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仅供参考
和面——大班科学
一、活动目标:
1、乐于探究和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初步感知比例关系。2、能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二、活动准备:
1、人手一套围兜、袖筒。2、足够的面粉。3、各种颜料水。三、活动过程:
1、出示面粉,引出活动。
师:这是什么?它可以做什么?(加工面条、制作饺子皮、扁食皮今天我们要用面粉来制作五颜六色的彩泥。
(孩子们很兴奋,纷纷议论:这能做吗?怎么做呀?)
2、出示橡皮泥,师:要把面粉变成象老师手里的橡皮泥一样软,你们想想看有什么办法?(相当一部分孩子能说出应给面粉加水。3、师生一同探究和面的方法和技巧。
(1)怎样合理地给面粉加水呢?如果一下子加进很多水,会发生什么事?
(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师演示给幼儿看,从而得出结论:一下子加太多水,会使彩泥太湿,如果没有备用的面粉添加,那么彩泥就做不成了,所以最好的方法是一次加一点点水,不够时再加。(2)彩泥太湿了会怎样?太干了会怎样?
(本来我想围绕这个问题让幼儿继续讨论,之后再验证给幼儿看,但我发现孩子的注意力已经完全不在我提的问题上,而是急着想动手和面,于是我及时进行调整,让幼儿带着问题,先动手实践,在实践中找到问题的答案。)4、幼儿动手和面。
(孩子们很喜欢和面这个环节,他们有的搓、有的捏、有的揉,干得热火朝天的。由于脸盆不够,一桌只有一个,所以我们希望孩子能通过分工合作,如:有的负责加水,有的负责和面等,共同来完成自己小组的一团彩泥,但显然孩子的合作意识较差,有的孩子说要再加水,有的孩子说不能再加水,在意见不能统一的情况下,他们开始吵起来,结果只好由老师负责加水,才缓和了局面。
)
)
)
……)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5、评价自己制作的彩泥,并回答制作前老师提出的问题。
(孩子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制作的彩泥,有的说我做的太湿了,会沾手;有的说我做的太干了,容易碎,最后得出结论:只有水分加的刚刚好,这样彩泥才容易塑造。
)
反思调整:应该为幼儿提供人手一个脸盆,让幼儿地完成彩泥制作。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大班科学活动:拆装圆珠笔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圆珠笔,知道圆珠笔的用处。
2、通过观察、拆装圆珠笔、绘制安装说明书等形式,感知圆珠笔的构造,掌握安装的步骤。3、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将拆下来的原件、放在筐子里,对拆装活动有兴趣。活动准备:
1、师生提供收集各种圆珠笔
2、幼儿人手一张白纸,一支圆珠笔,人手一个小筐子。3、在黑板上画一张《圆珠笔统计表》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感知圆珠笔的多样性。
——教师:你带来的圆珠笔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不同?(比较圆珠笔的粗细、长短。——鼓励幼儿用笔在纸上写一写、画一画、玩一玩、说一说:你有什么新发现?——与同伴交换玩一玩圆珠笔,说一说:你们的圆珠笔哪些地方一样?哪些地方不一样?
——教师小结:圆珠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文具,它是笔杆、笔芯等部件在材质、形状和色彩上都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二、拆一拆——感知圆珠笔的结构。——教师:你知道圆珠笔的里面是什么吗?——幼儿拆开圆珠笔,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出示黑板上的《圆珠笔统计表》教师在统计表上记录圆珠笔部件的数量。三、
装一装——感知组装圆珠笔的过程。
,讲述圆珠笔的名称(笔帽、笔杆、弹簧、笔芯等
0,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发现,)
(附统计表)。
——鼓励幼儿将零散的圆珠笔部件组装起来。
——教师:你是怎样组装圆珠笔的?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安装圆珠笔的过程。四、画一画——安装说明书。
——鼓励幼儿用画图的方式,记录自己安装圆珠笔的操作过程。——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交流。五、说一说——圆珠笔的用途。
——教师:圆珠笔有什么用?圆珠笔为什么能写字?圆珠笔一直能用吗?六、
游戏活动——拆一拆、装一装。
——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换圆珠笔,重新进行拆装圆珠笔的活动,感知不同构造的圆珠笔进一步巩固对圆珠笔的认识。——组织幼儿分组开展拆装各种圆珠笔的
“擂台赛”,比一比,看谁拆得快、装得快,训练幼儿手部的精细动作。
文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