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 部(统)编版
【说课稿】
牛和鹅说课稿
说教材:
《牛和鹅》一文记叙了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再也不怕鹅的故事。文章故事性强,语言生动、童趣十足,同时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细致的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生动刻画,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最后作者从金奎叔的话中体会到看待周围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一寓意深刻的哲理。
说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通过朗读感悟,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看待周围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个道理。
能力目标: 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抓住有关词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句话的含义。朗读感悟课文,了解看待周围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体会童年的快乐、丰富多彩和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牛和鹅,现在我们回顾一下课文,谁能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来写?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先写……接着写……最后写……)
(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先写由于听信了他人的话,所以我们不怕牛,害怕鹅。接着写在回家的路上我们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最后写“我”记着金奎叔的话,从此对牛、对鹅都改变了态度。)
(这个环节的设置,主要起温故知新的效果,让学生对牛的角度看人人比它大,鹅的角度看人人比它小这样的状况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转折角度作铺垫。)
二、品读课文,感知品味 (一)学习1—4自然段。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 部(统)编版
1.牛和鹅对人的态度分别是什么?(牛怕人,鹅不怕人)为什么?(因为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2.“我们”是怎样对待牛和鹅的?小组交流。
3.找出“我们”对待牛的动词,并打上三角符号。(拍、摸、触、扳、骑、捶)
(二)学习5—12自然段。
1.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怕鹅?(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
这时的“我”用哪一个词来形容? (狼狈不堪)
2.指导朗读:读出害怕的心理。
3.从哪些句子能看出鹅的神气?画一画。
4.学生朗读课文。自由练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指导朗读:读出鹅的凶狠、神气十足的样子。 5.破折号的作用有以下几种: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语音的延长
C.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D.用在副标题前
“我几乎被它拖倒了——因为当时我还很小,只不过和它一样高呢!”是第几种?
6.这时,“我”的救命英雄——金奎叔出现了!金奎叔是怎样对待鹅的?鹅又有什么表现?
7.学生朗读课文。自由练读、指名读。 指导朗读:读出金奎叔叔的强悍。 (三)学习13—15自然段。
1.金奎叔对“我”讲的话使“我”对牛和鹅的态度发生什么变化?这次你又有了什么新的体会?
(1)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怕它干吗?(在鹅的眼里我们比它小,但在我们的眼里,我们比它强!)前半句是从鹅的角度看人,后半句是从人的角度看鹅。我们变换了角度,事情的结果也就不同了。也就是说不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 部(统)编版
管别人怎么看待我们的,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地、全面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就会正确的认识生活。
(2)我也不再无缘无故欺负它了。尽管它把我们看得比它大。
2.直到现在……(引读最后一段)是的简单的一句话让作者改变了一直以来的看法和认识。
那同学们你们学了这篇文章你感悟到了什么呢?(告诉我们看待事物的方法——要换个角度去看事情。
(本环节是全文重点,也是本课时的精华,所花时间占据课的三分之二,让学生从人怕鹅到鹅怕人的转变的认识中,体会角度的不同,结果也不同这个看似简单实质深奥的道理。整个环节以读促理,层层深入,揭示道理自然流畅,融听说读写于一堂。)
三、拓展延伸,发展语言 读故事,想办法。
有这样一个老太太:她有两个孩子,儿子是染布的,女儿是卖伞的,她整天为两个孩子发愁。天一下雨,她就会为儿子发愁,因为不能晒布了;天一放晴,她又会为女儿发愁,因为不下雨女儿的伞就卖不出去。老太太总是愁眉紧锁,没有一天开心的日子,弄得疾病缠身,骨瘦如柴。一位哲学家告诉她……
从此以后,老太太天天都是乐呵呵的,身体自然健康起来了。 你知道哲学家说了什么神奇的话,竟然让她恢复了健康?
(你为什么不换个角度来想呢?天一下雨,你就为女儿高兴,因为她卖伞的生意好了;天一放晴,你就为儿子高兴,因为他又可以晒布了。)
四、回顾课文,总结升华
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情况,同样的一件事,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产生的结果就不同,请同学们去生活中发现这种情况吧。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作业设计我们采用课外推荐阅读:《两个农夫》《牛鹅换眼》两篇文章,并且要求收集跟本课有关的故事、诗句、成语等,丰富学生知识,培养积累的习惯。
说板书设计:
本篇板书我是依照作者思路设计的板书。它体现出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的缩影,能直观形象地反映课堂教学的过程,脉络清晰,学生也就容易理解了。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 部(统)编版
四上语文背诵与积累全册汇总
一、古诗背诵
1.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 《雪梅》 宋·卢鉞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4.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 部(统)编版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6.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二、课文段落背诵
1.《观潮》第3—4自然段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走月亮》第4自然段
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13.《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 部(统)编版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 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三、词语积累
静悄悄 慢吞吞 黑乎乎 兴冲冲 白花花 空荡荡 闹哄哄 人声鼎沸风平浪静人山人海腾云驾雾愤愤不平无缘无故冰天雪地不动声色疑惑不解震耳欲聋悄无声息眼观六路大义凛然刚正不阿眉清目秀威风凛凛慈眉善目胆战心惊
齐头并进 人声鼎沸 横七竖八 吞云吐雾 大惊失色 事到临头 重整旗鼓 若有所思 热闹非凡 响彻云霄 上天入地 耳听八方 英勇无畏 大公无私 亭亭玉立 膀大腰圆 步履蹒跚 魂飞魄散 山崩地裂闷雷滚动呼风唤雨随遇而安垂头丧气通情达理得心应手接连不断左顾右盼低声细语神机妙算刀不入视死如归鞠躬尽瘁明眸皓齿浓眉大眼不知所措磕头求饶若隐若现水天相接狂风暴雨精疲力竭无可奈何合情合理手舞足蹈连绵不断左邻右舍窃窃私语各显神通志存高远铁面无私兢兢业业文质彬彬白发苍苍提心吊胆土地荒芜昂首东望
浩浩荡荡 奔流不息 庞然大物 哄堂大笑 摇头晃脑 面如土色 锣鼓喧天 鸦雀无声 三头六臂 精忠报国 秉公执法 尽忠职守 相貌堂堂 鹤发童颜 心急如焚 人烟稀少 惊天动地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 部(统)编版
四、日积月累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尚书》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汉] 王充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唐] 韩愈
立了秋,把扇丢。 二八月,乱穿衣。 夏雨少,秋霜早。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 部(统)编版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眉清目秀 亭亭玉立 明眸皓齿 文质彬彬 相貌堂堂 威风凛凛 膀大腰圆 浓眉大眼 白发苍苍 鹤发童颜 慈眉善目 步履蹒跚
五、名句背诵 1.关于“理”的名句 灯不拔不亮,理不辩不明。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2.关于“团结协作”的名句 人心齐,泰山移。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 部(统)编版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3.关于“爱”的名句
爱人若爱其身。——《墨子》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 4.关于“惜时“的名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5.关于“立志”的名句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6.关于“诚信”的名句。 民无信不立。——孔子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 部(统)编版
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论语》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颜渊《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