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PAP呼吸机用于COPD并呼衰病人的临床护理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用于copd并呼衰病人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总结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30例copd伴i、ii型呼衰病人的护理及治疗经验;结果:与通气前相比,行人工通气后pao2明显上升,pao2明显下降,ph值升至正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意识障碍好转率为84%;结论:bipap呼吸机用于copd并呼衰病人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改善病人意识障碍,改善病人的呼吸心率转以及动脉血气。 [关键词]bipap呼吸机;copd并呼衰病人;临床护理 呼吸衰竭是copd病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人工辅助通气是抢救和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重要有效手段。我科在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对30例copd伴i、ii型呼衰,哮喘等患者行人工通气治疗,使用人工通气治疗后效果明显,现就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对象:
30例病员均为copd急性加重期,男27例,女3例,年龄在40-80岁之间,平均68.82±76.6岁,病史在1年-50年,平均17.41±101.3年。其中意识障碍19例,合并咯血2例,气胸1例,支气管哮喘2例,气管切开置管2例,好转出院27例,死亡3例。 1.2方法
1.2.1加强内科综合治疗:抗感染、平喘、祛痰、吸氧(2-3l/min),雾化等。
1.2.2人工通气方法:根据病人情况选用s/t或t模式,设定参数ipap:8-24厘米水柱、epap4-9厘米水柱,采用硅胶面罩或鼻罩,用特制的尼龙三头带或四头带固定,松紧以舒适不漏气为宜,氧流量调节在4-15l/min之间。
1.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x±s表示,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 2结果
2.1与通气前相比,行人工通气后pao2明显上升,pao2明显下降,ph值升至正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治疗前与治疗后12小时血气情况
pao2(kpa) paco2(kpa) sao2(kpa) pha值 治疗前 6.05±1.86 6.86±1.62 0.±0.2 7.34±0.18
治疗后 10.65±2.42 4.42±1.24 0.96±0.02 7.39±0.12
2.2意识障碍好转率为84%,其中15-30分钟由嗜睡、昏睡转为神志清醒者11例,占58%,30-120分钟由昏睡、昏迷转为清醒为5例,占26%,死亡3例,占16% 3讨论
3.1病人的意识障碍明显改善:
因使用bipap呼吸机,是在两个不同压力水平功能残气上交替呼吸(4-9cmh20,8-24cmh20),使肺泡有不同程度的扩张,有利于
气体交换,提高氧合功能,从而提高血氧分压及血氧浓度,排除体内潴留的co2,使病员的意识恢复正常。
3.2copd病员宜赏规查动脉血气分析,早期常规使用人工通气治疗:
由于copd病员病程在10-50年之间,病情已经很严重。既使给病员使用人工通气治疗后,虽然大多数病员能脱离危险,康复出院,但增加了家属的痛苦和病员的住院时间,对病员及家属精神上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故血气分析作为判断copd病员是否使用人工通气治疗的有效指标,应作为常规检测项目。
3.3加强宣传,提高医护人员及病员对人工通气治疗认识,提高copd病员的生存质量:
我院地处四川丘林地带,天气闷热,气候潮湿,copd伴呼衰病员多,而使用人工通气治疗很少,因此我们护理人员在为病员做健康宣教时,应多宣传为copd患者带来福音的人工通气治疗,使他们能早期常规使用,以改善患者心累、气紧、呼吸困难等症状。故对估计有可能人工通气的患者应早期应用无创性人工通气,有助于患者康复,减少住院时间,提高copd病员的生存质量。 3.4ii型呼衷并发气胸行人工通气治疗,要在胸腔闭式引流下仍可进行。
本组一例copd患者合并左侧气胸、肺压缩90%,浅昏迷,动脉血气分析:pao2mmhg,po278mmhg,在胸腔闭式引流通畅的情况下行人工通气治疗154分钟后病员神志转为清醒,2小时复查动脉
血气pao2降至56mmhg,pao2上升105mmhg,以后每日上机在8-12小时之间,第20天病员康复出院。说明气胸患者在胸腔闭式引流通畅前提下,严密观察病员的呼吸sao2可使用人工通气治疗。 3.5bipap呼吸机用于ii型呼衷时可使用中高浓度的氧疗。 28例慢性呼吸衰竭病人使用人工通气时,在监测sao2的情况下,为了提高sao2,氧流量开始为10-15l/min,即fio261-81%之间,在监测sao2升到90-95%以上时,逐渐下调氧流量在4-10l/min之间,即fio229-61%持续使用呼吸机:4-24h/日,使用0.5-14天之间,结果显示sao2维持在90%以上,病员的呼吸、心率逐渐转为正常,意识障碍明显改善po2,上升,paco2下降。说明在使用人工通气的情况下,给氧浓度可比常规给氧量大[5]中高流量给氧并没有抑制呼吸和paco2升高现象。 3.6护理中而注意的问题
3.6.1呼吸机报警:应判断是漏气、低通气、气道阻力高。如为漏气报警,应考虑面罩或气导路漏气,给予重新固定和连接;如为低通气报警,应报告医生调整呼吸压力;如为气道阻力高报警,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特别是人工通气前1-2小时,痰量多,要及时协助患者排痰。
3.6.2及时调整氧流量:30例病人在使用人工通气前,氧饱和度均<90%,为提高氧饱和度,氧流量常调为10-15l/min,2-10分钟病人氧饱和度上升到90%时,逐渐下调氧流量。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253. [2]江莉.bipap呼吸机在copd并呼吸衰竭中的治疗和护理.大连医科大学生学报,2002.21(3):229-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