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 I茎 刻木为偶以偶演戏 ——扬州木偶造型艺术谈 ■戴荣华 “扬州好,傀儡戏登场,凡事由人阴簸弄,此身枉自负 专家读者不吝指正。 昂藏。木偶也冠裳。”清末黄鼎铭《望江南百调》描写了江苏 扬州木偶戏的演出情景。扬州素有“木偶之乡”美誉,其杖 木偶造型是木偶戏重要元素 头木偶与福建泉州的提线木偶、福建漳州的布袋木偶齐 扬IJ、I、I木偶艺术有两大支撑点:一为造型艺术,一为表演 名。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扬卅f杖头木偶艺术, 艺术。因为有了木偶造型的设计和制作,才会有木偶角色的 以“刚柔相济”“细腻传神”表演特色而著称于世。如今的扬 具体形象,而这个具体形象和玩具一样,是无生命的偶像, 州木偶戏能表演长绸舞、书法绘画、天女散花、扇子功等许 而要这个偶像“活”起来,那就要通过演员的双手去操控偶 多高难动作.他们还成功地把川剧的“变脸”绝技移植到木 像的身体各个相关部位,按照剧本的要求,进行表演,才能 偶艺术中,使得扬州木偶可以瞬间变八次“脸”。堪称中国 去塑造一个个鲜活的舞台艺术形象。综上所述,刻木为偶, 木偶戏“绝活”,不但享誉国内,而且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以偶演戏。说明木偶造型对于木偶戏角色II勺塑造,起着至关 演出足迹遍及南美、西欧、东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 重要的作用。换言之,木偶形象是操纵演员的替身,离开木 到了有关国家领导人和文化部以及广大同行、观众的热烈 偶的具体形象这第一要素,木偶戏的演出也就无法存在了! 欢迎和好评。 因为:木偶戏,乃木偶演戏也! 作为戏剧范畴的扬州木偶戏,涵盖面甚广,包括文学、 表演、音乐、美术、造型乃至建筑等艺术元素,文化底蕴深 木偶造型艺术的演变 厚,内容十分丰富。本文仅就木偶造型艺术作些研讨,恳请 作为扬州木偶造型艺术,随着扬州木偶剧团建团50多 演并没有选择直接离去,而是满脸酒气地爬上了唐纳德架 越想演。同时,我的演出同伴们也配合得越来越精彩,也时 在空中的大床。唐纳德的母亲一看欧导演爬上了床,然后赶 常会给我惊喜!大家的“点子”越来越多了! 紧把他从上面拉了下来。欧导演还不愿意下来,撅着屁股趴 在梯子上……这样一折腾,欧导演离开的这段戏顿时变得 结语 生动起来。观众也顿时有了强烈的反应。演出结束之后,我 综上所述,配角是一个剧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时 的演出同伴们也为我的“改戏”而惊喜,并对我不跟他们打 是一个背景的交代,有时是一个下文的暗示。想成功地演绎 声招呼就改戏的行为而善意的“鄙视”我。而我也深深的沉 好戏剧中的“配角”,并让这个“配角”在整场表演中充分发 浸在这种改变的兴奋之中。一整夜都无法平静,“过瘾,真过 挥出作者对这个人物的设定初衷,完成这个角色在该剧中 瘾”!就这样,在这十场演出甚至每次联排的过程中,我坚持 的使命,首先一定要正视这个角色。对这个人物做充分的前 每场演出完毕之后的默戏,发现每次默戏都可以剔除演出 期准备,端正演出态度:在排练和演出中要准确并迅速的抓 时不舒服的动作,保留一些合理有机并有性格化的动作的 住配角的人物感觉尤其是形体感觉:并在反复的创作过程 同时,都能产生新的“想法”。而每当有一个新的“想法”的时 中用心演绎,不断的去探索人物新的心理内涵,再运用各种 候,便会立刻兴奋起来,所扮演的人物又变的“陌生”了。这 舞台表演技巧去实现自己对人物新的发现,才会有精彩的 种新鲜感对于配角的塑造来说,是极具积极意义的。 人、精彩的故事,戏剧才能得以。人生亦是如此,绝大多 通过不断的予以角色新鲜感,第十场演出中的欧导演 数人。绝大多数时间。我们都只是人潮人海中一粒渺小的微 与第一场的欧导演是截然不同的:从第一场演出中欧导演 尘。即使没有灯光的聚焦,没有观众的掌声,我们也要完善 在谈论吉尔身材的时候略显冷静到第十场每当提及吉尔时 自我,认真生活,为自己的天空画上一抹不落的彩虹! 的性奋不已;从第一场很不耐烦的说:“我们会是一家人的” 到第十场很神经质的喊“你就是我亲弟弟”:从第一场喝醉 参考文献 时坐卧沙发到第十场烂醉时的面遮毛巾:从第一场离开时 [1]《表演艺术心理学》(美)格林・威尔逊; 直奔大门到第十场临走时的爬上大床、钻进厕所……这些 [2]《明星之门一电影表演艺术论集》钱学格学苑出版社 显著的变化无疑都使“欧导演”的行动变得更加有机,更加 [3]《明星之门一电影表演艺术论集》钱学格学苑出版社 有趣,也更加真实。更让演员越演越开心,越演越上瘾,越演 [4]《电影表演艺术概论》李苒苒、刘诗兵、马精武、张建栋 茎堑I ! 年的历史进程,有一个与时俱进演变发展的过程 扬州木偶戏,历史悠久。受传统戏曲规范和民俗审美风尚的 影响颇大,形成了木偶戏中人物形象“忠义者雕以正貌.奸 邪者与之丑形”的造型艺术风格特色。 但传统木偶造型不是一成不变的。长期以来。扬州木偶 戏大量搬演传统京剧剧目。木偶的造型按照戏曲人物形象 行大胆改进,研制出了木偶的口、眼活动装置,使木偶嫦娥 也能表现出“兰花指”、“反掌”、“揉手绢”等复杂细腻的戏曲 动作,丰富了扬JJlI、f木偶表现力。 此剧对嫦娥形象的塑造上,吸收了戏曲中花旦人物的 表现方法。如脸蛋成瓜子型,樱桃小口,纤细的眉毛下面镶 而发展。但它也不是单纯的完全模仿,而是按木偶造型自身 着一双明亮的眼睛,而对这些脸部五官的塑造,又尽量结合 了木偶的特点,如眼睛稍大,轮廓明显,加上美丽的发饰、艳 的特点逐步改变 就木偶造型艺术发展的轨迹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以下 几个方面。 1.个体艺人的木偶头雕刻。流行于民间的木偶戏初期, 木偶的造型均由民间老艺人以整木所雕,形象一般比较简 单.造型基本上大同小异.人物角色个性的区分主要靠颜色 涂绘,大多沿用戏曲中生、旦、净、丑等脸谱,其嘴眼也无活 动装置。当时,木雕造型的老艺人虽然文化水平较低,但在 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他们的木雕造型技艺精湛且有独特之 处。这为民间艺人和广大观众普遍认同和接受。 2.家庭作坊式制作工艺。由于木偶戏的发展和剧中角 色形象的需要,木偶造型艺人雕刻绘画技艺的提高.逐步 出现了制作木偶头的专业艺人和作坊。在流入到农村备乡 镇fj勺木偶戏班中.出现了各地不同风格和流派的木偶造型 艺术。 如当时木偶剧团演出的《追韩信》、《徐策跑城》、《路遥 知马力》、《武家坡》等剧目。其木偶造型都注重木偶与俑的 结合;木偶与佛像的结合;木偶与绘画的结合。有的木偶头 型,已经达到雕刻工艺刀路清晰,轮廓分明,线条粗犷,色彩 明快的水平。 3.专业化的设计和制作集体。上世纪50年代以后,扬 州木偶已由民间戏班逐步合并组建,走向专业化剧团,当时 盛行于泰兴县农村以“打网棚”为主要演出场所的“露天剧 场”,也逐步走进了有灯光音响等设施的城市会堂剧场。为 适应形势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剧团亦逐步拥有了自己的专 业造型制作部门。6O年代后期,剧团组建了木偶制作班组。 70年代以后,又陆续引进录用了年轻一代新生力量,成为 全国木偶界少有的专业对口、行当齐全、分工明细的专业木 偶制作实体。到90年代已发展壮大为具有法人资质的扬州 市艺术造型制作中心。近30年来,扬州木偶已完全摆脱了 民间小戏班社模式.其专业性逐步增强,专职的木偶造型艺 术工作者,不仅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艺和造型艺术的修养,而 且通晓木偶与表演艺术的关系。在造型制作的过程中(指新 创剧目),导演要求桕关造型设计者认真研究剧本、熟悉角 色性格、再行设计图纸、泥塑造型。在造型中还强调将剧中 人物的个性特点和整体艺术风格相统一,大大地提升了木 偶造型艺术水准和品位。 性格迥异的几个木偶造型 新编神话木偶剧《嫦娥奔月》的人物造型对传统方法进 78一 丽的服装,使这一人物在舞台上光彩照人,靓丽逼真。另外 大王后羿的造型与嫦娥十分相配,脸形轮廓鲜明。浓眉大 眼,有英俊阳刚之美,该形象结合戏曲人物的武生和老生特 点。又不失传统偶味。 在设计神话剧《琼花仙子》中的琼花这一主要人物时, 注重了传统造型与现代美的结合,将戏曲中花旦人物的造 型风格与扬州木偶的传统工艺和现代动漫夸张变型的手法 有机结合在一起.在五官的塑造上又尽量结合了木偶的“偶 味”的特点,如眼睛放大,炯炯有神,既有儿童活泼的童趣, 又有勇敢坚强的少女气质.使这一人物在舞台上显得十分 可爱可亲,耐品耐看。 此外,运用夸张手法,塑造有独特个性的人物,往往可 以给观众带来极大地观赏趣味和幽默感。《琼花仙子》一剧 中反面角色妖道麻胡子是一个阴狠毒辣、无恶不作的大坏 蛋,造型艺术家将该木偶形象做成尖嘴猴腮、勾头弓腰、怪 趣异常。那甲字脸庞,倒八字眉下,镶着一双不对称的三角 眼。根据表演需要在制作人员的精心设计下,将头部的装置 由正常的上下点头设计成前后平移。给演员创造了丰富的 表演手段,使其人物个『生特征和趣味性、艺术性三者有机地 融为一体。取得强烈的舞台效果。 此外,自上世纪90年始,扬州木偶剧团创演了一批为 广大少儿观众服务的童话剧、儿童剧和课本剧,深受少儿观 众的热捧,每年的演出场次都在800场左右,剧团相关人员 在设计制作剧中木偶角色时广开思路,吸取动漫人物的特 色,结合木偶表演特点。以创新的思维和改革的精神,精心 为剧中木偶人物进行造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大大增强了 艺术魅力。如人偶剧《白雪公主》中七,'/'-zj\矮人的设计与制 作,把木偶戏造型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领域。那七个小矮人中 能上下活动的“扫把眉”;能当场淌出眼泪的“泪珠子”;能言 巧辩装有能张能合的“大嘴巴”;还有那嗅觉灵敏,长达10 公分的“长鼻子”……这些身高只有60公分的小矮人,和真 人扮演的白雪公主同台演出,一个个神气活现,个性突出, 憨态可掬,情趣盎然,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 木偶人物造型。其可塑眭特强,它的身高、胖瘦、大小都 可随心所欲,可谓“能人之所能,亦可能人之所不能”(真人 能做到人物形象它们能做到,真人不能做到的人物造型它 们更是“小菜一碟”)。 而今迈步从头越。通过扬州木偶剧团几代造型艺术家 的不懈努力,扬州木偶造型产生了许多精品。我们真诚地期 待扬『J、『、I木偶造型艺术不断进取,取得更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