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充分仔细熟悉图纸,详细考虑各部位衬里与安装之间的先后次序,要十分清楚各种牌号、各种规格的耐火材料使用的具体部位,对于设计问题应尽早处理。
2、编制材料预算并按照筑炉施工的先后顺序及施工计划,编制耐火材料的进厂计划,分期分批组织耐火材料的进厂工作。
3、根据设计要求及相关施工规范、技术标准的要求对耐火材料及制品进行检验、验收;作好材料防雨、防潮的储存工作。
4、根据图纸工程量和定额工日,合理组织劳动力进厂,并在开始筑炉前,对班组进行适宜的培训工作,培训内容有以下几点:
4.1、对参加施工的职工进行技术培训,熟悉图纸、工程特点及施工方法,了解熟悉各耐火材料性能。熟悉关键工序、关键部位的作法;熟悉筑炉施工程序、工序衔接及专业间的相互交叉作业。
4.2、对于新型耐火材料,在材料进厂后,应组织班组进行试用,熟悉施工工艺、使用性能,掌握操作步骤。并请供应商提供技术服务。
5、施工用机具、工具及手段用料,应按计划提早准备齐全。
6、与安装专业妥善协调各部位间的施工顺序,作好施工部署工作。
7、周密考虑耐火材料的水平运输及垂直运输方法,搭设作业用的脚手架及接料平台
8、筑炉前,应对炉体钢结构进行验收,项目有:
8.1、炉体钢结构高度、宽度、垂直度、直径、椭园度以及对角线等尺寸,应满足规范、图纸及炉体施工方案的要求。
8.2、炉内锚固件及托砖板等的位置、尺寸及焊接质量
锚固件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锚固件与炉壳板的连接应逐个检查,必须牢固。
8.3、人孔门、防爆门、看火门等应开关灵活,接合面严密。
8.4、烟囱、烟道挡板应转动灵活,挡板与衬里内壁的间隙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8.5、对筑炉工作有影响或筑炉后,无法拆除的临时构件(如拉筋、支撑等)应全部清除。
8.6、炉体与衬里相接处钢结构的油污、铁锈应清理整洁。
8.7、隐蔽工程检查。
8.8、在炉体钢结构和有关设备安装检查验收合格并签认工序交接证明书后,方可进行筑炉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