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6.7辛亥与中华的建立,新文化运动

6.7辛亥与中华的建立,新文化运动

来源:99网
课题:第6课 辛亥与中华的建立

一、 学习目标: 基 础 知 识 了 解 掌 握 观察想象 能力训练 探究思考提过程方法 取信息 比较联系 爱国情感 情感态度 价 值 观 孙中山早期的主要活动 同盟会的纲领和武昌的历史影响等 通过观察想象当年加入同盟会的仪式、武昌的紧张情景等插图,体会三民主义的实际影响以及辛亥在民众中产生的巨大震撼力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纲领,辛亥既是成功的又是失败的资产阶级民主 同盟会政治纲领与三民主义的联系与区别,资产阶级派与维新派的历史联系与本质区别 使学生认识到辛亥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的发扬光大 武昌的声是辛亥志士不屈不挠精神的张扬。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党人不断进取的精神,将鼓舞我们完成民族复兴大业 进取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 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武昌和辛亥的历史意义 难点 辛亥的历史意义

三、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法 小组讨论法 比较分析法 四、知识链接 孙中山生平简介

五. 自学导航

(一)先行者孙中山

(1)14年,孙中山在 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团体 。 (2)1905年8月,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在日本东京成立,推举 为总理。机关报为《民报》。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平均地权“为宗旨,被孙中山概括为 、 、 三大主义,简称 。 (二)武昌和中华的建立 武昌 (辛亥 ) 时间 经过 结果 中华 的建 立 时间 背景 意义

(三)辛亥的历史意义 (1)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积极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局限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问题探究

1. 如何理解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平均地权”?

2.. 有人说:“辛亥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七、目标检测

1、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政党是( )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中国同盟会 2、同盟会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平均地权”,这里 “鞑虏”指的是( )

A.西方列强 B.满清贵族 C.满族人民 D.少数民族 3、辛亥中首次取得胜利的是( )

A.南昌 B.武昌 C.广州 D.秋收 4、中华第一任总统是( )

A.黎元洪 B.孙中山 C.黄兴 D.宋教仁 5、下列关于“辛亥”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C.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6、仔细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孙中山与中山陵

请问:2005年4月27日,中国连战访问。他的第一站就是中山陵。你知道为什么连战把第一站选在这里吗?孙中山为什么会受到世人的敬仰?请你简单的概括一下孙中山的重大活动。相信你一定行! 八、总结提升

课题:第7课 新文化运动

一、 学习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 掌 握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阅读资料从课文和插图中搜集有关白话文的资料,理解原作者的主张,从鉴别理解 而形成“新文学”的正确概念 能力训练整合教材背景→标志→代表人物→基本内容→斗争矛头→发展情况→历过程方法 全程分析 史意义和历史缺陷 讨论探索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缺陷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爱国情感 思想意识 用李大钊、鲁迅等人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感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她的两面旗帜就是“民主”与“科学”,新时代的青年必须增强民主与科学意识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难点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的矛头对准孔教 三、学法指导

1.以“背景──标志──代表人物──基本内容──斗争锋芒──发展──历史意义” 为线索,对“新文化运动” 的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

2.以“新文化运动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为切入点,客观地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缺陷,以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自学导航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以检讨 ,引进 为主要目标。 2、新文化运动兴起概况

(1)兴起标志:时间:_ _年,地点:___ _人物:____ _ 报刊:《 》(第二期改名为《 》) (2)代表人物:________、 、 。 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__________ ___反对__________________ 文 学 革 命 时间人物 发表刊物 主张

4、1919年, 发表《 》是近代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论著。 五、问题探究

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2、新文化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

六、目标检测

1、掀起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 )

A、提倡民主 B、提倡文学 C、提倡科学 D、反对北洋军阀尊孔复古 2、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

A、反对复古运动 B、文化运动 C、思想运动 D、民主运动 3.新文化运动中的两面旗帜是( )

①民主 ②科学 ③自由 ④平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4.新文化运动所要改造的国民性主要表现在( )

A.政治方面 B.经济方面 C.思想文化方面 D.军事方面

5.一篇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章写道:“1917年的,是二十世纪中世界的先声… …”此文的作者最可能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6.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的继续,主要是就其( ) A.是一场文化运动来说的 B.作为反复辟运动来说的 C.要求民主与科学来说的 D.作为反封建运动来说的 7、观察人物图片,回答问题

(1)图片中的四位历史人物分别是谁?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别谈谈他们对中国近代化所做的贡献。

(3)你知道图片C中人物创办的宣传新思想的刊物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