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TODAY NURSE,June,2017,No.6 ※医院感染与控制 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护理 李俊芳 摘要 目的探讨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3月一2016年3月收治的86例导管相关性感 染患者的护理。结果 当确诊为有症状的导管相关感染后,应进行药物治疗和相关的护理。在取尿样培养前及应用抗菌药物治疗 前需更换导管或移除导管。结论及时用药物治疗和加强尿路护理,尽早拔管,同时根据患者依从性和其它具体情况,可以有效控 制尿路感染。 关键词: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411(2017)06—0106—03 Nursing care of catheter—rel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L/Jun-. n The General Ofifce ofthe Armed Police Frontier General Hospital foGuangdong Province,518929,Shenzhen,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nursing care of catheter—rel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Methods The study used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to analyse the nursing care of 86 patients with catheter—related urinary tract ifnections,these people was admitted in March 2015 to March 2016 in our hospita1.Results When the patient was diagnosed with symptomatic catheter—rel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the medica— tion and related care should be performed,and the urinary catheter should be changed or removed before taking a urine sample or applying an— tibiotics.Conclusion Timely treatment with drugs and strengthening urinary tract care,extubation as soon as possible,meanwhile,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compliance and conditions,can control urinary tract ifnection effectively. Key words:Catheter—related;Urinary tract ifnection;Nursing care 院内感染一直是医疗工作中的重点,尿路感染是最常见的 通常有尿液在膀胱或导管内存留,有利于细菌的增殖;如果导管 院内感染,特别是泌尿系统置入导管时,因导管本身可损害许多 发生阻塞,引起膀胱过度膨胀,可使膀胱黏膜损伤和缺血,有利 正常的防御机制。可使正常情况下相对无菌的膀胱内环境与外 于细菌入侵;导管本身也可通过机械性地破坏和激发炎症反应 环境相通,微生物可沿着导管的内外表面上行;在导尿状态下, 损伤膀胱黏膜 。生物膜的形成和导管结壳可使细菌对机体 的防御以及药物的治疗有较强的抵抗能力,使病原体不易消除 工作单位:518029深圳广东省边防总医院医务部 而产生持续性菌尿。本文将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3月一 李俊芳:女,本科,主管护师 2016年3月收治的86例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患者,治疗护理 收稿日期:2016—10—31 详细报告结果如下。 : ≯\0 ; 析[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1,30(5):506—508. 者预后的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加l4,(8): 4 ̄2096. [5] 朱继辉.住院患者双重及多重耐药茵感染的调查[J].海 [12] 王素霞.康复治疗和康复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 南医学,2012,23(9):105~107. 功能预后的影响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9): [6] 臧婉,邓少丽,陈伟,等.老年糖尿病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 425~425. 感染病原茵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 [13] 张立梅,郑秀芬,尹晓斐,等.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脑梗死 (19):2620—2621,2624. 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疗效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 [7] 张天照,宋晓征,任鸿萍,等.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 2013,32(12):2866—2867. 危险因素分析[J].四川医学,2012,33(4):634~636. [14] 李晓一,吴绍长,邢葆平,等.人体平衡能力检测与健康教 [8] 金晓涛,王世平.北京市牛街地区老年人跌倒干预结果分 育在老年患者跌倒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 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9,28(9):777—779. 2014,36(9):751~753. [9] 李薇,路孝琴,王世平,等.防止老年人跌倒的研究[J].中 [15] 王丽英.社区卫生服务中高血压健康教育的效果与影响 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7):2267~2268. 因素研究[J].河北医学,2013,19(11):1616—1618. [10]何雁,王琳.住院期间健康教育对老年患者出院后跌倒的 [16] 高素霞,马秀红.护理健康教育对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程度 预防作用[J].护理杂志,2009,26(4):10~11,29. 人群的效果评价[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0):4848. [11]韩玉兰,翟玉馨,郑玉芬,等.健康教育对大面积脑梗死患 (本文编辑:刘仁立师亚) 当代护士2017年6月中旬刊 1临床资料 ・107・ 非常容易出现复发的情况,考虑到患者的心理情况,需要作出适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3月一2016年3月收 当的心理护理。患者在患病后担心病情无法治愈,会出现焦虑、 1.1一般资料治的86例尿细菌培养呈阳性的导管相关的尿路感染患者,年龄 急躁等不良的心理问题 。因此,护理人员应当要根据患者个 性特点,向患者或家属介绍预防知识,解释疾病是痊愈的,并建 58~84岁,男性77例,女性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卫计委所颁布 的泌尿系感染的病原学诊断标准,被确诊为尿路感染。 1.2尿样的采集从较长时间带尿管的导管内取尿进行培养 与新插入导尿管或耻骨上取尿培养相比,前者无论从微生物的 议患者随时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起治疗的信心,配合检查与 治疗。 3.2饮食护理在饮食上,护理人员应当鼓励患者多喝水,控制 水量>2500ml/d,达到多引流的目的,最好每2—3h排尿一次,将 种类和数量均高于后者。在收集尿样前更换导管可以避免培养 结果假象的出现。另外,在送检尿样时,如有必要,应通知检验 患者体内的细菌与炎性物质排除,但应当注意,喝水时间应尽量 控制在白天,避免患者夜晚频繁起夜,影响患者的休息时间。在 食物上,最好以清淡的、多水分的食物为主。 3.3卫生护理一部门,该尿样取自留置尿管患者,因为长期留管患者尿液中的细 数量和种类可能较多,与检验部门沟通,以便用适当的方式进行 培养和检测,防止误判为污染。 1.3病原菌的鉴定对所有患者的尿细菌进行细菌培养,采用 尿路感染是因为细菌侵入导管所导致感染的 种疾病,再加带管时间长,因此在治疗护理的同时,要非常注 在对感染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需要时刻 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TB细菌检定仪、鉴定板等。①患 者的尿细菌经过培养,尿细菌定量培养≥105/ml,并且排除了 假阳性的可能;②患者2次中段尿路培养菌落数≥105/ml,且 同为一种细菌。 意患者的卫生。 3.4药物治疗护理关注患者的用药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存在的不良反应。叮嘱 患者在用药时,需要严格遵用药时间、用药剂量、用药疗程,严禁 痊愈: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后,其临床症 在感觉稍微良好后即刻停药。 : 1.4疗效评定标准状全部消失;显效: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后,其临床症状大半消 失;好转: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后,其临床症状消失40%以上; 无效: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后,其临床症状消失20%以下或无 消失的情况。 3.5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对于短期留管的患者,最佳方式是 尽早移除导管。对于长期留管的患者,主要目的是预防有症状 感染的出现,目前没有有效的手段预防和消除长期留管患者的 菌尿发生。但是临床仍需加以重视。(1)推荐采用封闭引流系 总有效率=(痊愈+显效+好转)/总例数 统;(2)严格执行导管引流的适应症和拔除指征,尽量减少不必 1.5统计学方法×10o/% 要的插管和不适当的长期留管;(3)如果因病情原因导尿管不 能移除,除定期更换导管外,推荐耻骨上引流(男性)和间歇性 导尿。男性患者采用耻骨上引流可减少尿道狭窄及生殖道感染 的可能。对于没有出口梗阻的男性患者推荐阴茎套引流,上述 例(%) 2结果 2.1 86例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与病原菌,见 表1和表2。 表1 86例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方式可降低菌尿发生率。(4)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材质尿导 管。局部宿主炎症反应和组织坏死在使用自然橡胶时最重,乳 胶其次,硅酮胶最小。乳胶导管价廉,但可能发生刺激和过敏反 应。硅酮胶与乳胶相比不易结壳。与乳胶管相比,硅酮胶导管 较为舒适,可作长期留管的一个较好的选择;(5)良好的导管管 理和护理无疑是有益的,留置导管应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操 作中使用足够的润剂和尽可能小号的导管使尿道损伤减至最 表2 86例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例数例(%) 小,应常规使用封闭引流,推荐对留管的患者给予充分的液体来 确保足够的尿液。 3.6愈后护理在患者经过治疗后,也应当时刻注重护理。指 导患者在治愈后,需要注意休息时间的安排,适当进行运动,从 而提高患者自身的身体免疫力,但是不可过度疲劳,避免自身免 疫力下降,从而导致尿路感染再次发作 』。 3.7健康教育(1)告知患者如何正确认识尿路感染的症状; (2)告知患者各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3)告知患者疾病预防 知识;(4)对需长期治疗和随访的患者解释原因和做出具体时 间安排;(5)对保留尿管患者的教育非常重要,需时时强化。 2.2护理效果3护理 对86例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后,治愈56例, 4小结 占65%;有效24例,占28%;好转6例,占7%,全部有效。 3.1心理护理由于尿路感染的病程较长,导管带管时间长, 当确诊为有症状的导管相关感染后,应进行药物治疗。在 取尿样培养前及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前更换尿管。除了尿液中存 在细菌外,细菌可隐藏在导管内外的生物膜内,导管的移除已推 ・108・ TODAY NURSE,June,2017,No.6 ※职业防护 成分制备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及防护措施 汤文隽 蔡晓波蔡红军 摘要目的评估分析成分制备人员的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探讨有效防护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对2015年7月 2016年6月成 分制备工作中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和暴露人数进行观察分析,制定了有效防护干预措施。结果2015年7月一2016年6月成分制 备人员直接接触血液69.23%,间接接触血液30.77%,0。结论战分制备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高,需采取有效防护干 预措施将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降到最低。 关键词:成分制备;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411(2017)06—0108—02 血站是不以营利为目的,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公益性卫生 隐患。 机构。血液成分制备是指将采集的全血,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 1临床资料 分离成体积小、纯度高、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单一血液成 调查泰州市中心血站2015年7月一2016年6月成分制备 分制品,如红细胞、血小板、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等。成分制备 中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样本数和成分制备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情 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围绕血液制备展开。笔者在工作中发现, 况,运用统计学中构成比进行描述分析。2015年7月~2016年 由于制备人员工作任务繁重,工作中需要接触大量未经检验的 6月成分制备中各暴露因素在成分制备总数中的占比,和各暴 血液,存在着血源性职业危险因素,同时制备人员自身对血源性 露因素在总暴露样本数中的占比,分别见表1、表2。 职业暴露风险认知不足,容易导致职业暴露,对自身健康存在 表1 2015年7月一2016年6月成分制备中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样本数例(%)。n=33705 表2 2015年7月~2016年6月成分制备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例(%),n=65 2成分制备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原因 染相邻血液、离心辅助杯、离心机内壁、离心转子及离心传动轴 2.1 直接接触血液是成分制备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最主要 等。(2)由于冷链,制备血液时血液表面可能残留少许水分,进 危险因素 (1)离心时血袋破裂致血液渗漏或配血管渗漏,污 行热合稍有不慎,热合受热不均会出现血液渗漏甚至喷溅。 (3)滤白、血浆病毒灭活时使用滤器过滤,会由于血袋、管路、滤 工作单位:225300泰州 江苏省泰州市中心血站 器质量问题引起血液渗漏。 汤文隽:女,本科,主管护师 2.2间接接触血液是成分制备人员最容易忽视的血源性职业 收稿日期:2016—09—30 暴露危险因素 (1)由于成分制备工作步骤多,包括滤白、离 \ ; ; 荐为治疗的一部分。如没有必要继续留置导管,应不再插管。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14(7):768~770. 如有必要继续应用导管引流,可更换新导管或采用其它方式,如 [2] 朱晓菊,王贤华,余淘.心理护理在反复泌尿系感染应用 阴茎套引流、耻骨上引流等,应根据患者依从性和具体情况选用 [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3,5:143—144. 适当的方式。 [3] 黄海燕,张志红,朱春平.老年女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 参考文献 及护理[J].护理实践研究,2008,5(14):71—72. 【1] 张唯力,黄长武,叶红,等.尿路细菌感染与留置导尿[J]. (本文编辑:刘仁立师 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