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创建高校“困难学生”帮扶体系研究

创建高校“困难学生”帮扶体系研究

来源:99网
2013年第4期 (总第82期) 理 论 观 察 Theorefic Observafion No.4,2013 Sedal No.82 创建高校“困难学生”帮扶体系研究 赵远远 (台州学院。浙江[摘台州317000) 要]随着高校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也面临着 越来越多的挑战。高校“困难学生”作为比较特殊的一类学生群体,尤为值得引起高校教育工作 者的高度关注。构建以“困难学生”为核心,学生、教师、学院、学校共同参与、层层递进的“困难学 生”帮扶体系,有助于改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营造和谐美 丽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困难学生;帮扶体系;教育管理;美丽校园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3 J04—0135—02 随着高等学校大学生队伍的不断壮大和高校各项改革 的逐渐深入,大学生群体的各项思想教育和服务丁作也成 为高校管理制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困难学生”作为 群体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三)就业困难型学生:近几年来,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 日益突出,学生整体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一部分同学学习 中等、表现一般、没有特别突出的特长和优势,在应聘T作 中处于弱势地位;更进一步来说,这些学生即使找到工作. 就业的质量也不高。 应聘_T作时所遭受的种种挫折和艰辛.正式工作时对 现状的不如意和对未来的茫然无措都会导致这部分学生心 理上出现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少数就业困难学生对生活失 去信心,自暴自弃,甚至报复社会。 (四)心理困难型学生: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有很多 种因素。除了上述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和经济压力带来不 大学生群体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学生群体.其所带来的安全 隐患问题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管理中较为棘手的问题。为深 人学习实践党的“”精神、建设和谐美丽校园,构建完 善的困难学生帮扶体系有助于改进高校的思想政治和教育 管理T作,保障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困难学生的主要类型 (一)学习困难型学生:学习困难型大学生是指在学习 上存在一定障碍或困难,仅靠自己一时难以完成必要的学 一、习任务,无法达到国家规定学业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需要 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大学生。[1 这 种学习困难是局部性的、短期的;只要采取一系列行而有效 的有针对性的措施是可以加以克服的。 学习困难型学生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学习 态度不端正。一部分学生经历高考的艰辛后,进入高校放松 懈怠造成学业直线下滑;2.无法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有一 同程度的心理负担,个人认知偏差、感情挫折、人际关系处 理不当等引发的内心情感问题也是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 主要原因。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现象有所增多.大学生 因为“心理问题”而采取的极端偏激行为也屡见报端.引起 了学校和社会的广泛重视。 部分同学在短时间内还不能适应大学自主的自学方 法.会出现茫然无措的情况。3.自身某一方面能力的不足。 由于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经历,所以每个 人的长处和弱势也不尽相同。自身的弱势导致学生在经受 连续性的失败和挫折之后产生为力、自暴自弃的心态。 (二)经济困难型学生:贫困生一直是高校学生管理工 作中予以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随着高校在校学生数量的 不断增加,各个院校的贫困生数量也在不断上升。就浙江某 高校2012年统计的数据来看。2012年学校在校学生总人 数为14675人:贫困生总人数为2135人.贫困生人数占总 人数的14.5%。 这部分经济困难的同学需要学校予以特别关注。由于 心理健康与否从本质上来说反映的是一个人心理素质 的高低。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关键素质。是人全 面发展的整体素质的中介和载体.也是人们成长的基本保 证。I2 作为高校的教育lT作者,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大学生心 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解决心理困难大学生任务的艰巨性. 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必要性。我们应根据心理困难 学生的不同原因。找出相应的对策,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由以上几种不同的困难学生类型可以看出,高校思想 政治教育_T作和帮扶服务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就目前 而言,各个高校针对学生的各种困难已经采取了各项有效 措施予以帮扶解决;但是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高校经济帮扶工作、心理帮扶工作已经相对比较成熟:学习 家庭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经济困难大学生需要面临更多 的心理压力,自卑、敏感、封闭、偏激等都是经济困难大学生 帮扶工作和就业帮扶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 家庭经济困难 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不能够仅仅局限于经济资助,要从受助 [收稿日期]2013—03—23 [作者简介] ̄(1987--),女,河南信阳人。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一l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