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MPS操作指引

MPS操作指引

来源:99网
MPS操作指引1. 目的 為更有效,更方便的操作MPS系統.2. 範圍 PIE相關人員,指定人員.3. 職責 MPS系統(運英公司軟件)4. 步驟 具體操作見<>之<<操作手冊>>上的<>. 4.1 Part list的建立: 4.1.1 由電子工程部制作OK的BOM,用Excel(分析,處理後得到的文件含物料P/N,物料描述, 代用料代碼,元件位置四項;將其存成以檔案類型為Tab格式之文件. 4.1.2 打開\"MPS\" \"BOM\"編輯模塊,于\"BOM等文件P:\"欄,選取\"客戶BOM格式定義\ 義OK後,再選取\"讀取客戶BOM文件\查\"欄上選取\"絲印位置重復 檢查\ OK後接4.1.2;如無重復元件,系統則提示<重復元件檢查完畢>.然後存盤,以此開頭 命名. 4.2 Gerber文件格式轉化的一般步驟: 4.2.1 確認GERBER文件的格式(確認方法見GERBER方件簡介一章). 4.2.2 從主菜單進入\"GERBER文件格式轉化\"模塊. 4.2.3 單擊\"圖像\"進入把GERBER文件由文字檔案轉成圖像檔案的功能畫面. 4.2.4 定義GERBER文件的格式:單擊菜單欄\"GERBER文件格式\".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輸入即 將進入轉化的GERBER文件格式(個體方法見前面介紹).接\"確認\"鍵後進入下一步. 4.2.5 單擊\"轉入\ 入下一步. 4.2.6 利用\"層刪除\"刪除不需要的層(刪除的方法見前面介紹).對于本軟件,只需插件的孔 或貼片的焊盤及絲印位即可.文件名稱文號版本日期SMD-IN-L0038016/OCT/2002第 2 共 7 頁管制印章MPS操作指引MPS操作指引 4.2.7 在\"顯示 顯示每層GERBER文件名\"中確認每一層的用途.例:若第一層為SMT貼 片焊盤則層類型為\"SMD\為絲印位則層類型為\"SILK\". 4.2.8 刪除圖像中不需要的圖案(可選). 4.2.9 若圖像為反向圖像,則通過\"編輯 圖案旋轉\"來修整;若每一層的圖像錯位,則通 過\"編輯 圖案平移\"來修整. 4.2.10 若SMD層中有焊盤不是由圖案組成,而是由線條組成(通過顏色可識別),則須將這些 組成焊盤的線條變成圖案:選定SMD層由線條組成的焊盤再利用\"編輯 選擇框內 的線條變成焊盤\"或直接按F4鍵. 4.2.11 指定圖像原點(可選,若不指定則用系統默認原點): (編輯 圖像原點指定). 4.2.12 把GERBER文件由文字檔轉化成圖像檔已完成,存儲圖像文件後退出該功能,進入圖像 識別功能. 4.3 GERBER識別的一般步驟: 4.3.1 打開圖形文件:\"文件 打開圖形文件\ 4.3.2 確定每層GERBER文件作用類型:\"顯示 顯示GERBER每層文件名\ 層類型.執行此功能系統自動初始化各項參數,所有的絲印碼,元件數,已連接元件 數自動清零. 4.3.3 選擇絲印碼的組合形式:假如元件並非由字母+數字的形式組合時,請執行菜單功能 \"選項 絲印碼種類選擇\ 4.3.4 輸入絲印層字母尺寸:\"圖像識別 字母尺寸輸入. 4.3.5 自動分析絲層,務必仔細確認好每個字母的識別是否正確.如果發現某些太大或太小 的字母未被羅列到字母表中時,請退出該識別功能,重新輸入字母尺寸後再分析絲印 層.當羅列出的字母出現殘缺或不識別出的元件太多的情況時,請執行\"自動分析絲印 層,全局識別絲印碼\"功能. 4.3.6 連接Parts list庫檢查識別出的絲印碼是否錯誤,遺漏現象,如有,請用下列方法改 正.絲印碼修改,絲印碼刪除,絲印碼增加,絲印碼尋找.對于不用生產的絲印位可在 連接Parts list庫刪除. 4.3.7 自動分析鑽孔層(僅用于插件).首先,將非自動插件元件的孔刪除,然後\"執行自動分 析鑽孔層\"功能,系統自動識別孔,並將可能組合成元件的孔自動組合成元件. 4.3.8 檢查識別的正確性.對于識別錯,漏現象請修過來.直到狀態條上\"未用孔=0\"為止. 4.3.9 自動分析焊盤層(僅用于貼片).執行\"自動分析焊盤層\焊盤,並將可 能組合成元件的焊盤自動組合成元件.文件名稱文號版本SMD-IN-L0038017/OCT/2002第 2 共 7 頁管制印章MPS操作指引日期MPS操作指引 4.3.10 檢查識別的正確性.對于識別錯,漏元件應修改過來.對于需要手動增加的元件(如: 45度貼片元件),應手工加入(加入方法見第31頁介紹).對于含有MARK的元件(如IC) 應檢查每個元件MARK與元件是否自動連接起來,如沒有,則執行元件與MARK的連接 功能,手工連接.確認狀態條上\"未用焊盤=0\"為止. 4.3.11 執行自動連接絲印碼和元件:系統按照就近原則自動將未連接的絲印碼與未連接的 元件連接起來.檢查及校正所有的連接錯誤. 4.3.12 輸出CAD文件:\"文件 輸出CAD文件\". 4.4 CAD文件轉換步驟: 4.4.1 打開文件:對于非標MPS標準格式CAD文件跳過該步進行第2步操作;對于從MPS-GERBER 文件輸出的標準格式CAD文件,直接在\"文件 打開CAD文件\"中打開,跳過2-4步, 直接進行第5步操作. 4.4.2 確認外來CAD文本文件的格式,如:坐標的單位(公制還是英制),單位的大小,坐標所 在坐標系的旋方式(逆時針還是順時針),每一列的分隔符,每一列的作用等等. 4.4.3 定義外來CAD文本文件的格式,\"導入/導出 CAD文件格式定義\"中定義要讀取 CAD文件的格式. 4.4.4 讀入外來CAD文件,\"導入/導出 讀取CAD文本文件\". 4.4.5 確認讀入的坐標數據定義的對PCB的擺放方式是否跟實際生產中要求的PCB擺放方式 相符,若不相符,請使用\"編輯 PCB旋轉\"功能調整坐標數據,使兩者相符為止. 4.4.6 根據Parts listi(Parts list讀取參見BOM讀取一章)檢查CAD數據中是否錯,漏元件 的現象,\"導入/導出 鏈接Parts list檢查錯誤\". 4.4.7 對于外來CAD數據,用戶必須指明生產種類(見圖-1-01\"種類\"的注釋). 4.4.8 鍵接Parts list分配每類元件的生產機器及使用料站,\"導入/導出 鏈連 Parts list分配機器\"(具體方法見前面介紹).如果Parts list沒有讀入,則直接利用 \"編輯 分配機器\"進行機器分配,但不能指明使用料站. 4.4.9 輸出程序:用戶可輸出兩種程序: (1) 輸出可在\"MPS-文本編輯\"中打開的用于機器生產的程序:\"導入/導出 輸出NC程序\". (2) 輸出CAD數據文件: 4.4.9.1 輸出一個包括元件位置,X坐標,Y坐標,元件的料號及規格等內容的針對于JUKI 機器文件類型為\"*.g2h\"的文件. 4.4.9.2 輸出一個包含上述內容的文件類型為\"*.g2h\"的文件.文件名稱文號版本SMD-IN-L0038017/OCT/2002第 2 共 7 頁管制印章MPS操作指引日期MPS操作指引 4.5 優化一般步驟: 4.5.1 進入優化模塊:單擊MPS主屏幕上的\"輔助優化路徑設計\".進入優化模塊之前,用戶 選擇即將進行優化的機型. 4.5.2 調入要進行優化的程序.\"F文件\" \"加載NC數據文件\". 4.5.3 輸入料的基本信息:料寬,速度等級.\"S數據仿真\" \"標簽選擇\".如果已連接了 元件庫,則可省去該項操作. 4.5.4選擇優化方式:\"O選擇 優化選項\". 4.5.5 進行全自動優化:\"E編輯\" \"顯示元件全自動優化\". 4.5.6 對部分安排不合理的路徑進行手動調整(可選項). 4.5.7 產生拼板程序(對于用來生產拼板的程序):\"E編輯 拼板優化\". 4.5.8 鏈接排料程序(對于沒有PARTS LIST,但有舊的排料程序的程序). 4.5.9 輸出新的NC程序. 4.5.10 輸出新的排料程序(對于鏈接了排料程序的程序). 4.6 程序文本的編輯: 4.6.1 程序的制作:雙擊\"程序文本編輯\"模塊. 4.6.1.1 打開程序文件:\"文件 打開文件\ 4.6.1.2 進行對各項參數確認,如須改變其中的某項參數,則選取工具欄中的功能鍵執行. 4.6.1.3 確認完後,單擊\"文件 輸入對應的Device data\ 並輸入對應的以D開頭的文件名. 4.6.1.4 PCB data制作:打開Mark dtat對話方塊,填充PCB相關數據,並儲存對應的以B 開頭的文件名. 4.6.1.5 Mark data制作,打開Mark dtat對話方塊,填充Mark相關數據,並儲存對應的以M 開頭的文件名. 4.6.1.6 生成程序:單擊\"通信 機器磁盤格式制作\ 文件,有必須以P開頭的程序名. 4.6.2 程序輸入/輸出: 4.6.2.1 M4格式(特定的輸入輸出軟件接口格式). 4.6.2.2 MCS16F格式:FUJI的MCS16F格式的專用電腦可識別的文件格式. 4.6.2.3 MCS30格式:FUJI的MCS30格式的專用電腦可識別的文件格式. 4.6.2.4 確認對應的SEQUENCE DATA,DEVICE DATA,PCB DATA,MARK DATA均已編輯完成. 4.6.2.5 確認當前編輯對象為SEQUENCE DATA,打開需轉輸的文件.文件名稱FUJI CP6操作指引文號版本日期SMD-IN-L0034016/SEP/2002第 5 共 7 頁管制印章MPS操作指引 4.6.2.6 進行數據轉輸:\"通信 程序機器磁盤制作\".系統首先詢問用戶輸出的文件格式. 4.6.2.7 該步操作為寫\"M4\"格式才有,系統要求用戶輸入被輸出的\"M4\"格式文件存放的位置 和文件名,輸入完成後進行下一步. 4.6.2.8 我們從前面介紹知道,在MPS里對FUJI程序是分為四個獨立的文件管理的,因此, 在需將四個獨立的文件鏈接成一個文件輸出. 4.6.2.9 關機切換到MS-DOS下.注必須退出WINDOWS98,不能直接利用WINDOWS98的MS-DOS模式. 4.6.2.10 在DOS模式下將當前目錄轉至MPS的系統目錄下. 4.6.2.11 在MPS的系統目錄下運行寫磁盤程序. 4.6.2.12 完成數據的輸出,拿磁盤至MCS上直接讀取即可. 4.6.2.13 輸入\"M4\"格式文件:\"通信 讀取機器磁盤文件\"系統彈出打開文件對話框, 用戶選擇要打開的\"M4\"格式的文件即可. 4.6.2.14 MCS格式程序的讀入: a.重新啟動電腦,退出WINDOWS-98系統,來到MS-DOS狀態. b.將含有MCS格式程序的磁盤放入A:盤. c.在光標提示符處敲\"C:\\MPS\"並回車. d.如果讀3寸磁盤,在光標提示符處敲\"CP4R3\ 符處敲\"CP4R5\ DEVICE DATA,PCB DATA,MARK DATA)的讀到MPS的系統臨時文件里. e.將文件讀到WINDOWS-98系統: 4.7 工藝文件制作的步驟: 4.7.1 確認機器生產程序已制作完成並且正確無誤. 4.7.2 確認該程序的PARTS LIST(或舊的排料程序)已存在並無誤. 4.7.3 進入工藝文件制作模塊:在主功能模塊單擊\"工藝文件制作\". 4.7.4 鏈接需要制作工藝文件的NC程序:\"對;應程序更改 鏈接NC程序\ 的相關內容調入表格中,如無件的絲碼及料號. 4.7.5 鏈接PARTS LIST文件:\"對應程序更改 鏈接PARTS LIST\ 內容調入表格中,如元件的料號,規格. 4.7.6 鏈接CAD文件(若不畫\"元件分布圖\"則該步可省略):\"對應程序更改 鏈接CAD文件\". 4.7.7 對版面進行重調:\"版面設置 重排表格\". 4.7.8 輸入相關信息(可選項).工藝文件的備注,版本,機種名等等. 4.7.9 將工藝文件存檔.\"文件 存入工藝文件\".文件名稱文號版本SMD-IN-L0034016/SEP/2002第 6 共 7 頁管制印章FUJI CP6操作指引日期MPS操作指引 4.7.10 打印預覽工藝文件.\"文件 打印預覽\". 4.7.11 打印工藝文件.\"文件 文件打印\". 4.8 掃描(略).文件名稱FUJI CP6操作指引文號版本日期SMD-IN-L0034016/SEP/2002第 7 共 7 頁管制印章 東 莞 新 進 電 子 有 限 公 司文件名稱FUJI CP6操作指引文號版本日期SMD-IN-L0034016/SEP/2002第 7 共 7 頁管制印章

成.

S模式.

相關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