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JiaoXueKeYan
教师·TEACHER
2018年9月Sep.2018
文章编号:1674-120X(2018)26-0025-02
读写双翼,合而为美
——小学语文高段读写结合的教学探究
姜建辉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坎市中心小学,福建 龙岩 3102)
摘 要:目前中国的小学语文高段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教学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读与写的不平衡、教学方式不科学等。针对这些问题,作者对小学语文高段的读写结合教学活动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小学语文高段读写结合教学的必要性、小学语文高段读写结合教学的原则和小学语文高段中读写结合教学的具体方法三部分内容。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段;读写结合;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3-21
作者简介:姜建辉(1970—),男,福建龙岩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力的同时,也为知识的活用提供了范例。
1.提升写作能力
读写结合的最大作用在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一方面,通过将阅读和写作结合,可以让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对文章的句式、写作手法等进行学习,能够有效地将学到的知识有意识地运用在日常的写作活动中。另一方面,读写结合还能提高学生对阅读中遇到的知识点的记忆能力,加大学生对知识点
的记忆数量,同时也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2.提升语言能力
提升语言能力体现在提升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两方面。一是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读写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语音的掌握和对字词的理解,使其在口头表达中能提高对词汇和句式的运用。二是书面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读写训练,能让
一、小学语文高段读写结合教
学的必要性
处于五、六年级的小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已经积累了大量语文知识,但是由于缺乏写作和阅读练习,导致两者的学习活动割裂开来,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也十分缓慢[1]。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活动,就能很好地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在增强学生阅读理解能
针对社会上老年人跌倒了我们扶不扶的问题让学生们展开辩论。通过正方和反方的激烈辩论,学生们明确了要正视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在实际生活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这些探究和体验活动,提高学生对德育的感受,是一种很好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性教学策略。
3.倡导综合性的教学形式倡导综合性的教学形式,注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度观察、多途径探究地进行综合分析。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建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这些趣味性的方式加强对核心素养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这种教学策略可以避免枯燥无味的理论阐述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感受也更加强烈和深刻。通过这样的情景再现的方式,学生会对课程内容有更加生动
具体的了解,同时积极性更高,完成教学的效率也越高。
4.广泛开展系列化社会活动核心素养最终形成的关键是学生的自觉实践、自我内化。广泛开展系列化社会活动,需要从学生的成长出发,将学科内容与社会活动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例如,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志愿服务、职业体验、参观实践等一系列的社会活动;可以和局等单位合作,参与志愿协管员、共扫落叶等活动,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出一份力;还可以参与社区公共管理,为社区居民讲解用电安全;等等。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为社会做出贡献,感受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增加社会实践经验,从而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增强和提高自己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的素质方面进行培养,同时采用创设情景、调查研究、职业体验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的兴趣,让学生们对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更加深入和透彻,利用这些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培育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学生们今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让青年一代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参考文献:
[1]王志安.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政治
教学的变革[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8(2):45-48.
[2]洪秀玲.高中政治生活教学中学生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8(4):51-52.[3]熊金国.高中政治课堂学科素养培
育模式探究[J].考试周刊,2018(12):140-141.
[4]邹雅怡.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
养培养[J].考试周刊,2018(4):135-136.
三、结语
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性教学策略应该从对政治的认同、理性的
025
教学科研学生积累大量常见的或生僻的词汇,掌握多种句式结构的应用。在实际进行写作时,学生就能逐步地提高自身的书面表达能力。
二、小学语文高段读写结合教
学的原则
1.学生主体原则
现代教学理论研究表明,将课堂的主体地位由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加强其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力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读写结合教学活动,更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因此,在进行读写结合练习时,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和思考时间。教师应该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将学生的思维引导至正确的思考方向。通过一些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际进行读写练习时,应该注意保持教材、教师和学生之间地位的均等。
2.先读后写原则
阅读是对知识的积累,写作是对知识的运用,二者之间存在着先后的区别。我们在进行阅读和写作结合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专注于对学生阅读的训练,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进行仔细研究,对新学到的词汇和写作手法进行学习记忆,然后通过写作训练,来让学生有意识地对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进行合理的运用,通过写作训练来对阅读理解产生反哺作用。
我们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中的古诗词背诵为例,首先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来对古诗词进行理解背诵,在充分掌握古诗词的含义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写作练习,要求学生将诗词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运用到写作中去。例如《竹石》中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对竹子坚韧精神的描绘;还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对爱国情操的表述,都可以要求学生对其进行写作运用。
3.读写结合原则
在读写结合训练中,阅读与写作处于同等的地位。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运用,二者是和谐统一而又不可分割的关系[2]
。如果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对阅读进行合理的运用,就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阅读的技巧。教师在
026
进行读写结合教学中,应该注意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同等地关注,确保学生两方面的能力都能稳固地提升。
三、小学语文高段中读写结合
教学的具体方法
1.加强对词汇的积累
词汇是一切语言和文章的基础,只有积累了足够多的词汇,才能让学生正确读懂文章的含义,才能保证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会出现词汇匮乏、言不及义的现象[3]。对于读写结合的教学来说,应该重点进行词汇的记忆,加强学生词汇知识的积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将阅读中的重点词汇以及不理解的词汇记录下来,由教师进行统一的词释,让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造句练习。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民居》一文中,出现了“奇葩”“夯筑”“八卦”等生僻词汇,教师在对词义进行解释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古今异义和多义词的词释,让学生充分理解词义,对每个词义进行相应的造句练习。
2.提升对句式的掌握
句子是一篇文章的基本组成部分,要提高写作能力,必须加强对多种常用句式的掌握能力。中华文字博大精深,同一句话可以使用不同的句式表述而意思不变,相同意思的句子经过不同的语法排列和断句会呈现不同的组合[4]。在教师进行读写结合的教学工作时,还应该加强学生对句式的掌握,不应该只局限在对字与词的简单排列上,还应该让学生进入更深层次语法学习中。
3.增强对段落的理解
(1)重点段落的背诵。教师在进行读写结合的教学工作时应该让学生对文章中的重点段落进行背诵,重点段落判断依据有很多,例如有优美文辞的段落、特殊句式的段落、整篇文章的点题段落等,都可以作为重点段落进行背诵。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和田的维吾尔人》一文中,出现了大量的关于维吾尔人民的日常生活及生活环境的描写,其中关于维吾尔老乡洗衣晾衣的描写段落,用词巧妙,句式精巧;还有关于维吾尔族少女衣裳的描写,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这些段落都可以作为重点段落进行背诵。
(2)加强对关键段落的理解。关
2018年9月
键段落主要是指文章中起到揭示主旨的中心段落。关于这部分段落内容的理解,需要结合上下文以及文章的背景来进行理解,同时还要注意关键段落中部分重要句子的分析理解。
4.加强对写作的练习
(1)读书心得。这是一种在小学中常见的进行写作训练的方法,运用在读写结合的学习模式中还是一样有效。教师在进行课堂知识的讲解之后,应该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所思所想写成短文进行报告。教师可以通过读书心得来对学生对于阅读中知识的掌握进行检验。
(2)仿写练习。这点与在进行句式掌握时的训练方法基本相同,教师提取阅读文章中的部分篇章,要求学生模仿这些篇章来进行写作练习,截取的篇章主要是前文中提到的阅读中的重点篇章。在选择这些篇章时,要注意对文章的内容以及句式进行分析,选取有学习价值的部分来进行仿写练习。
四、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发现,读写结合教学能很好地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进行提升,它不但有助于学生在日后的语文学习工作中学习能力的提升,而且也能对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文字表达的能力进行很好的培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它是对字、词、句的积累;写作是阅读的目的,它是对学到的知识的灵活运用,二者结合,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参考文献:
[1]李 娜.小学高段语文“读写结合”
的教学案例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6.
[2]赵绪林.小学语文高段读写结合教
学实践研究[J].新课程(小学版),2017(9):34.
[3]田 甜.关于小学语文高段读写结
合教学实践研究[J].新课程(小学版),2016(1):249.
[4]魏小娜.“读写结合”的三种课型
例析——以人教版小学高段语文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4(Z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