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碳达峰碳中和知识问答题

碳达峰碳中和知识问答题

来源:99网
碳达峰碳中和知识问答题

满分100分

1.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着力点应放在( ) [单选题] * A.宣传部门 B.教育部门 C.农业部门

D.产业经济部门(正确答案)

2.低碳发展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源体系低碳化,能源体系低碳化是指( ) [单选题] *

A.降低能源体系中碳的含量及开发利用产生的碳排放(正确答案) B.升高能源体系中碳的含量及降低开发利用产生的碳排放 C.保持能源体系中碳的含量不变而降低碳的排放 D.保持能源体系中碳的含量不变而开发利用产生的碳排放

3.在( )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象会议上,科学家们将全球变暖问题提上了科学研究的日程 [单选题] * A.巴厘岛 B.多伦多 C.日内瓦(正确答案) D.哥本哈根

4.碳关税的征收对象是( ) [单选题] * A.进口的高能耗产品(正确答案) B.进口的低能耗产品 C.进口食品 D.进口农产品

5.《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对缔约国在减排任务上的规定是( )。 [单选题] * A.发达国家因为已经实现碳的低排放而不具有责任 B.共同但有区别(正确答案)

C.发展中国家因发展需要可以不承担责任

6.基于配额的碳金融市场,其市场原理是( )。 [单选题] * A.资金一交易

B.限额一交易(正确答案) C.商品一交易 D.基准一交易

7.碳生产力是指( )。 [单选题] * A.产生单位GDP所排放的碳当量的总量 B.一个国家生产化石能源的能力 C.单位碳当量排放所产生的热量

D.单位碳当量的排放所产出的GDP总量(正确答案)

8.把风的动力转变成机械能,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这就是( )。 [单选题] * A.火力发电 B.水力发电 C.风力发电(正确答案) D.核能发电

9.绿色建筑的基本要素包括:节地与室外环境、( )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 [单选题] * A.节电与电能

B.光与光能(正确答案) C.节能与能源 D.核与核能

10.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是( )。 [单选题] * A.双元回收系统模式 B.行业协会推进模式

C.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正确答案) D.单系统循环共生模式 11.

“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 )? [单选题] * A.正确(正确答案) B.错误

12.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是。( ) [单选题] * A.保护环境 B.实现碳封存

C.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正确答案) D.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13.为了实现绿色节能发展,2020年我国全面推广使用乙醇汽油,根据乙醇和汽油混合的比例不同,乙醇汽油的型号也不同,那么我国使用的乙醇汽油型号为?() [单选题] * А. Е10(正确答案) B.E15

C.E30 D.E85

14. “白色污染”主要是指( )。 [单选题] * A.不可降解塑料所造成的污染(正确答案) B.废纸所造成的污染

C.所有白色物质抛弃后所造成的污染 D.白色油漆类所造成的污染

15.下列不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一宏观目标的途径的是( ) [单选题] * A.减少化石能源消费 B.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C.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 D.降低空调温度(正确答案)

16.碳中和(净零排放)并非把化石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降到“零”,而是( ) [单选题] *

A.降到接近于0 B.降下一定比例即可

C.全球碳源与碳汇达到平衡(正确答案) D.实现动态平衡

17. “碳排放”主要对地球( )有影响 [单选题] * A.大气环境质量

B.大气环境温度(正确答案) C.水环境质量 D.地表生态状况

18.实现碳减排和碳中和有两种激励机制,最简单的是对碳排放征税,但这会造成政治上的高额代价,另种是建立( )、碳排放公司获得碳排放许可证后方可排放。 [单选题] * A.碳跟踪 B.碳监测 C.碳市场(正确答案) D.碳交换

19.保护环境,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达到碳中和。下列做法不利于二氧化碳“零排放”的形式有( )。 [单选题] * A.垃圾发电(正确答案) B.植树造林 C.减少纸张使用 D.风能发电

20.下班提前( )分钟关闭空调,既不会因为空调关闭而使室内温度快速升高,又能更好地降低空调能耗。 [单选题] * A.1小时 B.半小时 C.10分钟 D.3分钟(正确答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