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教案教学反思

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教案教学反思

来源:99网


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教案教学反思

《道德与法治》第七册第一单元《为父母分担》

——《3.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初步体会父母的辛劳,关心家庭生活、家人、家庭事务,初步具有为家庭和谐做贡献的意识。

2、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尽力料理自己的生活,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的行为与习惯。

3、知识与技能:初步懂得管理好自己,初步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大人沟通,争取自理自立、参与家务劳动的行为,初步学习并掌握家务劳动的技能。

4、过程与方法:用在交流园、活动园设置的活动过程中,激发感恩父母的意识和情感。

道德教育点:关心、体贴父母,懂得感恩、贡献。

核心能力:收集与处理信息、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交流与合作、分析与解

决实际问题

课题

第 1 页 共 33 页

序号

教学重难点

表现性活动

核心能力目标及水平

1、《少让父母为我操心》

1、《爸爸妈妈多辛苦》

2、《少给父母添麻烦》

重点:了解和体谅父母的辛劳,激发感恩父母的意识和情感。

难点:懂得在家庭中管理好自己,用自己的劳动体贴父母。

1、跟着父母上一天班

2、小记者采访活动

1、收集与处理信息

□模仿 □操作 ■迁移

第 2 页 共 33 页

2、交流与合作

■模仿 □操作 □迁移

3、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模仿■操作 □迁移

2、《这些事我来做》

1、《家务擂台赛》

2、《愿做哪种人》

3、《不让做,怎么办》

4、《与家务签约》

重点:尽力料理自己的生活,主动参与家务劳动;用恰当的方式与大人沟通,争取参与家务劳动的机会。

难点:学习并掌握家务劳动的技能。

1、家务擂台赛

2、家务学习交流会

第 3 页 共 33 页

1、收集与处理信息

□模仿 ■操作 □迁移

2、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模仿 ■操作 □迁移

3、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

□模仿 ■操作 □迁移

3、《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

1、《我的家庭贡献》

2、《我也有责任》

重点:懂得关心家庭生活、家人、家庭事物,初步具有为家庭和谐做贡献的意识。

难点:为家庭尽责任,懂得不管年龄大小都要承担家庭责任,而且要负责到底。

1、家庭任务袋

2、家务记录表

第 4 页 共 33 页

1、收集与处理信息

□模仿 ■操作 □迁移

2、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模仿 ■操作 □迁移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部编版四上第一单元第3课第一课时)

学校

班级

执教者

课题

3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

教时

2

日期

第 5 页 共 33 页

一、教学目标:

1.行为习惯:初步养成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庭事务,为家庭做贡献的行为习惯。

2.知识技能:懂得家人之间的相互陪伴、相互关心都是家庭成员对家庭的贡献,明白不管年龄大小,家庭成员都要承担家庭责任,要有负责任的精神。

3.过程方法:在活动中体验为家庭做贡献的意义。

4.情感态度价值观:关心家庭生活、家人、家庭事务,初步具有为家庭和谐做贡献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关心家庭生活、家人、家庭事物,初步具有为家庭和谐做贡献的意识。

难点:学会为家庭尽责任,懂得不管年龄大小都要承担家庭责任,而且要负责到底。

三、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第3课。它和第1课《少让父母为我操心》、第2课《这些事我来做》同属第一单元“为父母分担”。根据课程标准“我的家庭生活”的第二条“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心家庭生活,主动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而编写。

第 6 页 共 33 页

这一单元主要从“关心父母,为家庭做贡献”的主题出发,引导学生了解和体谅父母的辛劳,从而少给父母添麻烦,尽力料理自己的生活,主动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初步具有为家庭和谐做贡献的意识。本单元三课是递进的关系,第一课引导学生体谅父母的辛苦,第二课引导学生分担家务劳动,第三课引导学生树立家庭责任。本课聚焦树立学生对家庭的贡献意识,引导学生懂得不管年龄大小都要承担家庭责任,而且要负责到底。

本课由“我的家庭贡献”“我也有责任”两个话题构成,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家庭中的每个人都是不可缺少的,家人之间的相互陪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是家庭成员对家庭的贡献。作为孩子,我们对家庭也要有自己的贡献。家庭的事情大家都来做,作为家庭一员,孩子在家庭中也有责任,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承担这些责任、怎样才能做好。因此,本课设计了2条线索:第一,知道家庭中每位成员对家庭的贡献,明白自己作为家中的一员,尽管能力有限,也可以为家庭事务出主意,并利用“家庭任务袋”的活动,学会用自己的创意和行动为家庭做贡献。第二,树立为家庭负责的意识,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依据第5课写下的“家务承诺书”,结合自己坚持完成的“家务记录表”,明白承担家庭责任要有负责任的精神,坚持负责到底。

2.学情分析:

父母、家庭这个主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而且学生从小通过学校教育、书本以及影视剧等也接受过一些感恩父母,为家庭做贡献等的教育。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父母对孩子比较溺爱的现象,尤其是隔代教育下,爷爷奶奶等长辈更是对孩子过于宠爱,导致现在较多孩子对父母的辛劳习以为常,视而不见,道德感麻木,认为家庭事务只是大人的事情,缺乏为家庭负责任的精神。此外,即使有部分学生会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但还是缺乏负责任的精神,承担家庭责任只是一时兴起,很难坚持负责到底。

第 7 页 共 33 页

四、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画一画或拍一拍体现家人相互陪伴、相互支持、相互关心的场景

2.教师准备:教学媒体、采访视频、“金点子”活动卡、点赞星星、家庭任务袋、课后活动单评价表。

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每个人的家庭贡献,懂得作为孩子对家庭也要有自己的贡献,了解家人之间的相互陪伴、相互关心与支持都是家庭成员对家庭的贡献。

2.通过“家庭任务袋”活动,懂得可以用自己的创意和行动为家庭做贡献。

3.在分享交流中,懂得关心家庭生活、家人、家庭事物,初步具有为家庭和谐做贡献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懂得作为孩子对家庭也要有自己的贡献,初步具有为家庭和谐做贡献的意识。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第 8 页 共 33 页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回顾引入

1、回顾本单元前两课“少让父母为我操心”“这些事我来做”的学习内容,引出本课的学习主题。(板书: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

引入新课

二、家务擂台赛

1. 播放“家务擂台赛”采访视频,组织学生交流:看了视频之后,你有哪些感受?

预设:

(1)我一直觉得孩子对家里是没什么贡献的,但是看了视频,我发现其实我们对家庭也是有贡献的。

(2)没想到做家人的“贴心小棉袄”,也是对家庭的贡献。

(3)每个人对家庭的贡献不一样。

(4)每个人对家庭都要有自己的贡献。

第 9 页 共 33 页

2. 师: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每位家庭成员都很重要,家庭的幸福需要每个人做出贡献。

3. 组织学生讨论:我对家庭的贡献有哪些?请以具体的事例来说一说。

4.四人小组讨论并推选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5.组织学生思考与交流。

师:从刚才大家交流的事情来看,你觉得作为孩子,我们对家庭的贡献体现在哪些方面?

(板书:相互陪伴、相互支持、相互关心……)

6、说说我们的故事

在我们的大家庭中,每个人都是不可缺少的。家人之间的相互陪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都是家庭成员对家庭的贡献。(PPT出示图片)

在你们的生命中,有没有发现家人间相互陪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事情呢?我们一起回想一下那些充满爱的时刻,说说你们的家人之间的故事吧。

7、 活动小结:

家人之间的相互陪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就是家庭成员对家庭的贡献。

第 10 页 共 33 页

观看视频

指名交流

小组讨论

指名交流

学生讨论“我对家庭的贡献”

指名交流

观看照片

指名交流

通过观看视频及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很重要,理解自己也能为家庭贡献力量,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认知与思辨能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通过回忆家人之间相互陪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故事,更加深切地体会家人间真挚的感情,激发为家庭做贡献意识。

三、我为我家“出点子”

1、师: 同学们,陪伴是爱,是你们对家庭的贡献。作为家中的一员,除了以与家人

第 11 页 共 33 页

相互陪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方式对家庭作贡献外,我们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对家庭做出贡献呢?

预设: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把自己的学习管好,不让父母操心

(3)干家务

(4)参与家庭事务的讨论

过渡:作为家庭中的一员,尽管你们是孩子,能力有限,但是,也可以为家庭事务出主意,用自己的创意和行动为家庭做贡献哦!

2、组织开展“金点子集赞活动”

(1)你们瞧(PPT出示教材图片)

师:现在,你们想一想,你们家是不是也缺少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开动脑筋,给家里出些“金点子”吧。

(2)下发“金点子”活动作业纸,讲解规则:用画一画(写一写)的方式,为更好的家庭生活出点子。

第 12 页 共 33 页

(3)每个同学将自己设计的“金点子”放在桌上,学生相互阅读并进行点赞(贴五角星)。

(4)点评获赞较多的“金点子”作业纸。

(5)组织学生交流给某个“金点子”点赞的理由。

预设:

①这个金点子,给家人的生活带去了方便。

②这个金点子,减轻了家人的家务负担,让家里变得更整洁了。

③这个金点子,很有创意,让家里的来客觉得这个家里特别温馨。

……

(6)师小结:你们看,尽管你们是孩子,能力有限,但是也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家庭事务出主意,为家庭作贡献哦!

3、“家庭任务袋”组织学生选一选,演一演。

师:同学们,挑战来了,这里有许多小任务等着你们呢!老师这里有一个“家庭任务袋”,需要你们小组合作开动脑筋,想想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完成这些任务,并演一演哦。

(1)小组合作抽选一项任务或者根据小组成员自己家所面临的某一方面问题,想想可

第 13 页 共 33 页

以用哪些妙计解决,并演一演。

(2)小组表演并评价。

(3)师小结:我们孩子是维系家庭成员亲情的纽带,运用创意为我们的家庭事务出主意,并尝试着将我们的妙计转化为行动,这也是我们作为孩子对家庭的贡献。(板书:创意 行动)

小组讨论

指名交流

观看图片

“画一画(写一写)”

互相阅读并点赞

指名点评

指名交流点赞理由

抽取一个任务

交流(表演)

第 14 页 共 33 页

指名评价

基于以往的学习经验,通过讨论与交流,拓展学生思维,理性思考一个孩子在家庭中能做出的贡献,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依托教材内容,并将教材活动做足、做丰满,运用学生喜爱的方式开展全班“金点子集赞”活动,在互动交流中,明白小孩子即使能力有限,也可以为家庭事务出主意,用自己的创意和行动为家庭做贡献,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家庭事务讨论的兴趣,初步培养为家庭做贡献的情感。

借助“家庭任务袋”创设体验活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参与家庭事务的兴趣,将被激发的情感与实际的行动联系起来,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成为维系家庭成员亲情的好孩子,为家庭和谐做贡献。

四、总结,布置课后活动

1. 请学生说说这节课的学习收获。

2. 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进了“我的家庭贡献”,了解到了爸爸妈妈为家庭作出的贡献。老师希望你们懂得,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需要每个成员都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即使我们只是小学生,我们也可以陪伴、关心家人,可以主动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家庭事务出出主意,为自己的幸福家庭尽一份力哦。

3、布置课后活动

同学们,“心动不如行动”,作贡献不能只是说说而已。课后请同学们记录“我为家

第 15 页 共 33 页

庭做贡献”活动评价表,让老师见证你们的成长吧!

指名交流

完成课后“我为家庭做贡献”活动评价表

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通过课堂总结,使学生牢记课堂上的收获,并在课后积极践行。

板书设计: 3 我的家庭贡献

陪伴 关心

人人都要有贡献

创意 行动

附1: “我为家庭做贡献”活动评价表(课后)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小朋友们,我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家庭做贡献哦!给自己定个目标,加加油!你一定行!

评价维度

第 16 页 共 33 页

评价标准

评价结果

坚持1天

坚持3天

坚持一周

坚持一月

我能完成自己的事情(整理书包、做作业等)

我能帮爸爸妈妈做家务

我能给爸爸妈妈出主意

评价人签名:

《道德与法治》第七册第一单元《为父母分担》

——《3.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

第 17 页 共 33 页

1、情感与态度:初步体会父母的辛劳,关心家庭生活、家人、家庭事务,初步具有为家庭和谐做贡献的意识。

2、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尽力料理自己的生活,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的行为与习惯。

3、知识与技能:初步懂得管理好自己,初步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大人沟通,争取自理自立、参与家务劳动的行为,初步学习并掌握家务劳动的技能。

4、过程与方法:用在交流园、活动园设置的活动过程中,激发感恩父母的意识和情感。

道德教育点:关心、体贴父母,懂得感恩、贡献。

核心能力:收集与处理信息、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交流与合作、分析与解

决实际问题

课题

序号

教学重难点

表现性活动

核心能力目标及水平

第 18 页 共 33 页

1、《少让父母为我操心》

1、《爸爸妈妈多辛苦》

2、《少给父母添麻烦》

重点:了解和体谅父母的辛劳,激发感恩父母的意识和情感。

难点:懂得在家庭中管理好自己,用自己的劳动体贴父母。

1、跟着父母上一天班

2、小记者采访活动

1、收集与处理信息

□模仿 □操作 ■迁移

2、交流与合作

■模仿 □操作 □迁移

3、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模仿■操作 □迁移

第 19 页 共 33 页

2、《这些事我来做》

1、《家务擂台赛》

2、《愿做哪种人》

3、《不让做,怎么办》

4、《与家务签约》

重点:尽力料理自己的生活,主动参与家务劳动;用恰当的方式与大人沟通,争取参与家务劳动的机会。

难点:学习并掌握家务劳动的技能。

1、家务擂台赛

2、家务学习交流会

1、收集与处理信息

□模仿 ■操作 □迁移

2、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模仿 ■操作 □迁移

第 20 页 共 33 页

3、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

□模仿 ■操作 □迁移

3、《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

1、《我的家庭贡献》

2、《我也有责任》

重点:懂得关心家庭生活、家人、家庭事物,初步具有为家庭和谐做贡献的意识。

难点:为家庭尽责任,懂得不管年龄大小都要承担家庭责任,而且要负责到底。

1、家庭任务袋

2、家务记录表

1、收集与处理信息

□模仿 ■操作 □迁移

2、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模仿 ■操作 □迁移

第 21 页 共 33 页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部编版四上第一单元第3课第二课时)

学校

班级

执教者

课题

3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

教时

2

日期

1.教学目标:

2.行为习惯:初步养成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庭事务,为家庭做贡献的行为习惯。

3.知识技能:懂得家人之间的相互陪伴、相互关心都是家庭成员对家庭的贡献,明白不管年龄大小,家庭成员都要承担家庭责任,要有负责任的精神。

3.过程方法:在活动中体验为家庭做贡献的意义。

第 22 页 共 33 页

4.情感态度价值观:关心家庭生活、家人、家庭事务,初步具有为家庭和谐做贡献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关心家庭生活、家人、家庭事物,初步具有为家庭和谐做贡献的意识。

难点:学会为家庭尽责任,懂得不管年龄大小都要承担家庭责任,而且要负责到底。

三、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第3课。它和第1课《少让父母为我操心》、第2课《这些事我来做》同属第一单元“为父母分担”。根据课程标准“我的家庭生活”的第二条“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心家庭生活,主动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而编写。

这一单元主要从“关心父母,为家庭做贡献”的主题出发,引导学生了解和体谅父母的辛劳,从而少给父母添麻烦,尽力料理自己的生活,主动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初步具有为家庭和谐做贡献的意识。本单元三课是递进的关系,第一课引导学生体谅父母的辛苦,第二课引导学生分担家务劳动,第三课引导学生树立家庭责任。本课聚焦树立学生对家庭的贡献意识,引导学生懂得不管年龄大小都要承担家庭责任,而且要负责到底。

本课由“我的家庭贡献”“我也有责任”两个话题构成,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家庭中的每个人都是不可缺少的,家人之间的相互陪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是家庭成员对家庭

第 23 页 共 33 页

的贡献。作为孩子,我们对家庭也要有自己的贡献。家庭的事情大家都来做,作为家庭一员,孩子在家庭中也有责任,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承担这些责任、怎样才能做好。因此,本课设计了2条线索:第一,知道家庭中每位成员对家庭的贡献,明白自己作为家中的一员,尽管能力有限,也可以为家庭事务出主意,并利用“家庭任务袋”的活动,学会用自己的创意和行动为家庭做贡献。第二,树立为家庭负责的意识,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依据第5课写下的“家务承诺书”,结合自己坚持完成的“家务记录表”,明白承担家庭责任要有负责任的精神,坚持负责到底。

2.学情分析:

父母、家庭这个主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而且学生从小通过学校教育、书本以及影视剧等也接受过一些感恩父母,为家庭做贡献等的教育。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父母对孩子比较溺爱的现象,尤其是隔代教育下,爷爷奶奶等长辈更是对孩子过于宠爱,导致现在较多孩子对父母的辛劳习以为常,视而不见,道德感麻木,认为家庭事务只是大人的事情,缺乏为家庭负责任的精神。此外,即使有部分学生会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但还是缺乏负责任的精神,承担家庭责任只是一时兴起,很难坚持负责到底。

四、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家务承诺书”、“家务完成情况记录表”。

2.教师准备:教学媒体、活动作业纸:我的( )责任书,彩色纸

教 学 过 程(第二课时)

第 24 页 共 33 页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增强责任意识,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中一员的责任,学会自理,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

2.明白不管年龄大小,家庭成员都要承担家庭责任,而且要有负责任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学会为家庭尽责任,懂得不管年龄大小都要承担家庭责任,而且要负责到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回顾引入

回顾上节课内容,呈现课题。(板书: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

引入新课

二、我也有责任

第 25 页 共 33 页

(一)1:听故事,思考与交流

出示思考的问题:

(1)故事中金轩承担的家庭责任是什么?他尽到自己的责任了吗?从哪里看出来?

(2)金轩爸爸所说的“负责任的精神”,你是怎么理解的?

2.学生交流

3.小结:金轩决定承担照顾金鱼的家务活并很好地尽到了他的责任。就像在文中说的,他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对与爸爸之间的约定负责,对金鱼负责并且负责到底。这就是“负责任的精神”。(板书:责任、负责任的精神)

(二)联系生活,讨论与合作

1. 教师过渡:“家”是一个特别的地方,这里有爸爸妈妈这样的大人,也有金轩以及我们一样的小孩。每个人都要承担一定的家庭事务,因此需要有负责任的精神,坚持负责到底。如果没有负责任的精神,我们的家庭生活会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

2. 出示插图:请学生说说感受并猜猜他家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预设:

(1)可能是因为家长承担所有的家务,但因为某种原因,就没有时间整理了。

第 26 页 共 33 页

(2)可能是因为有些家务是孩子承担的,但做了一段时间嫌麻烦,不愿再做了。

(3)可能在这个家,谁也不愿干家务。

(4)可能是他们的家务劳动根本没有合理的分工,谁负责也不清楚。

(5)他们家的成员缺乏“负责任的精神”。

……

3. 组织学生进行反思与交流:

你家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吗?你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4. 小组讨论:

为什么在家庭生活中需要这种“负责”精神?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说说你的理由。

5. 全班交流。

预设:

(1)有了“负责”精神,我们的家庭生活才会幸福。

(2)有了“负责”精神,每个人才能把自己承担的家务劳动做好。例如我在家负责每天倒垃圾,妈妈负责烧饭做菜,爸爸负责洗碗,这样家里就不会乱套了。

第 27 页 共 33 页

……

6. 师小结:的确,在家庭生活中,我们每个成员都有各自的家庭责任承担。大人要尽责,作为孩子,我们也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如果缺乏“负责任”的精神,仅凭一时兴起而承担一些家务,过段时间就不管、不做,那么我们的家庭生活就会变得很糟糕。

生听故事

指名交流

学生谈感受

学生讨论

指名交流

小组讨论交流可能造成的原因小组讨论

指名交流

小组讨论

指名交流

第 28 页 共 33 页

以学生喜爱的方式开始教学,通过听故事、聊故事等活动,拉近学生与本课教育主题的距离。

猜测插图发生的原因,结合过往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理解“负责精神”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三、我的“负责精神”

(一)谈谈负责的精神

1. 教师过渡:这段时间我们自己在家庭生活中承担了什么责任?

2. 组织学生结合在学习第5 课《这些事我来做》时写下的“家务承诺书”交流自己这段时间在家庭生活中承担的责任。

预设:扔垃圾是我承担的家庭责任。

摆碗筷是我承担的家庭责任。

……

3. 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家庭责任承担及完成情况记录,谈谈自己的负责精神。

(1)小组交流:你坚持完成这些家务了吗?你从中感受到了自己的负责精神吗?

(2)全班分享。

第 29 页 共 33 页

(3)评价反馈。

预设:对自己的负责精神感到满意的同学,结合大队部雏鹰争章活动颁发“负责任奖章”。

4. 小结:通过刚才的讨论与交流,我们每一个人都重温了自己的“家务承诺书”及“家务完成情况记录表”,很多同学都在坚持完成这项家务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自己的负责精神,真的很棒!

有了为家庭负责的精神,我们就会处处为家庭着想,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会认为家庭事务只是大人的事情。

有了为家庭负责的精神,我们就会坚持完成自己的家庭责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得到不同的收获。

(二)谈谈负责的收获

1. 组织学生听阅读角故事《童年小事》

讨论:主人公坚持完成了自己的家庭责任,他从中收获了什么?

2. 教师随机采访班里“负责任奖章”获得者:说说自己在尽责过程中的收获。

3. 小结:富有负责任的精神对自己带来的是成长,对家人带来的是温暖,对家庭带来的是自己的一份贡献。因为,有了为家庭负责的精神,我们就会处处为家庭着想,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会认为家庭事务只是大人的事情。

第 30 页 共 33 页

小组讨论

共同完成承诺书

指名交流

小组交流

班级交流

听故事

同桌讨论

随机交流

指名点评

联系第五课的内容,回顾与交流自己承担家务劳动的实况,感受自己的负责精神。同时,结合学校大队部雏鹰争章活动,采用奖章激励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家庭责任意识。

通过交流与总结,再次帮助学生理解“负责精神”对自己、对家庭的重要意义。

四、制定“( )责任单”

1. 教师过渡:为督促自己坚持完成自己的家庭责任,照料金鱼的金轩有个好办法,就

第 31 页 共 33 页

是制定照料金鱼责任单。我们也可以向他学习,制定自己的责任单。

2. 组织学生制定自己的责任单,可以回顾以往自己做得不太好的家庭事务承担,重新制定责任单。也可以就下个阶段想要承担的家庭责任进行制定。

3. 小组交流,全班分享。

4. 请学生在课后将“( )责任单”张贴在家里合适的地方,从而督促自己坚持完成所承担的家庭责任。

小组合作,共同制定责任单

指名交流

引导学生对过去生活进行回望,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反思过往经验的基础上,将新的学习经验用于调整下一阶段的生活。

五、总结,布置课后活动

1. 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2. 教师总结:作为孩子,我们也有自己的家庭贡献和责任。但愿我们都能以负责任的精神,坚持完成自己的家庭责任。

指名交流

第 32 页 共 33 页

板书设计:

3 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

责任、负责任的精神

第 33 页 共 3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