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社区工作者备考题库及答案
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5题)
1.不属于妇女社会工作中针对下岗女工的工作内容是()。 A.助失业女工度过失业初期的心理调适期 B.帮助失业女工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C.调整失业女工就业观念 D.农村地区妇女的扫盲班
2.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增强残疾人的()。 A.生理功能B.心理功能C.运动功能D.劳动功能
3.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不同的残疾对人的()和社会功能影响的不同情况,把残疾分为三类:损伤(Impairment)、能力缺失(Disablility)和残障(Handicap)。
A.生理功能B.心理功能C.运动功能D.劳动功能
4.社会工作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是指()。
A.心理咨询B.心理治疗C.聚焦于人与环境互动的心理问题D.精神疾病的治疗
5.社区矫正是一个注重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涉及面广、性强、讲求操作的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综合了众多专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
法,其健康发展,需要加强这些理论、知识和方法的研究,指的是()。 A.社会工作研究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B.社会工作行政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C.社区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D.个案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6.在人的一生中有这样一个时期,它是自我辨识与认定的重要时期,在此时期发展不利者,将阻碍以后人生各时期心理社会危机的克服,这一时期也被称作人生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是()。 A.婴儿期B.儿童期C.青少年期D.老年期
7.社会工作者就是要发现和寻找、探索和利用优势与资源,协助工作对象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他们的梦想,勇敢地面对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这是社会工作所持有的()。
A.劣势视角B.优势视角C.宏观视角D.微观视角
8.对社会工作专业来说,“尊重”是()。
A.一种传统礼节B.同情服务对象C.理解并设法满足服务对象需求的实践过程D.不干涉服务对象的生活
9.《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坚持国家与社会帮扶相结合,鼓励()的方针。
A.生产自救B.劳动自救C.亲朋好友互助D.最好不依靠
10.能够发展社会资源和青少年潜能,使青少年的能力得到增强的社会工作服务属于()。
A.发展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B.预防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C.治疗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D.开创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
11.贫困救助的目标是使贫困人口得到()。 A.政治权利B.必要的基本生活资料C.医疗保障D.自由
12.社会工作者的研究者角色是指社会工作者是()。
A.研究人员B.兼职做研究C.研究助理来源D.对服务对象的研究评估
13.下列()不属于我国目前采用的康复模式与机制。
A.世界卫生组织模式B.社区服务模式C.家庭病床模式D.个体小组模式
14.()是社会工作重要的工作方法之一,主要由社会工作者通过有目的的小组活动和组员之间的互动,帮助小组成员共同参与集体活动,从中获得小组经验。
A.小组工作B.个案工作C.社区工作D.社会工作行政
15.服务对象的“自决权”意味着()。
A.社会工作者不对服务对象的行为进行任何干涉 B.服务对象在事关自身利益的决策中起到主导作用 C.社会工作者完全可以出于善意代替服务对象进行重要决策 D.所有服务对象都必须自我决策
16.对于流浪儿童、《儿童权利公约》倡导()。
A.由集中管理B.有机构负责儿童成长C.回归家庭和社区D.由学校负责
17.社会工作者在小组工作之前必须制订小组工作计划书,在每次小组活动结束后必须及时撰写()。
A.小组活动评估报告B.小组活动记录C.组员考勤表D.组员鉴定表
18.下列属于职业康复的是()。 A.提供需要特殊安置的就业机会
B.用法律、法规和各种帮助残疾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免受侵害 C.保障残疾人的生存权利,使其在住房、食物、婚姻家庭等方面得到公平的待遇,有适合其生存的必需条件
D.帮助残疾人获得经济自立能力或得到社会保障
19.下列不属于残疾人社会工作原则的是()。
A.人是有能力或者有潜力的B.残疾人的问题不是其自身的问题C.工作重点应有社会因素视角D.的推动作用
20.优抚社会工作的内容不包含()。 A.协助优抚对象适应机构内新的生活 B.协助老年优抚对象适应晚年生活 C.协助伤残军人的康复与融入社会
D.提高军人各项待遇
21.对流浪乞讨人员最重要的工作方式是()。 A.个案工作B.外展工作C.小组工作D.社区工作
22.“社会工作价值观”是()。
A.社会工作实践的灵魂B.社会工作实践的方法C.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D.个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23.根据青少年发展需要及青少年要求,制定青少年服务发展规划和相应的工作属于()。
A.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B.青少年社会工作行政C.青少年福利工作D.青少年教育工作
24.以结构导向的角度分析问题,则认为个人不是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社区环境、制度、影响了人们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要从()的角度去调整各种关系。
A.社区环境B.社会制度C.社会结构D.社会
25.涵盖生活照料、经济支持、疾病医治、心理辅导、就学就业指导、家庭关系调适等内容的矫正社会工作服务,主要指的是()。 A.监管功能B.矫正功能C.服务功能D.教育功能
二、多选题(20题)
26.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领域包括()。
A.贫困救助领域B.自然灾害救助领域C.残疾人救助领域D.流浪乞讨人员救助领域
27.我国优抚工作的工作方针是()。
A.思想教育B.扶持生产C.优待D.国家抚恤
28.矫治服务也包括矫治社会工作,指的是社会工作者和志愿人员动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对罪犯或有犯罪危险的违法人员提供(),使之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其行为模式,以适应正常社会生活的服务。 A.生活照顾B.技能培训C.思想教育D.行为纠正E.心理辅导
29.社区照顾模式的实施策略包括()。
A.在社区内照顾B.由社区照顾C.在机构内照顾D.为社区照顾E.由机构照顾
30.村委会在调解农村婚姻家庭矛盾、调解村民及邻里之间纠纷、促进家庭和谐发展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调解遵循的原则有()。 A.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
B.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C.经济花费最小 D.降低诉讼率
E.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31.安置社会工作可以使用的社会工作方法有()。
A.社会救助方法B.社区工作方法C.个案工作方法D.小组工作法
32.重视个人的社会适应问题,认为人的行为是在社会环境以及与人际交往中逐渐受影响和学习得来的。在小组中培养适当的环境,可以帮助组员预防个人产生违常规的价值观和行为。这种小组被称为()。 A.发展性小组B.支持性小组C.预防性小组D.学习性小组
33.小组工作的实施模式有多种分类,从对小组成员的影响和作用的角度看,可以分为()。
A.治疗模式B.发展模式C.社区模式D.监管模式
34.社区社会工作关于工作的价值理念是()。 A.利他精神B.敬业精神C.经济建设D.优势取向
35.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包括()。
A.追求社会公平B.尊重个益C.强调党的领导D.相信人的潜能E.促进个人发展
36.构成社会环境的主要单元包括()。 A.家庭B.个人C.单位组织D.社区E.文化
37.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是()
A.帮助妇女解决遇到的现实问题,并预防出现新的问题 B.帮助老年人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C.进一步推进建立健全保障男女平等的法律和法规与的出台 D.帮助社会成员建立男女平等的社会性别意识 E.建立有利于促进妇女发展、推进男女平等的社会环境
38.从生理发展的角度看,青少年处于青春发育期,其特点表现为()。 A.体型迅速变化B.身体内部技能还不够健全C.大脑和神经系统高度发达D.性成熟
39.当不可避免会伤害到与问题有牵连的一方或另一方时。社会工作者应该永远选择()的方案。
A.造成的伤害最小B.带来的永久性伤害最少C.伤害最容易得到弥补的方案D.态度中立E.干预
40.目前社区社会工作的内容有()。
A.社会救助B.社区教育C.社区治安D.社区卫生E.社区经济
41.社会工作针对家庭暴力而开展的工作有()。
A.对家庭暴力的被虐者实施救助,对家庭暴力的当事人进行辅导 B.一级预防,预防致残性伤害和残疾的发生 C.在社区建立反对家庭暴力的多机构合作网络
D.在社区建立及时制止和处理家庭暴力案件的工作机制 E.在社区内广泛宣传和培训,预防家庭暴力的发生
42.以下项目中,哪些是社会工作实务领域?()
A.妇女社会服务B.康复服务C.心理健康服务D.党组织服务E.社会工作
43.妇女社会工作为单亲母亲提供的服务有()。
A.在福利框架内寻找可用的资源,帮助单亲母亲获得经济方面的补助救济
B.帮助单亲母亲树立信心,为今后家庭生活制定长远规划
C.协助单亲母亲度过婚姻变迁中的心理适应期,协助单亲家庭中的亲子关系
D.医疗康复与职业康复
44.社会工作者的直接服务的角色包括()。 A.服务提供者B.支持者C.倡导者D.心理咨询者
45.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是指()。
A.健康服务B.与健康照顾有关的服务C.认知与情绪问题的处理D.精神问题的解决
三、简答题(5题) 46.社区文化的基本概念?
47.社区单位在社区建设中的地位、职责、原则、权利及义务?
48.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49.今后五到十年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50.社区选举委员会具有哪些职责? 参 1.D 2.B 3.A 4.C 5.A 6.C 7.B 8.D 9.B 10.A 11.B 12.D 13.D 14.A 15.B 16.C 17.A 18.A 19.D 20.D 21.B 22.A 23.B 24.C 25.C 26.ABD 27.ABD
28.CDE 29.ABD 30.ABE 31.BCD 32.C 33.ABC 34.ABD 35.ABDE 36.ACDE 37.ACDE 38.ACD 39.ABC 40.ABCD 41.ACDE 42.ABCE 43.ABC 44.ABC 45.AB
46.社区文化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的社会共同体所反映出来的有关人的行为模式、社会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定向等文化现象的总和,以及为提高社区成员素养、满足社区成员精神需求、活跃社区成员业余生活的社会化、公益性活动。
47.社区单位是平等参加社区自治活动的主体。应当遵守所在社区的自治章程和各项制度,参加社区的各项活动;社区单位应当本着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支持社区工作,向社区无偿、低偿或有偿提供服务资源。社区单位有权对社区的工作进行监督。
48.地域要素、人口要素、区位要素、组织结构要素、生活方式要素、社会心理要素。
49.(1)适应城市现代化的要求,加强社区党的组织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构建新的社区组织体系;(2)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的内
容,增加服务的发展项目,促进社区服务网络化和产业化,努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3)加强社区管理,理顺社区关系,完善社区功能,改革城市基层管理,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区管理和运行机制;(4)坚持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大力发展社区事业,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和文明程度,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
50.1)宣传、执行并组织社区居民学习有关法律、法规;(2)制定选举实施方案;(3)组织推选候选人,公布候选人名单;(4)提名和培训监票人、计票人;(5)确定选举日期、投票方式和选举结果;(6)组织投票选举,公布选举结果;(7)总结上报选举情况,整理建立选举工作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