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更新教学理念 改善教学策略

更新教学理念 改善教学策略

来源:99网
更新教学理念 改善教学策略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为了顺应教育教学的时代要求,有效落实改革方案,切实提升学生们的思想文化水平,中学历史教师也在积极地更新着教学理念,不断优化和改善着课堂教学策略。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主动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新理念 教学策略

在素质教育的引导下,中学历史教师要从细节入手,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善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给学生们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能力,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历史学习水平。 一、研读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新课程强调要注重三维目标教学效果。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力求做到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有机结合。“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的“独创”,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历史综合素养,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教师要在开展教学之前认真研读教材内容,并设计出教学目标。

明确的目标能够指引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当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时,他们自然会使课堂教学环节进行得更具逻辑性,学生们也能对历史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吸收过程。

例如,在学习“新文化运动”一课时,教师要提前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找到其中的重难点内容。接着,教师要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要能够看到八年级学生正处于一个思维逐步活跃的阶段,他们对新知识充满了浓厚兴趣。然而,他们对于一些理论知识的把握还不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多进行启发和引导,促使学生们能够多角度地认识历史。然后,教师再据此设计出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们能够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和活动基地有所把握,同时能够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进行分析和解读,并设计出相关问题,以提升学生们阅读、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们热爱祖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感。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工作会开展得更加顺畅。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时代是发展和变化的。教育教学也应该不断注入新的血液。只有创新和发展,才能够促使学生们不断接收新鲜的知识理念,从而使历史学习活动更加高效。对此,教师要能够保持不断学习的心态,并跟随新课程改革方案的引导,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保持与时俱进的心态,切实把学生们的知识需求放在首位,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并结合现代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通过教学设计,将多媒体计算机处理的音频、视频、动画、图像、图形以及文体等各种教学媒体信息应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人机交互完成操作,不断扩充教学资源,促使学生们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吸收到更多和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认知,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课堂中来。

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的精细化,使学生们能够通过课堂活动对历史知识进行相应的延伸,教师可以采用微课教学法来培养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微课教学时长较短,一般控制在5-10分钟之内。这样,教师便于精简教学内容,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注重正面评价,增强学习信心

历史知识浩瀚广阔,内容丰富多彩。学生们在面对浩瀚的历史知识时,很容易出现混淆,从而产生抗拒心理。因此,教师要注意对学生们进行正面评价,促使学生们能够不断获得参与历史课堂的信心。正面鼓励可以来自于学生们学习的方方面面,如学生们的课堂表现。当学生们能够积极配合教师,踊跃回答问题、参与课堂活动时,教师可以对学生们的表现及时加以鼓励。正面鼓励还可以来自于学生们的课后作业和课堂检测完成情况,或者是阶段性考核时学生们所取得的进步。

总之,当看到学生们有良好表现或者进步时,教师要看在眼里,并及时对其进行正面评价,让学生们可以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从而不断树立学习的信心。

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不断创新教育策略,融合当代教学新理念,引导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带领学生们去感受历史知识的魅力,可促使其增加其对历史学科的探究兴趣,从而有效提升其历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黄湖海 新课改下历史课堂教学现状探析:以《丝绸之路》一课为例.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6):35-36。

[2]李晓峰 有效分析,结合实际: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探析.新课程导学,2013,(30):8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