作、学习、休闲、娱乐、消费等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得以确立和强化。
3、有助于增强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 信念是一定社会中人们所遵循的与目标、理想相关的行为准则,是人们对自己行为的是非、善恶进行自我评价的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每个人凭借自己的信念,以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向,地判断行为的是非曲直,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增强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当然,市场经济对我们的道德建设也容易带来某些负面的东西,市场经济的重利性,易诱发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思想,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容易诱发小团体主义和损人利己的思想,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容易诱发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的思想,对此,我们需要正确认识,注意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