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校本课程开发的立足点及对策

校本课程开发的立足点及对策

来源:99网
第33卷第11期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Vo1.33,No.11 2013年11月 Journal of HuBei TV University Novembe ̄2013.119~120 校本课程开发的立足点及对策 周幼雅,肖 勤 (南昌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9) [内容提要] 校本课程开发成为我国课程实施研究的重要课题,校本课程与国家地方课程相对,以学校为本, 以学生为立足点,突出不同的特色。本文试图从校本课程的概念出发,探讨了校本课程建设的立足点,目前校本 课程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校本课程;个性;开发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427(2013)11.0119.02 校本课程(Schoo1.based curriculum)与国家课程、地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 方课程不同,是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组织开发实施的课程, 程。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目的之一就是尊重地方差异 即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其他一些相关人士共同参与 和学校差异,给学校一个空间,让学校在国家总目标之下能 学校课程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可以看作根据学校实际 够根据自身的客观现实(学生、家长、社区的需求)确定自 和学生特点“量身定制”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Schoo1.based 己学校的教育哲学(通常用学校办学目标或办学宗旨来表 curriculum development)最早是1973年7月菲吕马克和麦 述)。就是说,学校可以根据师生的特点、教育资源、学校 克米伦在欧洲“教育研究革新中心”一次国际研讨会上提 传统以及教育者的办学旨趣来确立学校自己独特的发展方 出的。这个概念一提出,便得到了广泛的响应。美国学者肖 向。 特(Short,E.C.,1983)提出了用以识别课程开发策略的三 1.2教师的专业发展与个性 维模型,即课程开发的活动场所,课程开发所需要的专业人 学校是理想课程转化为现实课程的主要阵地,教师不应 员和课程实施所持有的观念。课程开发专业人员包括学者, 应该有权决定“怎么教”,而且应该有部分权力决定“教什 教师,学生,校长家长等,在课程开发中应该占主导作用。 么”。校本课程开发的使命要求教师自己确定课程目标、课 根据这个三维模型,有学者把课程开发定义为:在实际教育 程内容、课程实施方案和评价内容。从校本课程开发角度而 场所中发生的并可望能够使教师们积极参与并卷入到广泛 言,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具备课程意识,形成相 的相互作用和课程决策之中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 应的课程观念。学校应该明确教师在课程开发实施中的地位 近十年来国内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总体状况良好。但从大 作用与职责,建立健全以学校为基地或本位的课程与教学研 家较为认同的“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 究之地,促进教师教育理念和角色的转变,不断满足教师专 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 业成长的需要。 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 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必须立足教师的个性。课程的变革不 各种专业活动”这~定义来看,它应包括“校本课程的开发” 仅仅变革教育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在传统的教育 与“校本的课程开发”。而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 观念中,往往把教师更多地视为一种职业而提倡具有共性的 的校本课程开发实验,应该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的 职业道德,而忽视了教师作为人的一面。在校本课程开发中 课程开发”则开展很少。 教师即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也是课程的管理者和评价 1.校本课程开发的立足点 者,有利于教师创造潜能的发挥, 张扬教师个性和教学特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教师为关键和重点,以学生为立足点 色,使其体验到作为课程构建者的职业乐趣,而不再仅仅是 和归宿,以学校专业特色为依据,以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与 一个被动校级的教书匠。 特长,开发的理念是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 1.3学生的个性与生长点 1.1学校的教育哲学与特色 教育的使命在于唤醒、发掘个体的个性潜能。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需要明确的学习教 开发必须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并贴近学生生活 育哲学。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 实际,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发展学生特长。然而,作为受 和内在条件,每所学校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学校的特色, 教育者的学生,有着自己独特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兴趣 明确办学目标,进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开发。1999年6 爱好、情感体验,以及个性潜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 月我国明确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 通过教育发展健康的个性这一理想远未实现。作为个性化教 [收稿日期]2013-08-29 [基金项 ̄]2OlO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水利土木类专门用途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JXJG.10.18-9。 作者周幼雅系南昌工程学院外语系讲师;肖勤系南昌工程学院外语系副教授。 120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第ll期 育的校本课程,强调差异,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学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促使教师 生本身就是其中的一个与众不同的开发主体,体现了以人为 得到发展,办出学校特色。一所一流的学校一定有自己鲜明 本的理念,尊重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以促进学生 的办学理念,它凝聚了这所学校的个性风格、文化品味和人 个性最大限度的发展。因而,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要充分 才培养等特色。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 重视学生个体的经历和体验的价值,也就是说,为了发展学 当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与优势、 生的个性,首先要基于学生个体的经历和体验,把握好学生 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从知识拓展、学科综合、智能发展、实 个性潜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 践应用、技术创新以及传统文化等不同层面开发校本课程, 2.校本课程开发面临的困境 逐步建立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凸显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我国校本课程开发虽然起步较晚,有国外成功的经验可 在课程设置与内容安排上,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兼顾 供借鉴,但是在开发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不少困难,暴露出 差异,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可供选择的课程,从而极大地满 了很多问题。 足了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开发突出一个“本” 首先,教学校本课程开发意识不强、能力不高,是制约 字,即学校的特色:教学特色,管理特色,育人特色等。 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因素。教师是校本课程的研究者、开发 3_3自主开发校本课程,发展学生个性 者和实施者,教师应有主动解释课程、开发课程的能力。 校本课程特别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注重联系学 其次,开发的校本课程质量部均衡,优秀课程相对较少, 生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强调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 急需开阔视野和创新开发模式。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在 中引出新内容,从中发展提炼、理论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 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旧有的 问题的能力。但是,每位教师所面对的班级都不一样,学生 学校管理机制却不能支持和鼓励这种投入。尽管许多学校开 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也都不同,苏霍姆林斯基说:“每 展了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指定了开发者,但却没有纳入学校 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教师要注意了解自己所 整体的工作规划之中,以至校本课程开发者的工作成了额外 教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尽可能针对自己学生选取生活和社会 工作。 素材,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逐步形成富有本 目前对校本课程开发还存在一些误解,有人认为校本课 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要体现自主性、多样性,同时 程开发就是学校自编教材,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原来的选修课 也需要课程开发的相互引进和相互交流,在借鉴中完善和发 等。产生这些误解的原因就是人们对课程理解有偏差,通常 展,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个性,而不是“校自为本”的自我封 把课程当做一种结果,而不是一种过程或一种意识。校本课 闭。 程开发应该是全社会的事,所有与校本课程开发有利害关系 3.4建立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机制 的人员都有权利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的评价是校长和教师对本校开发的课程进行 3.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对策 质量分析和监控的过程,也是学校对校本的课程进行跟踪管 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教育发展改革的必然产物,在开发 理的过程。当前校本课程开发中,指导评估机制混乱,使校 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从全新的视 本课程开发处于混乱的状况中,因此必须建立校本课程开发 觉寻找出路。 的评价机制。只有建立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才能 3.1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机制 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在校本课程开 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校的自主的、持续 发价值不断地从主观上被人们所认可、课程开发实践因为评 的发展。在学校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建立以人为本的 价问题没有妥善解决而步履艰难的今天,校本课程开发评价 民主科学管理机制。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要突出一个 问题已经引起不少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校本课程的评 “本”字。学校领导首先要“以人为本”,树立彰显教师个性 价,应该以学校课程资源为重点,以开发与实施过程为主线, 的管理新理念,建立起由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及教育专家 以学生发展为目的。 共同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科学的管理机制。激发他们主人 翁意识和高度责任感,激发他们主动精神和创造意识,提高 【参考文献] 自我价值感,要确立并弘扬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学校 …1吴刚平.“新课程运动”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此消彼长及其 管理应该确立以尊重人、信任人、激励人、发展人为出发点 启示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 和落脚点的人本思想,创造具有亲和力的学校人文环境,使 【2]2吴刚平,鸿.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及其意义【J】.乐山 师生感受到民主、平等、友善、亲情、鼓励、感化,使师生 师范学院学报,2000,(4). [3]潘学中.谈校本课程的开发[J].教学与管理,2000,(8). 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做人的尊严和工作、学习的幸福。 【4]顾书明.论校本课程的正向功能和负面影响m.江苏教育学院 3.2与学校特色发展相结合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 Standpoint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ZHOU You—ya,XIAO Qin 【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tandpoim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construction,the problems in its development at present,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school—based curriculum;personality;developmen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