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对上海入境旅游和就业影响的评估
摘 要 本文针对世博会对上海入境旅游和就业的影响建立预测模型,定量评估了世博会对这两方面的影响.
首先,根据1979-2004年入境总人数、外国游客、港澳游客、游客及外汇收入,与就业人数六项指标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分别做出六项指标的本底趋势线,预测上海2005-2015年11年内六项指标的本底值(见文中表3).
然后,利用2010年前7个月数据,通过时间序列预测中的移动平均法预测出2010年后5个月六项指标数据,进而得出2010全年六项指标值. 并根据2005-2009年的指标和本底趋势线预测出的2015年指标数据,使用三次样条插值法计算出2011-2014年的六项指标值. 从而得到有世博影响时上海2005-2015年11年内六项指标值(见文中表7).
最后,根据文中表3和表7数据,计算差值与贡献率,评估出2005-2015年上海市在世博会对入境旅游总人数、外国游客、港澳游客与游客的贡献率分别为47.38%、53.96%、16.05%、55%;旅游外汇收入增加90.79亿美元,贡献率为24.1%;增加就业人数181. 13万,贡献率为8.24%.
关键词 世博会评估模型;本底趋势线;三次样条插值;贡献率
1
一、问题重述
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这是在中国首次举办世界博览会,世博会是各国人民交流历史文化、展示科技成果、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等的重要舞台,从科技、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对中国带来重大影响. 选择一个方面建立数学模型,查阅书籍和网络数据,定量评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
二、问题分析
世博会的影响不仅是对上海而言,对整个国家的科技、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也有很大影响,且产生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不尽相同,进行定量评估时需考虑多方面因素,是一项涉及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工作.本文从世博会对上海入境旅游业和就业两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估. 2.1 世博会对入境旅游业影响的分析
据上海统计局统计,从2004年到今年上海筹办世博会期间,世博会平均每年对上海GDP增长的拉动为2%,又根据历届世博会举办城市的数据分析可知世博对入境旅游业的影响延续到世博结束后5年,即可认为世博对入境旅游业产生的影响从2005年延续到2015年.
入境旅游的主要指标有入境旅游总人数、外国游客、港澳游客、游客和旅游外汇收入. 要定量评估世博会对上海入境旅游业的影响,可先不考虑世博会并建立模型计算出这种情况下从2005年到2015年各项指标的值,然后建立模型预测出考虑世博会时从2005年到2015年各项指标的值,并以两种情况下各项指标的差值评估世博会产生的影响.
2.1.1 不考虑世博会时问题分析
不考虑世博会时,认为上海入境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固有的趋势,则可根据原有数据建立各项指标的合适的本底趋势线方程,并预测2005年到2015年各项指标. 其中,本底趋势线有以下4种基本模型[1]:
表1 旅游本底趋势线的基本模型 方程类型 算术级数增长 或直线式增长 几何级数增长 或指数式增长 生命周期增长 逻辑线式增长 周期性波动 或三角波动 动力学形式 dya dt函数形式 备注说明 含义明确, 模型简单, 使用ytatb 广泛, 但作长期模拟误差较大 含义明确, 模型较简单, 使dyyty0exp(rt) 用也广泛, 长期模拟误差较ry dt大 含义明确, 模型较复杂, 在Kdyy 生物学中较长使用, 受极限ry (1- ) yt1exp(crt)dtK控制 说明波动状况含义明确,很少dyq1cos(t) ytqsin(t) 单独使用,常配合其他模型联dt合使用 2.1.2 考虑世博会时问题分析
有世博情况下各项指标值在2010年以前的数据可以通过上网查询得到,2010年前7个月的数据也可查询得到.而如何预测包括2010及以后5年的数据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预测2010年各项指标时,可根据查获的前7个月的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得出全年
2
的数据. 而预测其后5年各项指标的数据时,考虑到2015年时世博会的影响消除,可取当年各项指标本底值为预测值,则可利用2005-2009年数据以及2015年本底值使用插值法获取2011-2014各项指标的数据. 2.2 世博会对就业的影响 与入境旅游相同,可分别从考虑世博会与不考虑世博会两种情况预测2005-2015年各项指标数据,用它们的差值评估世博会对就业的影响.
三、基本假设
1.不考虑“非典”和奥运会期间对上海入境旅游与就业造成的影响; 2.所查数据真实可靠;
3.除世博会外,不考虑其他突发性事件.
四、名词解释与符号表示
4.1 名词解释
本底趋势线[2]:是指在不受偶然事件严重冲击和干扰下,境外或境内旅游业发展所呈现的固有趋势线方程(或动力学方程) ,它反应了一个国家(或地区) 旅游业发展天然而稳定的趋势和时间规律,简称本底线. 贡献率[3]:为衡量世博会对各年各项指标贡献程度,定义影响值与本底值的比率为世博会对当年各项指标贡献率. 4.2 符号表示 t y总 时间,从1979年开始依次取1,2,3,... 上海入境旅游总人数 上海外国游客人数 上海港澳同胞游客人数 上海同胞游客人数 上海入境旅游外汇收入 上海新增就业岗位 数据修正时起始年份 数据修正时终止年份 进行数据修正时直线内插的公差值 数据修正时起始年份的游客数据 年份为n时的数据修正值 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时所得相关系数 计算相关性系数时,第i年的真实数据(1979年时i1,依次类推) 计算相关性系数时,各年真实数据平均值 本底趋势线拟合的第i年数值 本底趋势线拟合的各年数值平均值 3
y外 y港 y台 y汇 y业 n0 n d y0 yn R2 yi y ˆi yˆ y
五、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世博会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展览会,吸引着众多的眼球,由它带来的参展国就达150多
个,参展商和参展机构更是众多,吸引全世界来参观的游人则不计其数,给上海入境旅游业和就业情况带来很大影响,其中入境游客分为外国入境游客、港澳同胞和同胞. 现就针对上海总入境人数、外国入境游客、港澳同胞、同胞、外汇创收和就业情况这六项指标,对无世博会影响和有世博会影响情况下分别进行讨论. 5.1 上海市入境旅游本底趋势线
上海于2002年申请举办世博成功后就开始着手准备,一方面开始规划修建世博园区,另一方面上海在经济、文化、科技、环境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和改善,综合实力得到提高,使得来上海的游客数量逐年增多,外汇收入也随之增加,据上海统计局统计,从2004年到今年上海筹办世博会期间,世博会平均每年对上海GDP增长的拉动为2%,故世博会对旅游业的前期影响从2005到世博会举办,后期影响根据历届世博举办城市旅游人数参考可认为是5年,即从2015年以后世博会对旅游业的影响消退. 现利用1979-2004年到上海旅游的人数和外汇收入[4][5](见文后表10)做出本底预测曲线.
观察文后表10发现1988年、19年和1997年游客人数的数据起伏过大,先使用内插方程yny0(nn0)d对统计数据进行修正,其中,yn表示第n年游客数修正值,
y0表示内插起点游客数量,n0表示内插起始年份,d=(yay0)/(nan0),是进行直线内插的公差值,na和ya分别表示终点年份和终点年的游客量.
表2 内插法对游客人数的修订结果 内插区段端点 数据序列 公差值 名称 起点(年) 终点(年) (万次) 入境总数 外国人 港澳人数 内插区段端点 数据序列 公差值 名称 起点(年) 终点(年) (万次) 入境总数 外国人 港澳人数 人数 1996 1996 1996 1996 1998 1998 1998 1998 4.75 1.03 1.94 1.23 内插方程 修复订正后的数据(万次) 1988年 80.94 19年 85.11 1987 1990 4.17 y87(n87)d 1988 1988 1990 1990 10.19 y88(n88)d 0.04 y88(n88)d 56.25 10.36 内插方程 修复订正后的数据(万次) 1997年 147.95 116.52 14.83 12.11 y96(n96)d y96(n96)d y96(n96)d y96(n96)d 5.1.1入境游客总人数的本底趋势线
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每年都有大量国内外游客来上海观光旅游,由前面分析可知世博会的影响时间为2004-2015,故可选取1979年到2004年中上海入境游客总人数统计数据,做出没有世博影响时总游客量变化趋势图,如图1.
分析该图可以看出上海入境总人数呈直线-逻辑线式增长,直线-逻辑线式本底线模型公式为:
ytatbk/(1ecrt)
4
其中,a,b,r,k为系数,t为时间变量,从1979年开始依次取t1,2,3,....
500400入境总人数(万)3002001000-100051015时间t202530
图1 上海入境总游客数的本底线与统计值
利用Matlab软件中的lsqcurvefit函数[6]对1979年到2004年上海入境游客总人数进行最优拟合,得上海市入境游客总量的动态方程为:
y20.92t23.0819200.8308/(1e3.81310.3921t) (1)
相关系数为R20.9131,符合模型预测需要. 相关系数计算公式[7]为:
ˆiyˆ)/R(yiy)(y2i126ˆyˆ)(yy)(y2iii1i126262 利用本底趋势线方程式(1)可计算出没有世博影响时2005-2015年11年内上海入境
旅游总人数,见表3.
5.1.2 入境外国人本底趋势线
在上海的游客中外国人占有一定的比重,且逐年增加,随着世博的申请成功和举办,来上海观光旅游的外国人出现“井喷”现象,故外国旅游人数的增加可反映出世博对上海旅游业游客范围的影响.
不考虑世博影响时,利用1979年到2004年中上海入境外国游客数,做出外国人客流量变化趋势图如下图2:
504540港澳入境人数(万)35302520151050510
图2 上海入境外国游客数本底线与统计值
从图中可看出外国客流量呈指数-逻辑增长趋势,指数-逻辑线式本底线模型公式为:
15时间t202530ytaertk/(1ebct)
5
其中,a,b,c,r,k为系数,t为时间变量,从1979年开始依次取t1,2,3,....
利用Matlab软件中的lsqcurvefit函数对1979年到2004年上海入境外国游客数进行数据模拟,得上海外国游客流量动态方程:
y外160.3382/(1e17.83760.7083t)7.9326e1.22460.0741t (2)
相关系数为R20.9750,符合模型预测需要.
利用本底趋势线方程式(2)可计算出没有世博影响时20052015年11年内上海旅游总人数,见表3.
5.1.3 入境港澳同胞人数本底趋势线
从1997年回归和1999年澳门回归后,港澳同胞到上海旅游人数逐年增多,世博的申请和举办则吸引了更多和澳门同胞回参观旅游,从一方面体现出世博的影响. 利用1979年到2004年上海入境港澳同胞游客数,做出无世博影响时港澳同胞客流量变化趋势图如下:
350300250外国入境人数(万)200150100500051015时间t202530图3 上海入境港澳游客量的本底线与统计值
从图中可看出外国客流量呈三角-逻辑增长趋势,三角-逻辑本底线模型公式为:
ytasin(tq)k/(1ebct) 其中,a,b,c,,q,k为系数,t为时间变量,从1979年开始依次取t1,2,3,....
利用Matlab软件中的lsqcurvefit函数对1979年到2004年上海入境港澳同胞游客数进行数据模拟,得港澳同胞客流量动态方程:
y港80.57/(1e5.85120.1999t)3.3455sin(0.5715t1.9981)8.2518 (3)
相关系数为R20.9302,符合模型预测需要.
利用本底趋势线方程式(3)可计算出没有世博影响时2005-2015年11年内港澳同胞赴上海旅游总人数,见表3.
5.1.4 入境同胞人数本底趋势线
世博申办成功前每年来上海旅游的客源所占比重并不大,但世博会举办期间游客量大幅增加,可以说明世博会的影响力. 利用1988年到2004年中上海入境游客数,做出无世博影响时同胞客流量变化趋势图如图4.
从图中可看出外国客流量呈三角-逻辑增长趋势,三角-逻辑本底线模型公式为:
ytasin(tq)k/(1ebct)
其中,a,b,c,r,k为系数,t为时间变量,从1988年开始依次取t1,2,3,....
6
807060入境人数(万)50403020100
图4 上海入境游客量本底曲线与统计值
利用Matlab软件中的lsqcurvefit函数对1988年到2004年中上海入境游客数进行数据模拟,得上海客流量动态方程:
y台60.2509/(1e4.010.3968t)20.8586sin(0.3739t12.3342)3.54 (4) 相关系数为R20.9673,符合模型预测需要.
利用本底趋势线方程式(4)可计算出没有世博影响时2005-2015年11年内上海旅游总人数,见表3.
5.1.5 旅游外汇收入本底趋势线
利用1979年到2004年中上海旅游外汇收入数据,做出没有世博影响时上海旅游外汇收入变化趋势图如下:
3530250246810时间(t)12141618外汇收入(亿美元)20151050-5
图5 上海旅游外汇收入本底线与统计值
从图中可看出就业人数呈直线-逻辑增长趋势,直线-逻辑本底线模型公式为:
ytatbk/(1ecrt)
其中,a,b,c,r,k为系数,t为时间变量,从1979年开始依次取t1,2,3,....
利用Matlab软件中的lsqcurvefit函数对1979年到2004年中旅游外汇收入数据模拟,得上海入境旅游外汇创收的动态方程:
y汇20.92t23.081916.01591(1e3.50970.477t) (5) 相关系数为R20.9769,符合模型预测需要.
利用本底趋势线方程式(5)可预测出没有世博影响时2005-2015年11年内上海旅游总人数,见表3.
5.2 上海就业人数本底趋势线
随着上海世博的申请成功,就业机会也随着增加,在准备和举办上海世博会期间,原有的旅游饭店、餐饮、交通、景点、旅行社等为了做好世博会的接待工作,需要大量的专业从业人员. 据有关专家测算,每增加1000平方米展览面积,可创造近100个就
7
051015时间t202530业机会,1996年汉诺威世博会就创造了10万个就业机会。
不考虑世博会的影响时,利用1979年到2004年中上海就业人数,做出上海就业人数变化趋势图如下:
200180160就业人数(万)140120100806040051015时间(t) 202530图6 上海就业人数本底线与统计值
从图中可看出就业人数呈直线-三角增长趋势,直线-三角本底线模型公式为:
ytatbcsin(tq)
其中,a,b,c,,q为系数,t为时间变量,从1979年开始依次取t1,2,3,....
利用Matlab软件中的lsqcurvefit函数对1979年到2004年中上海就业人数进行数据模拟,得上海就业人数动态方程:
y业5.8655t20.278714.0458sin(0.2965t1.1785) (6)
相关系数为R20.9673,符合模型预测需要.
利用本底趋势线方程式(6)可计算出没有世博影响时2005-2015年11年内上海旅游总人数,见表3.
表3 无世博时2005年到2015年六项指标本底预测值 入境总人入境外国入境港澳入境就业 外汇 数(万人) 人(万人) (万人) (万人) (万人) (亿美元) 2005 340.60 176.51 34.22 60.29 182.01 26.07 2006 361.42 208.17 38.96 53.09 183.74 27.70 2007 382.27 247.02 42.96 47.30 185.54 29.34 2008 403.14 288.01 46.08 43.75 187.77 30.97 2009 424.01 325.18 48.50 42.94 190.73 32.61 2010 444.90 356.03 50.65 45.00 194.69 34.24 2011 465.78 381.70 53.05 49. 199.80 35.88 2012 486.68 404.45 56.13 56.22 206.14 37.52 2013 507.57 426.17 60.06 63.85 213.67 39.15 2014 528.47 448.11 .71 71.47 222.23 40.79 2015 549.36 470.98 69.63 78.02 231.59 42.42
5.3 世博影响下2010年六项指标预测
世博会对上海造成的11年影响期间,对2010的影响最为显著,由于2010年数据的特殊性,考虑利用2010年上海前7个月六项指标数据预测后5个月的六项指标值,进而得到更为准确的2010年各项指标数据.
通过上海统计局在网上发布数据,整理得2010年上海前7个月各项数据[8]如表4:
8
表4 2010年1-7月旅游人数(万人) 外国游客 港澳同胞 同胞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43.61 36.32 56.72 54.82 56.69 58.07 51.68 4 入境总人数 54.1 47.92 69.43 67.76 71.37 75.66 74.93 4.02 7.58 5.21 7.5 5.4 7.54 6.07 8.61 7.84 9.75 7.6 8.21 6.49
由于数据记录的时间单位为月,时间间隔很少受趋势的长期因素的影响,故可利用时间序列预测法中的平均法预测,计算公式为:
(最近n个数据值)
移动平均数=n取n为7,利用前7个月的数据,按照公式计算得第8个月入境总人数为:
54.147.9269.4367.7671.3775.6674.9365.88
7
利用2月到8月数据,按照公式计算得第9个月入境总人数为:
47.9269.4367.7671.3775.6674.9365.8867.56
7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计算出1012月入境总人数、外国游客数、港澳同胞游客数和同胞游客数,下表给出2010年全年各项数据的预测值:
表5 2010年8-12月旅游人数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入境总人数 65.88 67.56 70.37 70.96 70.
外国游客 51.13 52.20 54.47 54.15 54.06
港澳同胞 5.73 5.98 6.26 6.41 6.56
同胞 7.95 8.16 8.25 8.00 8.42
专家预测,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使得就业人数相比2009增加50万[9],给上海带来外汇收入59亿美元[10],综合旅游人数预测数据可得到2010年六项指标值为:
表6 2010年六项指标预测值 入境总人数 外国游客 港澳同胞 同胞 就业人数 外汇收入 (万人) (万人) (万人) (万人) (万人) (亿美元) 806.84 623.93 71.09 96.47 255.49 59 5.4 世博影响下六项指标预测 由前面分析可知世博会的影响到2015年消退,故可认为2015年六项指标值与本底线预测出的值相同,由于世博会对六项指标的影响从2005年到2015年. 故根据
9
2005-2009年和本底趋势线预测出的2015年的六项指标数据,利用三次样条差插值法,调用Matlab中的spline函数[7],预测出2011-2014年中六项指标值如表7. 其中,由于2010年数据的特殊性,利用三次样条差值法预测出的数据误差较大,故采用移动平均法预测出的结果.
表7 世博影响下2005-2015年六项指标数据 入境总人入境外国人入境港澳入境就业 外汇 数(万人) (万人) (万人) (万人) (万人) (亿美元) 2005 571.35 452.27 48.59 70.49 195.92 36.08 2006 605.7 485.4 47.74 72.53 203.51 39.04 2007 665.6 536.76 51.25 77.58 204.46 46.73 2008 0.37 507.4 52.38 80.59 202.84 50.27 2009 628.92 4.74 54.05 85.13 205.49 49.24 2010 806.84 623.93 71.09 96.47 255.49 59.00 2011 679.63 527.26 60.46 96.42 220.99 40.3 2012 704.21 552.25 .07 99.61 229.47 35.77 2013 703.22 561.26 67.17 98.8 235.52 33.49 2014 657.87 539.2 69.22 92.2 236.96 35.14 2015 549.36 470.98 69.63 78.02 231.59 42.42
5.5 世博会对六项指标影响的评价模型
根据本底趋势线模型的思想,计算得到的影响值实际上是指由于举办世博会而带来的各个指标的增加值,也就是说:若不举办世博会,相关指标将会损失与这一影响值相等的数额. 因此,用各个指标的增加值就可以评估世博会对上海入境旅游和就业人数的影响.
5.5.1 世博会对各指标的影响值
将表7和表3中相应数值做差,则可得到从2005到2015年这11年中,举办世博会对每年各项指标的影响值如表8.
表8 世博会对2005-2015各个指标的影响值 入境总人数 入境外国人 入境港澳 入境 就业 外汇 (万人) (万人) (万人) (万人) (万人) (亿美元) 2005 230.75 275.76 14.37 10.20 13.91 10.01 2006 244.28 277.23 8.78 19.44 19.77 11.34 2007 283.33 2.74 8.29 30.28 18.92 17.39 2008 237.23 219.39 6.30 36.84 15.07 19.30 2009 204.91 1.56 5.55 42.19 14.76 16.63 2010 361.94 267.90 20.44 51.47 60.80 24.76 2011 213.85 145.56 7.41 46.78 21.19 4.42 2012 217.53 147.80 7.94 43.39 23.33 -1.75 2013 195.65 135.09 7.11 34.95 21.85 -5.66 2014 129.40 91.09 4.51 20.73 14.73 -5.65 总影响 2318.90 2014.10 90.68 336.28 181.13 90.79 由上表可知,从2005年到2015年,世博会对上海入境旅游总人数的影响值为2318.90万人,外国游客、港澳游客和游客分别为2014.1、90.68和336.28万人;旅
10
游外汇收入影响值为90.79亿美元;增加就业181.13万人. 这也就是世博会带给上海入境旅游和就业的影响. 相反地,若不举办世博会,将会损失这些影响值. 5.5.2 世博会对各指标的贡献率
根据贡献率的定义,计算得世博会对2005-2015各个指标的贡献率如下表:
表9 世博会对2005-2015各个指标的贡献率 入境总人数 入境外国人 入境港澳 入境 就业 外汇 2005 0.68 1.56 0.42 0.17 0.08 0.38 2006 0.68 1.33 0.23 0.37 0.11 0.41 2007 0.74 1.17 0.19 0. 0.10 0.59 2008 0.59 0.76 0.14 0.84 0.08 0.62 2009 0.48 0.51 0.11 0.98 0.08 0.51 2010 0.81 0.75 0.40 1.14 0.31 0.72 2011 0.46 0.38 0.14 0.94 0.11 0.12 2012 0.45 0.37 0.14 0.77 0.11 -0.05 2013 0.39 0.32 0.12 0.55 0.10 -0.14 2014 0.24 0.20 0.07 0.29 0.07 -0.14 总影响 0.47 0.54 0.16 0.55 0.08 0.24 由上表可知,从2005年到2015年世博会对入境旅游总人数的贡献率为47%,其中对外国游客、港澳游客和游客的贡献率分别为54%、16%和55%;对旅游外汇创收的贡献率为24%;对就业的贡献率最低,为8%.
由以上世博会对2005到2015年间六项指标的影响值和贡献率可知,世博会对上海入境旅游和就业起到促进作用,而且影响值和贡献率都较高,这也体现了世博会是全球最大展览会的巨大影响作用.
六、结果分析
根据文中表3和表7数据,计算差值与相对增长率,评估出2005-2015年上海市在世博会的影响下,入境旅游总人数、外国游客、港澳游客与游客分别增长了47.38%、53.96%、16.05%、55%;旅游外汇收入增加90.79亿美元,相对增长了24.1%;增加就业人数为181. 13万,相对增长了8.24%.
根据文中建立的模型,可得到2005-2010年本底趋势线和考虑世博会影响时所得预测结果如图7-12所示(本底值指用本底趋势线预测所得数据;预测值指用三次样条插值法所得数据.各图中,本底值为系列1,预测值为系列2).
900800700入境外国人700600500系列1系列2入境总人数600500400300200100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时间400300200100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时间系列1系列2图7 入境总人数本底值与预测值 图8 入境外国人数本底值与预测值
11
807060入境港澳人数120100入境人数5040302010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时间系列1系列280604020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时间系列1系列2图9 入境港澳人数本底值与预测值 图10 入境人数本底值与预测值
706050外汇
300250就业人数200150100500系列1系列240302010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时间系列1系列2图11 旅游外汇收入本底值与预测值 图12 就业人数本底值与预测值
观察以上图像发现在2011年出现“后事件效应”,即在重大事件活动举办之后呈现下降的典型特点,并在2015年实现反弹. 由此说明:世博会在2005-2015年使得上海市入境旅游业和就业发生了超常规增长,世博会后,上海市入境旅游业重新回复到超常规增长后的常态发展局面,即世博会对于上海市入境旅游业和就业而言,是一个超常规的事件,其并没有改变上海市入境旅游业和就业情况的总体趋势.
从入境旅游人数的角度得出的世博会对上海市入境旅游业影响的结论,与从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的角度得出的世博会对上海市入境旅游业影响的结论是一致的, 由此也可知道,用本底趋势线对上海世博会效应进行的量化评估是合理的.
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时间
110%22%123388%
图13 参观者中认为世博会值得参观的比重
12
另外,网上调查数据表明,有87.2%的参观者认为世博会“值得参观”,仅2.4%的参观者认为“不值得参观”,见图13. 由图中的调查数据也可以分析得出世博会对游客产生了积极影响,大多数游客认为世博会举办成功,值得参观,即对旅游产生了促进作用. 该调查结果与本文所得结论一致,进一步验证了本文评估的合理性.
七、模型的评价与推广
本文从上海市入境旅游和就业两方面对世博会的影响进行了量化评估,主要建立了本底线预测模型,该模型的建立具有普遍性,适用于重大庆典事件对旅游业发展的拉动作用做出定量评价. 但在使用此模型时,假定了世博会对各年每个游客所创造的旅游收入基本不变,而且这个值比较大,这一假设存在明显不足.
本文所建立的本底趋势线预测模型可以推广到突发性灾害或大型庆典活动对地区GDP、旅游收入、上市股票等影响的定量评估当中.
参考文献:
[1]暴奉贤,陈宏立,经济预测与决策方法[M],济南: 济南大学出版社,1995. [2]李乃英,孙根年,西安市境外旅游本底趋势线的建立及科学意义[J],西北大学学报,第28卷第4期,390-343,1998.
[3]戴光全,保继刚,昆明世博会效应的定量估算:本底趋势线模型[J],地理科学, 第27卷第3期,426-433,2007. [4]上海地方志办公室,上海通志,
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7/node79046/node79421/node79426/ userobject1ai1043.html,2010-9-10.
[5]上海统计,统计年鉴,http://www.stats-sh.gov.cn/2004shtj/tjnj,2010-9-10. [6]薛定宇,陈阳泉,高等应用数学问题的MATLAB求解[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姜启源,何青,高立,数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8]上海旅游局,市旅游局信息公开目录,
http://lyw.sh.gov.cn/message/information/content/gov_bulletin_new3.htm, 2010-9-10.
[9]大洋网,上海今年入境旅游者预计超800万,
http://www.dayoo.com/roll/201008/10/10000307_103191187.htm,2010-9-10 [10]上海就业网,上海市2010年全年将新增50万个就业岗位,
http://www.sh91.com/Html/Info/4379.html,2010-9-10
13
表10 1979年到2004年上海市相关数据 年份 入境总人数(万人) 外国人 (万人) 港澳同胞 (万人) 同胞 (万人) 外汇创收 (亿美元) 就业人数 (万人)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 1990 1991 1992 21.36 31.18 36.91 37.12 44.04 53.22 60.23 69.53 76.77 91. 65.58 .3 98.18 125.31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124.84 132.18 136.8 143.19 165 152.7 165.68 181.4 204.26 272.53 234.1 491.92 15.27 21.05 25.5 26.6 33.31 42 48.94 53.65 63.48 66.43 39.77 46.06 61.27 78.13 85.28 101.97 107.75 115.49 130 117.55 128.73 139.14 146.97 210.66 211.57 339.11 5.53 9.55 10.65 9.76 8.44 10.01 10.53 11.1 12.15 10.4 8.8 10.33 12.04 15.85 16.39 15.55 15.51 12. 16.34 16.76 17.21 17.62 20.62 23.03 35.03 48.95 13.69 15.87 31.02 21.14 28.92 21.5 12.99 11.19 10.88 13.78 13.33 15.1 19.88 31.99 33.56 52.28 71.75 0.54 0.86 1.1 1.22 1.39 1.95 1.47 1.88 2.39 2.84 2.23 2.31 2.91 6.08 7.88 8.53 9.44 11.7 13.17 12.45 13. 16.13 18.25 22.75 20.53 30. 44.7 45.78 48.47 50.24 51.3 55.24 62. 63.76 66.13 72.8 77.31 74.75 75.41 87.27 109.98 88.51 111.24 145.67 149.97 150.96 153.9 154.32 165.68 179.34 174.93 181.25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