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马戏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热爱生活,渗透“人有办法”“人又创造能力”的思想观点。
2.理解“精彩、绝技、喝彩”等词语,通过讲解来理解马戏的表演特点和观众的感情变化,理清详写部分个层意思的叙述顺序。
3.训练学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朗读和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着重理解表演精彩的猴爬竿、熊踩木球、羊走钢丝这部分内容。 教学难点:
文中的动物表演特点是什么,人们观赏后的情绪变化是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逐段讲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渗透学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1.同学们,你们一起告诉老师,你们看过马戏吗?那你们都看过什么马戏呀?
导入讲解:马戏原来是指人奇在马上做的各种表演,现在是指经过训练的动物表演节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片写马戏的文章,好不好?板书课题(板书:31精彩的马戏)。
2.齐读课题、解题“精彩”是什么意思?
教师讲解:精彩的马戏是说马戏演得非常好,非常出色。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写了谁看了哪些动物表演什么节目?带着这个问题自由度课文。
2.谁能告诉大家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动物表演的非常精彩。又是哪几个自然段简略地写动物表演的挺有趣呢?分别指定三名同学读精彩的段落,然后再读挺有趣的段落,并概括各自然段段意。
三. 住断送读,领会情感。
过渡:你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下面我们一段一段地体会动物表演如何精彩,观众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好不好?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了这段,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 动物表演的怎么精彩呀?(板书:表演)
(2) 指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仔细思考,哪句话写了谁表演什么?哪句话是写表演过程,哪句话是写观众的反应?好!谁愿意读?
(3) 回答教师的问题时,这样说,先读出这句话,再说说这句话是些什么,谁说说试试呀?
(4) 你们看猴子表演有什么特点啊?
(5) 哪些词语能表现出顽皮逗人呢?你就在这个词语的下面画上小原点,注意,从描写猴子的衣服上、动作上、眼神几个方面来画。学习“蜻蜓”二字,教师板书“蜻蜓”,齐读,指名读。
教师讲解:“蜻蜓”是一种什么昆虫,所以都是什么旁?那倒竖蜻蜓是什么样?倒竖蜻蜓就是说蜻蜓的头朝下,尾巴朝上倒挂在树枝上。那在课文中它是什么样呢?
(6)讲解“圆溜溜”一词,同学们看猴子的眼睛,如果说一双圆眼睛瞅着观众,是说它的眼睛非常非常圆,那“圆溜溜”的眼睛,是什么样呀?
(7)讲解“好奇”一词,大家接着看书,说好奇地瞅着观众,是什么意思?
(8)猴子这么顽皮逗人,观众看了是什么反应?(直笑)“直笑”是什么意思?
训练朗读,现在咱们读读这段,你要读出猴子顽皮的特点,必然要把刚才画圆点的那些词语读重点,大家还要读出对小猴子喜爱的感情。
指名读、范读、练读、指名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
小结:你们说猴子表演的爬竿精彩不精彩?你们愿不愿意看?那下一个精彩的节目是什么呢?我们学习第二自然段,是按照谁表演什么节目,表演有什么特点,观众的反映怎样,按这样的学习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课文的步骤和方法与上一段一样,请大家看这段的学习提纲,谁来读一读?(出示小黑板)
(1)现在就带着这些问题来默读课文,一会儿看谁发言好? (2)回答是要向上一段一样,先读这句,然后说这句话写了什么?谁回答第一小题,注意要回答出哪句、谁和什么节目三个小问题。(板书熊踩木球)
(3)那么哪句是写观众的反映呢?观众看了山羊的绝技怎样了呢?(板书:喝彩)
“喝彩”是什么意思呢?(教师做动作帮助理解)
小结:这三段每段开头的第一句话各是怎样写的,谁读读(出示)?
从这三句话,我们看出一个节目比一个节目表演的好,看出这场节目的精彩,那观众的反映呢?齐读板书:直笑、哄笑、喝彩。
这说明观众的情绪越来越高,也就是说明了动物表演的节目一个比一个精彩。
5.学习第五自然段
过渡:这些精彩的节目,我们看完了,下面我们看看有趣的节目(板书:有趣),读“趣儿”qù r 。
(1)齐读本段
(2)这段是略写小狗做算数,你能不能像前面写精彩的段落那样,具体地先说谁表演什么节目,再说表演的过程,最后说观众的反映。
(3)最后这段中有一句话说了作者看完这场节目的想法,谁能读出来。
(4)联系这句话,你想想课文写马戏表演的那么精彩,是要说这些动物聪明吗?(板书:人有办法)
四. 总结课文、回归整体
总结:我们看板书做一下总结,这课写妈妈带我看了一场精彩的马戏,着重讲了猴子、黑熊、山羊的精彩表演,课文的最后指出,动物的精彩表演是马戏团的叔叔阿姨训练的结果,说明还是人有办法。
板书设计:
精彩的马戏 猴子 爬 竿 (倒竖蜻蜓)
详 黑熊 踩 球 (小心移动)
山羊 走钢丝 (稳稳当当) 人真有办法
略 小狗做算术、马钻火圈、猴子骑车 [教后思考]
通过仔细观察插图,结合重点词语的理解,根据观众的感情变化,来重点理解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
启发学生想象动物表演时的情景。学生反映热情,发言热烈,并且能分清详、略,对于最后一句,学生通过朗读表达出“人真有办法”的感叹。
不足之处在重点指导学习第二段后放手学习第三、四段,学生有些懵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