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40例疗效观察

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40例疗效观察

来源:99网
医学信息 药物与临床 表2云南白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MEDICAL IFoRMATIoN No.09 2011 ・4899・ (表3)经Ridit分析:P>0.05。表明两组药物疗效无显著差别。凝血酶 组的效果虽优于云南白药组,但没有显著差异。 可见,云南白药治疗上消化道出现疗效肯定,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如果 加以其他止血药物相配伍,效果会更加理想。 3.讨论 表3 2组药物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比较 云南白药是由三七、冰片、七叶一枝花、毒丁子、麝香、披麻草等名贵药 材研制而成,具有止血愈伤、活血散瘀、消炎消肿、排脓去毒等功效。临床主 要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吐血、咳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疮疡肿毒及 软组织挫伤、骨折、溃疡出血等疾病;其中,三七具有祛瘀止血功能,三七中 的皂苷能缩短凝血时间,使血小板增多而有止血作用。另外,云南白药还有 补血、活血功效,对外伤瘀血及内脏出血效果显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治 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甚佳。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上消化道出血的止 血率与对照组相当,其治疗方法安全可靠、方便有效、见效快且经济,是治疗 该病的方法之一。 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4O例疗效观察 王永华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137 【摘要】目的:观察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银杏叶注射液组(治疗组)和香丹注射液组 (对照组)各4O例进行对比研究,观察其治疗前后症状、血液流变学变化,判断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O. 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 脑梗死效果优于香丹注射液。 【关键词】脑梗死;银杏叶注射液;香丹注射液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1.09.801 文章编号:1006—1959(2011)一09—4899—02 脑梗死的致死率很高,其给患者及患者的家属都带来很大的伤害,中医 表1两组的治疗效果对比结果 治疗此疾病的临床疗效明显,银杏叶为常用于治疗此疾病的药物,其可改善 患者的脑部的血流情况,疗效明显。2007年2月—2oo9年2月笔者所在医 院收治8O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以观察患者的临床 治疗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变化为观察组的全血高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出现了 1.1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共8O例患者,所有患者都进行了CT或MRI 明显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积显著降 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低(P<O.O1)。对照组各项指标也出现了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40例患者。治疗组22例患者为男,女18例;年龄6o~80岁,中位数68.9 (见表2)。 岁;病程6h~3d内;头晕28例,语言不利或失语12例,偏身麻木2O例,偏身 表2两组治疗之前和治疗之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叉a-s) 肢体不利22例,神经功能评分(25--I6);合并高血压病30例,糖尿病l8例, 冠心病17例。对照组4O例,男24例,l6例患者为女性,患者的年龄为6o一 8O岁,平均为67.3岁,患者的病程为6h~3d。患者的临床表现为2O例患者 有偏身肢体不利表现,20例患者有偏身麻木的表现,17例患者有失语或语 言不利的表现,27例患者有头晕的表现。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为 (26±6)分,有20例患者合并有冠心病,16例患者合并有糖尿病,29例患者 合并有高血压。两组患者各个方面进行对比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I.2方法:观察组应用银杏叶注射液lOml+0.9%生理盐水250ml静 滴qd,连续14d,对照组给予香丹注射液2ornl+0.9%生理盐水250ml静滴 药物副作用情况:两组患者在治疗中都没有出现明显的副作用。 qd,连续14d为1个疗程,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给予患者抗生素、降血糖、降 3.讨论 血压等相关治疗。不可给予患者血管扩张剂等药物。 脑梗死患者的病理改变为能量耗竭、神经毒性、钙超载、血小板活化因 1.3疗效指标: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都给予患者进行血流变的检查, 子、自由基损伤、血流动力学异常、血液流变学异常等改变【2 ]。现今有文 以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①基本治愈:评分减少9l%一100%。②显著 献研究还证明,脑梗死时血栓烷素、内皮素等缩血管活性物质的大量产生和 进步:评分减少46%~90%。③进步:患者的神经评分下降18%~45%左 释放亦可加重脑血管阻塞 J。 右。④无变化:患者的神经评分下降小于17%。⑤恶化:者的神经评分没有 银杏叶的药理作用可有如下的作用。①可增加缺血组织对氧及葡萄糖 下降反而上升大于18%。⑥死亡。 的供应量,降低血栓烷素、内皮素等缩血管活性物质的水平,同时提高前列 1.4统计学计算:数据使用 ±s进行表示,使用X 检验、t检验进行统 环素、重组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水平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②清除自由 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基。清除机体内过多的自由基,抑制细胞膜的脂质发生氧化反应,从而保护 2.结果 细胞膜,防止自由基对机体造成的一系列伤害。③改善血流动力学。具有 所有患者在治疗之前进行疾病程度的评定,观察组患者中6例患者 降低全血黏稠度,增进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可塑性,改变血液循环的作用。④ 为重度,22例患者为中度,12例患者为轻度。对照组患者中8例患者为 调节血管张力。通过刺激儿茶酚胺的释放和抑制降解,以及通过刺激前列 重度,18例患者为中度,l4例患者为轻度。治疗之后对患者进行疾病 环素和内皮舒张因子的生成而产生动脉舒张作用,共同保持动脉和静脉血 程度的评定,观察组3例患者为无变化,5例患者为进步,18例患者为显 管的张力。 著进步,14例患者为治愈。对照组患者中12例患者为无变化,10例患 香丹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具有良好的血管扩张作用,能增加局部 者为进步,10例患者为显著进步,8例患者为治愈。观察组患者的治疗 血液循环,改善供血,历来是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常用药。本研究以其 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 作为对照药物,以观察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 0.05),(见表1)。 示: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满意,且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经过1个 医学信息 ・4900・ No.09 2011 参考文献 药物与临床 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92.5%,而香丹注射液组为70%,疗效优于香丹注射 液(P<0.05),(见表1)。 香丹注射液可作用于患者的血管,可扩张患者的血管,从而对患者脑供 血情况进行改善,早期对患者应用此药物可让血管通透性有所增加,此药物 可让患者的疾病有所加重,这和此药物的扩张血管的效果有一定关系,这会 让患者的出血更加严重,这对患者的吸收很不利。有文献报道证明银杏叶 可对缺血模型进行改善,可进行再灌注性脑损伤【6J。其主要有效成份为银 杏黄酮和银杏内酯。其中银杏黄酮具有扩张脑血管、减少血管通透性,增加 血流量,并能使痉挛的血管得到有效松弛,改善脑缺血的低灌注现象,保护 脑组织免受缺血损害。同时具有清除自由基、发挥抗动脉硬化作用【7】。而 银杏内酯是特异性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能抑制血小板、红细胞聚集,从 [1]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 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M. [2] 黄璞,刘力强,韩勇,等.银杏叶提取物对中枢神经系统药理作用的研 究进展[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6):553—554. [3] 夏文伟,姜亚军.缺血性脑卒中与血清脂蛋白(a)及相关血脂水平交化 的关系[J].疑难病杂志,20o5,4(1):lO—l2. [4] 李富康,郭毅,付学军,等.脑梗死急性期预后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 2006,l(1):27. [5] 孙萍,王璐,赵萍.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血栓 素、前列环素及血液流变性的研究[J].贵州医药,2006,30(2):172 一IN. 而增加微循环血氧含量、改善缺血脑细胞的氧供,缩小脑梗死面积。从本组 观察。应用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效果较为明显,它能显著改善血液流变 [6] 谭初兵,鲁映青.银杏叶提取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J】.国外医学 学、降低血黏度,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香丹注射液组对照相比,显效率 药学分册,2002,29(5):269. 及有效率差异明显。治疗中经临床观察未发现毒副作用,是治疗急性脑梗 [7] 李冉,包志宏.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早期脑梗死93饲临床观察【J].心血 死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 管康复医学杂志,2003,12(1):79—80. 74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维持治疗的疗效观察 廖勇锋 南京同仁医院,江苏南京211102 【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维持治疗对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3月至20lO年3月经PPI治疗8周未能痊愈的74侧反漉 性食管炎患者,分为埃索美拉唑组40例和奥美拉唑组34例。两组继续治疗,并统计治疗效果。结果:埃索关拉唑组疗效显著优于奥茭拉唑组,不良反应轻 微。结论:采用埃索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进行维持治疗,疗效满意,值得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维持;治疗;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 d0i:10.3969/j.issn.1006—1959.2011.09.802 文章编号:1006—1959( ̄11)一09—49o0一Ol 反流性食管炎(RE)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随着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 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为观察药物维持治疗对反流 性食管炎的治疗效果,我们在2008年3月至20lO年3月对74例反流性食 管炎患者进行维持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8年3月至201O年3月治疗的74例反流 性食管炎患者,均由胃镜确诊,符合1999年的反流性食管病诊断标准 j。 其中74例患者经质子泵抑制剂(PPI)4周治疗复查胃镜显示未能痊愈,将其 分为埃索美拉唑组4O例和奥美拉唑组34例,继续治疗,其中男42例,女32 例,年龄25—74岁,平均年龄(47.1±15.6)岁。均有不同程度的反酸、胸 痛、烧心感等临床症状。两组年龄、性别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埃索美拉唑组患者用药剂量为20mg,1次/d。奥美拉 唑组20mg,1次/d。继续治疗的疗程为6个月,治疗期间忌食辛辣食物。 1.3内镜分级标准:每月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观察,治疗结束时再次 进行胃镜检查。根据2003年制定的反流性食管炎内镜分级标准:分为0级, I级,Ⅱ级,Ⅲ级。0级为正常;I级为点状或条索状炎症糜烂;Ⅱ级为条状 糜烂,有局部融合,融合范围小于75%;Ⅲ级为全周性糜烂,融合范围大 于75%【 。 2.2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均有少数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便秘、腹胀、口 干等症状,均未影响正常服药,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是胃食管抗反流功能障碍引起的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 反流入食管,造成的食管粘膜组织损伤,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了较大的影 响【 。反流性食管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治疗药物以质子泵抑制 剂为主。由于多数反流性食管在治疗后容易复发,故需要进行维持治疗, 以确保治疗效果。研究显示,对反流性食管炎进行维持治疗,可有效的减 少食管炎复发率,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J。埃索美拉唑是奥美拉唑的同分 异构体,具有和奥美拉唑相似的作用机制。国外随机对照研究报道,埃索 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效果较好,愈合率可达90%以上 J。本研 究采用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并对比其疗效,结果显示埃索美 拉唑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臭美拉唑,不良反应轻微,这与埃索美拉唑的代 谢途径不同,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较高,作用时间较长有关。采用埃索美拉 唑治疗,可以使血药浓度保持较高的水平,长期抑制为胃酸的分秘,符合维 持治疗的目的。 总之,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较好,长期用药无明显副作 用,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2]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反流性食管病(炎)诊断和冶疗方案(试 行)[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9,l6(6):326. [3]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003 年)[c].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4):221—222. [4] 丁晓虎,沈晓琴.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及治愈后 2.结果 维持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药房,2006,17(14):l070一l071. 2.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6个月后,复查胃镜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 [5].邹多武,许国铭,李兆申.小剂量兰索拉唑维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多中 效,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一2.483,P=0.013),埃索美 心I临床研究[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1,21(增刊):39. 拉唑组疗效显著较好,(见表1)。 [6] Kahri ̄ PJ.Emmeprazole impmv ̄heal-mg md syx,up ̄m resol on鹊 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compared witlI omeprazole ill renux 0es叩hagitis p ent8:a randomized 1.4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疗效分为:①显效:无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 等临床症状,内镜分级下降两级以上,或由I级降为0级。②有效:临床症 状减轻,可以忍受,胃镜分级由Ⅱ级降为I级,或由Ⅲ级降为Ⅱ级。③无效: 临床症状明显,患者无法忍受,胃镜分级与原来的分级一致,或升高。总有 效率为(显效人数+有效人数)/该组总人数。 1.5统计学分析方法:采用sAs9.1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成组设计秩和检验对治疗效果进行 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1 gat G.Edit ̄:gastroesoph ̄Dis,20lO,11(2):67—71. ren“d ̄ease Allno 2010[J].J Dig contmued trial[J].Mimentary Phannaeolog&Therapeu ,2000,14 (10):l2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