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企业标准化理论探讨

企业标准化理论探讨

来源:99网
企业标准化理论探讨 彭甜 付元元 (贵州财经学院,贵州贵阳550004) 摘要:企业标准化是企业组织现代化生产、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 关键词:企业标准化;现状;问题 中圈分类号:F273.1文献标识码:A doi:lO.3969 ̄.issn.1672—3309(s).2012.02.10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2—24—03 经济全球一体化、贸易自由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 义务、权限、责任、行为、态度、概念或想法的某些特征,给 发展的主流和趋势,标准化作为国际贸易游戏规则的一 出定义、做出规定和详细说明。它以语言、文件、图样等方 部分和产品质量仲裁的准则,在促进贸易发展、提高企业 式或利用模型、图样及其他具体表现方法,并在一定时期 的经济效益、提高产业竞争力、规范市场秩序、推动技术 进步等方面的作用和地位十分突出。从世界各国在企业 问的竞争与市场的争夺上来看,我们可以这样说,“一流 企业制定标准,二流企业创造品牌,三流企业生产产品。” 内适用。 (二)标准化基本概念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对标准化做了如下定义:“标准化是为了所 当今世界,经济竞争、企业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 有有关方面的利益,特别是为了求得最佳的全面的经济效 标准竞争,谁掌握了标准话语权,谁就能将本企业的标准 果,并适当考虑到产品使用条件与安全要求,在所有有关 建立成为行业标准或者成为行业标准的一部分,从而依 方面协作下,进行有秩序的特定活动,制定并实施各规则 靠其标准拥有权来占领市场制高点,取得高额的利润及 的过程。标准化以科学技术与实验的综合成果为依据,它 长期的竞争优势,这样也就成功的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 不仅奠定了当前的基础,而且决定了将来的发展,它始终 随着各个国家的领导者、专家、学者、企业家等意识 和发展的步伐保持一致”。 1983年我国颁布的国家标准GD3935.1—83《标准  了对标准化相关理论与实证的研究投入。其中较多的是 化基本术语第1部分》对标准化规定的定义是,“在经济、从理论角度说明标准、标准化、企业标准化的重要性,标 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 准化经济效益,标准化实施存在的问题以及怎么去解决 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 问题方面的文章。基于此本文尝试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 社会效益。” 到标准化对一国经济组织发展的重要性时,都纷纷加大 理清研究思路,指出标准化相关理论研究的不足,指出将 来的研究方向。 一桑德斯1972年在《标准化的目的和原理》中曾定义 标准化为:标准化是为所有有关方面的利益,特别是为了 促进最佳的全面经济并适当考虑到产品使用条件与安全 要求,在所有有关方面协作下,进行有秩序的特定活动所 的综合成果为依据,它不仅奠定了当前的基础,而且还决 (三)企业标准化 、基本概念 (一)标准基本概念 国家标准GB/T 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 制定并实施各项规则的过程。标准化以科学、技术与实践 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定义:“为了在一 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WTO/TBT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规定:“标准是被公 的,为产品或其加工或生产方法提供规则、指南或持性的 文件”。 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 定了将来的发展,它始终和发展的步伐保持一致。 陈树兰在《企业标准化知识》一书中认为,企业标准 产经营与技术等活动中大量出现的重复性事物为研究对 认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性的、为了通用或反复使用的目 化是以企业获得最佳秩序和最佳效益为目的,以企业生 象,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经验为基础,以制定标 1934年盖拉德(cj・Gaillard)在《工业标淮化原理与 准、组织实施标准为内容的一种有组织的科学活动。 应用》中定义:标准是对计量单位或基准、物体、动作、过 张佩卿在《企业标准化管理》一书中认为,企业标准 程、方式、常用方法、容量、功能、性能、方法、配置、状态、 化应理解为包括企业工作中的每个方面,不论其业务性 质是什么。这样,它将涉及工程标准、产品标准、行政管理 数据的分析,考察反映技术进步的三个指标:专利数量、德 以及财政金融方面的标准,制造与维修操作规程,以至商 国用于购买外国专利的数量和标准数量及技术规则。通 业市场管理和成本估算法则,标准是与任何企业中的各 过回归分析,标准对技术创新有正向刺激作用。进一步研 种活动相关联的。 究表明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必须通过标 陈占奎在《企业标准化》中定义企业标准化(enter— 准和技术规则的推广和引用加以实现。2001年德国标准 prise st肌dardization)——为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范围 化的投入达到7.7亿欧元,产生了160亿欧元的效益,这 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 意味着德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是标准化创造的。 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此后,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也先后运用类似的方法对 本国标准化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基本相同的 结论:标准化对经济有正向推动作用,但对标准化对经济 增长的贡献率的大小并没有达成一致。1975年ISO发表 (一)标准化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研究 对我国标准化的发展情况的总结和存在问题的研究 方面,国内很多学者都简要的描述了我国从几千年前的 展历程,并给出了一定的数据显示我国标准化的制定情 了《标准化的经济效果》的报告,其中介绍了各国有代表 用竹节问长度作为量制标准到建国以来我国标准化的发 性的研究成果。如:美国宇航标准NAS1524:(标准化节约 的确定与计算))(1971);拉多纳和拉萨里兰的(1972年国家 况,如:李春田(2005)编著的《标准化概论》;刘峥颢(2005) 标准化的经济效果》(1973);松浦四郎的《工业标准化原 编著的《标准及标准化》等等;其他一些学者如李煜 理》(1973);ISO/STAC04830(REV.4)《产品国际标准化优 (2008)结合TBT协议讨论了我国标准化的发展存在即企 先顺序评价》(1973)等等。此外,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苏 业标准化意识薄弱、研究投入不足、缺乏人才等问题;许 结了十几年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先后颁布了七 成进等人(2009)则对在市场经济改革下我国企业标 项关于标准化经济效果计算方法的国家标准。 1983年至1984年,我国连续颁布了3个有关评价、 准化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并对企业标准化创新 做了一定的探讨。针对近年来现有标准化技术组织、标准 论证、计算标准化经济效果的标准,即GB3533.1-83《标准 化法规、标准化发展情况等多个方面,中国标准化研 化经济效果的评价原则和计算方法》、GB3533.2—84《标准 究所也对我国标准化发展情况做了较为全面总结。部分 化经济效果的论证方法》和GB3533.3—84(评价和计算标 学者对我国部分行业的标准化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如:工业、石化行业、服务业、电子信息产业等在对标准化 战略实证评价方面,较具代表性的有李海燕基于现代制 准化经济效果数据资料的收集和处理方法》。同时我国的 一些学者也在这一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例如,张长元 (1998)《功能系数法在标准化经济效益评价的应用》,功 造业的产业属性,分析了技术标准战略与现代制造业之 能整理是评价标准化经济效益的基础,通过标准化对社 问的关联,并剖析了现代制造业技术标准战略制定的背 会、生态环境、生产企业产生的效果分层次进行功能分析 景及我国的现代制造业技术标准战略现状。 (二)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 研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李思怡(2005)在《试论企业标准 化工作的经济效果》提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从开源、节 对标准化体系建设的理论方面的研究,我国的学者 支两方面获得。借鉴在IS0/TS16949认证审核过程中,有 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并出版了大量的书籍。如《煤炭企 关“质量成本”的计算,也是采用质量成本损失估算表的方 业岗位标准化作业标准》系列丛书,描述了机电运输、采 式检查审核,类似的工作思路和办法,在企业标准化工作 煤选煤、掘井通风等方面的一套标准化体系,为指导我国 经济效益评估中使用经济效果评估检查办法。樊为刚等 的煤炭企业相关岗位的作业工作提供了一个标准的规范 (2008)《以管理创新为中介的企业标准化贡献评价研究》 准则;王寿华(1995)编制的《施工企业标准》一书同样为 标准化和管理创新对企业的作用都最终表现为企业效 我国早期的工程建设提供了一套标准施工体系等等。近 益。通过对标准化经济效益作用机理的研究,标准化主要 年来为促进我国企业建立健全的企业标准化体系,保持 通过“经济效益”、“技术进步”、“管理科学”和“企业文化” 标准化体系的持续改进与不断提高,国家标准化管理委 等四个方面产生效益。 员会精心编制了《企业标准体系一实施指南》,对我国企 业标准化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标准化经济效益研究 三、评述 总的看来,随着工业技术和标准化事业的发展,人们 逐渐的意识到了标准、标准化、企业标准化及其效益评价 在对标准化经济效益的研究方面,国外对标准化经 研究的重要性,国内外学者对于标准化相关理论的研究 济效益的研究较多,最为突出、影响最大的是德国对标准 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各个国家也在积极的制定有关 化的经济效益的研究,该研究将标准化对经济的影响作 标准化效益的评价原则与评价方法。然而我们也应该看 为一个整体,通过对1960年至1996年的资本与劳动力 到这其中存在的问题,即大部分理论都只是(下转50页) ;蚴磊 j 既要讲民主决策,也要讲具体问责。要大胆改革和完善现 求出发。互利双赢,提供客户所需要的个性化信贷服务, 有的信贷审批流程.逐步建立科学负责的新型审贷分离、 专业审贷、决策的贷款审批机制,彻底改变过去强调 抵押和保证的作用。忽视借款人的经营及还款来源。杜绝 不断创新服务品种,随时满足市场需要。通过服务占领更 大市场份额。用新的信贷产品为客户提供系列化的服务, 留住长期优良客户。吸引新的客户。从而持久地赢得客 户.树立农村信用社的信贷品牌。 (六)开展活动,不断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关系贷款.要真正考虑借款人的长期资金流动状况,而不 仅是抵押物、保证人等的偿债能力,执行现代农村金融新 的信贷标准。只有规范管理。经办人才能安心,从而最大 限度地防范信贷审批过程中的道德风险,才能避免信贷 决策过程中的经验主义和行政色彩。 (四)预防为主,建立灵敏系统的预警处置机制 职工的业余生活大多是单调枯燥的。而为数不多的 培训学习也带有片面性和专业性.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 生活正好弥补了职工生活中的这一缺陷。加强信贷文化 建设必须坚持开展各种有益活动.不但信贷人员与借款 对于信贷风险。应坚持预防为主,全面推行农村信用 社信贷五级分类。许多基层信用社忽略了对虽未到期但 已经产生内在风险的贷款管理.信用社要以推行五级贷 款分类法为切人点.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信贷风险预警 人要参与.还要邀请广大职工参加。丰富的信贷文化生活 能够不断陶冶职工情操。增长职工知识。更能振奋职工精 神.也可以完善企业文化。信用社要不定期举办职工专业 知识竞赛、科技知识竞赛、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及经济热点 问题辩论等多种形式的有益活动.培养职工的团队合作 和评估机制。五级贷款分类法将贷后管理的要求加以制 度化,有助于从总量上减少不良贷款的发生。有助于在信 确的评估.及早做好处置准备。 (五)树立形象。推行具有特色的信贷品牌战略 农村信用社应积极推行信贷品牌战略。农村信用社 要在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就必须转变经营理念。明确 市场定位,主要服务地方,切实扎根农村,贴近农民农户, 及拼搏精神.达到外塑信用社形象。内敛企业凝聚力的目 传了农村信用社品牌,增强了农村信用社的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贷风险出现之前争取主动。同时.还要对信贷风险进行准 的。促进职工知识的积累,净化职工职业道德。同时也宣 『11杨玲、张建刚.河南省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手册fZ】.郑 州:河南省农村信用社。2009. 『21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研究室.农业性金融改革与发 展『M1.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3】尉士武.商业性贷款业务知识读本【Z].北京:中国农业 发展银行.2005. 不断加大支农贷款的投入,开拓创新服务手段。大力支持 农民致富,着力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努力打造信用社的 特色品牌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农民充分感受到农 村信用社是农民的信用社.是可以信赖的信用社。逐渐实 现“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从客户的实际需 [4]毛长青.强化信贷管理,防范道德风险[J].农业发展与金 融,2010,(05). (上接25页)停留在对于标准化体系实施现状、意义及实 我们继续深入研究与努力的方向。 施标准化的步骤等问题上来研究的,很少有具体地针对 参考文献: 某一行业某一组织职能部门进行的标准化体系构建的理 [1]Knut Blind.The Economics of Standards:Theory,Evi- 论研究,且大部分研究都集中于对技术标准的理论研究, 缺少对于管理标准与工作标准的理论研究。在对标准化 dence,Policy【M】.Aldershot: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td.20O4. 的效益评价方法研究上,主要还集中于标准化的经济效 【2】李春田.标准化概论(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益评价即所得经济结果与付出劳动耗费之差,标准化投 版社.2005. 3]刘峥颢.标准及标准化[M].中国计量出版社,2005. 资回收期,标准化投资收益率,标准化的经济效果系数即 [4]王寿华.施工企业标准4E L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贯彻标准所获得的总节约与投资之比等可计量的标准化 [活动评价方面,这种传统的经济效益评价忽视了标准化 价值的标准化效益的评价也显得为力。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针对各个组织不同的特性来研 2005. 51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企业标准化体系一实施指南 带来的其他效益,且对于工作标准这种不可直接计量出 f【M].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6]杨锋、王金玉.标准化评价研究综述[J].商场现代化, 2008,(10). 究企业标准化,遵循标准化这个大的方向,对企业的各个 [7】李煜.(TBT协议》下我国企业的标准化战略[J】.南京财 职能组织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标准化,有针对性的进行研 究,特别是管理标准与工作标准的理论与实’汪研究;同时 对企业工作标准这一类标准的实施效果的效益评价也是 经大学学报,2008,(04). 【8】孙作盐.全球一体化与企业标准化[J].粮食与饲料工业, 2009,(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