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方案比较及选用原则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方案比较及选用原则

来源:99网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方案比较及选用原则

王宇松;温发林;张文峰

【摘 要】通过分析电池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及其关键技术,研究电池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案,从技术的实现、器件的选择、算法的比较等方面阐述分列元件组成的管理系统,从AD采样精度、级联方面比较专用电池管理芯片,并提出电池管理系统选用的原则和需要考虑的因素。%From analyzing the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function , structure and key technology , and study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disaggregated components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was draw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chnology ,the device selection and more algorithms compari-son.Selection principles and considered issues of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were proposed from AD sampling accuracy ,level way associated with relatively dedicated battery management chip in the paper .

【期刊名称】《蚌埠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000)002 【总页数】4页(P12-15)

【关键词】电池管理系统;分列元件;电池管理芯片;选用原则 【作 者】王宇松;温发林;张文峰

【作者单位】龙岩学院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福建 龙岩 3000;龙岩学院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福建 龙岩 3000;龙岩学院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福建 龙岩 30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TM912

当今世界,在能源枯竭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下,对消耗大量能源和排放大量尾气的汽车工业提出巨大的挑战,各国和汽车企业因此转向研究零排放的电动汽车[1]。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对电池性能、使用寿命、安全性有重要影响,为了满足电动汽车电机需要的电压,需要把几十节、上百节的动力电池连接起来,这些电池的特性各不相同,为了得到最佳的电池性能,需要对电池组的电压、电流、温度、电池剩余容量(SOC,State of Charge)等参数进行检测[2]。当前,针对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所需功能和要求,有多种实现方式,本文重点对电池管理系统的实现技术及主要技术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当前的几种主要实现方案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选择和使用提出一些选用原则。 1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主要功能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主要通过传感器检测电池的参数,传输到CPU,经过CPU处理来控制均衡模块和进行热处理,同时把数据和汽车控制器进行交换信息[3-4],如图 1 所示。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模拟前端数据采集模块,主要功能是对单体电压、电池组电压、充放电电流、电池温度等参数进行采集;均衡控制模块,主要功能是保持单体电池电压的一致性;热管理功能主要是监控电池的温度,减少温度对电池性能

的影响;通讯部分主要功能是用于和汽车控制系统进行通讯;显示部分主要用于显示当前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工作状态。 图1 系统结构图 2 动力电池功能实现方案

当前动力电池功能的实现方案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分立元件构成其解决方案,用简单的电子元器件构成BMS的功能,另一种是采用单芯片解决方案,下面对这两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 2.1 用分立元件构成BMS

电压采集。电压采集主要利用AD转换的方式,一般由两种方式实现:一种是通过对电池电压的电阻分压,调整电压到适合AD采样的范围;另一种是通过多路开关进行切换,可以用继电器或者模拟开关的方式实现。

温度采集。温度采集部分的功能主要是对单体电池温度进行检测,防止电池由于温度过高而损坏,也用于热管理的温度检测。在温度采集中能够工作的温度传感器主要有热电阻式、热敏传感器、集成传感器[5]。目前由于集成传感器使用方便,参数符合要求,在系统中用的较多。各种温度传感器的技术参数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温度传感器技术参数比较 ℃传感器 测量范围 测量误差 信号调理热电阻 -200-2400 1-5需要热敏电阻 -280-1300 0.5-10 需要集成传感器 -40-150 0.5不需要

均衡模块。由于电池在制造生产中的特性和在使用过程中的不一致性,会使电池性能降低,为了消除这种问题,主要使用均衡模块来控制。均衡模块的作用主要是控制单体电池的一致性,同时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保持电池特性的一致性。当前,主要有能耗均衡方法和非能耗均衡方法,其中能耗均衡方法如图2所示,主要利用采集到的单体电池电压来检测单体电池是否是一致性。当某一节电池电压过高时,通过AD采样活动电压来通过控制器控制对应的MOS管打开,电流流过并联的电

阻后,消耗掉过高的能量,从而达到均衡的目的。 图2 能耗均衡原理图

为了克服能耗均衡的浪费能源的缺点,设计利用储能元件电容来实现能量转移,利用控制器控制MOS管开关的顺序,可以使电池上电压最高的电池对电容充电,达到降低电池电压的目的。同时,AD采样到某个电池电压较低时,可以利用电容对电压较低的电池充电,提高电池电压,达到整个电池组电池电压的动态一致性,提高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如图3所示。 图3 非能耗均衡原理图

SOC估计策略研究。SOC估计是电池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但由于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导致了SOC估计的准确程度不一致,因此,国内外对此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安培积分法、开路电压法、内阻法、线性模型法、神经网络法和卡尔曼方法。 安培积分法主要是利用公式

其中Ct是电池的额定容量;∂是效率;I是充放电电流。安培法较为简单,计算量小,使用方便,开环预测,但测量精度不高,误差较大。

开路电压法主要是根据电池的电压来预估SOC,利用厂商提供的开路电压和电量之间的已知曲线关系,通过采集电池的开路电压换算成相对应的SOC。虽然简单方便,但是测量精度不高,不同电池的重复性不高,在使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内阻法主要是将交流电注入到蓄电池,然后通过交流电的电压和电流值计算蓄电池的内阻,最后通过内阻和容量的关系判断蓄电池当前容量。其中放电后期SOC估计效果较好,电池的电阻值测量准确度不高。

线性模型法主要利用电流电压和SOC的关系进行预估,该方法是基于SOC变化量、电流、电压和上一个时间点SOC值,建立的线性方程,

式中:ΔSOC(i)为SOC变化量;U,I为当前电压、电流值;β0-β3为由最小二乘法得到的系数。此方法只对低电流和 SOC缓变效果好,鲁棒性好[6-7]。 神经网络法具有并行计算和学习能力,利用大量的数据进行训练学习,对外部输入能够有相对应的输出,能够通过模拟电池的非线性动态估计SOC,需要大量参考数据进行训练,估计误差受训练数据和方法的影响较大。

卡尔曼方法是将电池的非线性状态空间模型线性化,对动力电池的状态最小方差的最优估计,推导出能够估计SOC的方程,并能够估计误差、协方差矩阵的方程,具有准确度高的特点,对电流波动比较剧烈的汽车电池SOC的估计效果好,能较好解决电池自放电问题,但是需要大量的计算,对系统的计算能力要求较高[8-9]。

2.2 采用集成电源管理芯片解决方案

为了克服分立元件具有元器件多、调试困难、精度较低的问题,目前的主要芯片厂商ADI、Linear、Maxim等也推出了自己的单芯片的动力电池管理的解决方案,通过专门的动力电池管理芯片,可以完成BMS的电压检测、电流检测、均衡控制、电池保护等功能,具有控制简单,测量速度快,精度高的特点[10]。 Linear公司的LTC6804可以同时检测12个串联电池的电池电压,测出1.2 mV的最大总测量误差,可以在290 μs内完成系统中所有电池的测量。ADI公司的AD8280是一款用于锂离子电池组的纯硬件安全监控器,有多个输入可用来监控6个电池的输入电压以及2个温度传感器。多个AD8280器件可以通过菊花链方式连接起来,监控多于6个电池的电池组。Maxim电池测量模拟前端(AFE)器件用于高精度采样电池电压,并提供电平转换,可支持多达16节电池,产品的具体参数比较如表2所示。

表2 主要性能指标比较注:“-”为暂未公开官方数据。产品 测量电池数/节温度

测量 接口 ADC 精度/mV AD8280 6 2路SPI - 1.6 LTC6804 12 2路 SPI/I2C 16位 1.2 MAX1492116无SPI无1

当采用单芯片的解决方案后,很多参数的采集处理工作由电池管理芯片完成,减少前端硬件设计工作量,电池管理系统的实现方式就会发生变化,整个系统结构图如图4所示。

图4 电池管理芯片结构图

采用电池管理芯片后,电池电压、电流参数等检测由电池管理系统完成,采集完成的电池参数,通过SPI总线传输到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实时分析电池参数状态信息,作为处理器动作的依据。采用单芯片解决方案后,可以简单可靠地获得参数信息。 3 选用的原则

通过对两种方案的功能分析,了解了两种方案的主要技术细节和优缺点,在应用时可按照以下原则进行选择。

从功能、测量精度上看,动力电池管理系统首先需要满足系统功能和测量精度的需要,利用分立元件设计系统时,需要选择精度较高的传感器来采集参数,同时在电池电压采样时需要选择分辨率、12位以上的AD转换器才能满足设计需要,需要设计开发多路的数据采集模块,专用的电池管理芯片针对电池管理的功能要求,集成了满足电池功能的模块。因此,专用电池管理芯片只需要在外围接上少量的器件,就可以组成满足功能的管理系统。

从系统可靠性、安全性选择,由于汽车运行时的环境比较恶劣,特别是电动汽车的电池部分,容易引起过热、着火、爆炸等危险,因此,电池管理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具有非常严苛的要求。分立元件设计参数、核心器件的选择等由设计公司自己选择,缺少统一设计标准规格,在安全性、可靠性方面缺少相关的认证和数据,因此,分立元件组成的系统在安全性方面缺少验证。而ADI、Linear、Maxim等公

司推出的电池管理芯片是高度集成,需要外围的器件很少,减少了故障的概率,同时经过严格的设计、测试,在投产之前都经过了严格的现场应用测试,都能够提高电池管理芯片设计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从器件、芯片的选择上,电池管理系统的核心器件在系统中起到关键作用,在核心器件的选择上,可以从价格、芯片的复杂度、供货能力、资料的完善程度、芯片厂商的技术实力等方面进行考察。因为对一个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来说,需要考虑到未来产品的研究难度、生产、技术升级等方面的问题;从技术功能上需要考虑芯片的均衡控制方式,系统的扩展方式,是否可以级联,以及级联的方式。

从系统安装、集成等方面考虑,从产品后期在汽车中安装和其他系统集成角度考虑,分立元件由于设计信号采集模块。因此需要安装大量的采集节点,需要连接大量的导线,增加了现场出现问题的概率,现场布线困难,同时会占用大量的空间,而集成电池芯片不存在这些问题,能够大量减少系统安装、集成等方面的工作。 因此,综合上述原则,选择方案时应优先选择专用芯片,只有在对价格敏感,而对其他方面要求较低时的应用,是一种低端的解决方案,而在专用芯片方面,目前Linear公司的LTC6804芯片在性能参数、市场推广、设计资料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在设计时可以优先选择。 4 结论

在分析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功能基础上,从方案实现的层面来分析研究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分析了用分列元件实现的技术方案,以及采用专门的电池管理芯片实现这些功能的技术方案,从实用性、工程性的角度探讨了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并提出在选择电池管理系统时的注意事项和选用原则。 参考文献:

[1]廖晓军,何莉萍,钟志华,等.电池管理系统国内外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J].汽车工程,2006(10):961-9.

[2]Rahimi-Eichi H,Ojha U,Baronti F,et al.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An overview of its application in the smart grid and electric vehicles[J].Industrial Electronics Magazine,IEEE,2013,7(2):4 -16.

[3]夏正鹏,汪兴兴,倪红军,等.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研究进展[J].电源技术,2012(7):1052-1054.

[4]雷晶晶,李秋红,陈立宝,等.动力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进展[J].电源技术,2010(11):1192 -1195.

[5]刘忠其.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平台设计[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6]符晓玲,商云龙,崔纳新.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电力电子技术,2011(12):27-30.

[7]于仲安,简俊鹏,何方.动力锂电池SOC估算研究其管理系统设计[J].电力电子技术,2014(8):46-50.

[8]麻友良,陈全世,齐占宁.电动汽车用电池SOC定义与检测方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1):95-97.

[9]林成涛,陈全世,王军平,等.用改进的安时计量法估计电动汽车动力电池SOC[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247-251.

[10]王震坡,孙逢春,林程.不一致性对动力电池组使用寿命影响的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7):577-58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