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专业培训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科研能力提升研究

基于专业培训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科研能力提升研究

来源:99网
…I I…I u 图书馆论坛 Cbin8 Eclucation lnnovstlon Herald 基于专业培训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 科研能力提升研究 陈美娟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江苏南通 226007) 摘要:要取得示范性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科研能力的提升,必须进行相关培训,而培训的开展必须强调馆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需要性, 从而建构以行业协会、高职院校和馆员自主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模式。 关键词:馆员 科研 培训 中图分类号:G 2 5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 7 3-979 5(2013)04(a)一0255--02 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从2006年开始至 2009年相继审批了近一百所高职院校作为 示范性高职院校进行建设,并在2009年至 201 1年完成了对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的验收工作。相应的,各省市为了配合国家 重视高职高专教育的步伐,也相继推出了 各种省或市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和骨干性高 职院校的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得到国家 和所在省的大力扶持,其办学条件不断得 到改善,办学规模也不断提高,办学能力也 不断得到增强。 通过这轮发展,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图 书馆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以前的 图书流通部门逐步转变为整个学院的信息 集散地。其图书馆馆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开 始慢慢转变,原来的图书流通工作开始逐 步弱化为图书馆馆员众多工作中的一个环 节,其他环节开始增多,如参考咨询、科研 服务、检索培训等。同时,示范性高职院校 图书馆馆员作为整个学院的专业技术人 员,学院也提出了针对性的科研要求,但由 于历史原因,示范性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 的科研能力参差不齐,而且整体科研水平 偏低,这与整个学院的发展是不相匹配的。 要提升示范性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的科研 能力,我们就必须对馆员实施有针对性的 专业培训。 1现状 现在对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的在职培 训主要是行业协会、高职院校以及各级行 政机构组织的培训,培训内容基本上比较 狭隘,要么是实务操作如图书馆学会举办 的培训班,要么是理论性培训如高职院校 组织的入岗培训,要么是考试培训如人事 局举办的职称英语、计算机培训。本来针对 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的培训数量就不多, 而且这些培训多以教学、理论讲解等形式 进行。但真正触及到馆员科研能力的培训 就更为少见。而且很多这种培训时间短,缺 乏周期性,有很多培训还是为了培训而培 训,因此,造成很多专业培训变成走过场, 训,新人馆的馆员培训、老馆员的业务知识 馆员参加培训了也成了负担和任务,从而 培训、骨干馆员的知识体系优化培训、各图 即使参加了专业培训也没有提高自身的科 书馆馆长管理水平培训等等,种类繁多。但 研能力与水平。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问题存在,许多想接受 目前图书馆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设备 培训的馆员没有获得培训信息和参加的机 层出不穷,图书馆理论和现状的研究与发 会,而另外许多受训馆员是被动地被安排 展形成了许多图书馆理论理念与实践经 参加培训。 验,馆员们不能满足于过去所学的理论和 示范性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的科研能 已有的工作经验,在示范性高职院校图书 力的提升是一个动态渐进的过程,因此,行 馆工作的馆员必须将这些知识理论及实际 业协会的专业培训也应该是一个动态渐进 现象融合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来,从而拓 的过程,要结合接受培训的示范性高职院 宽自己的专业视野,理顺自己的专业知识 校图书馆馆员的能动性,加强行业协会与 结构,而这就要求示范性高职院校图书馆 接受培训的馆员之间的良性沟通,使培训 馆员必须加强专业培训。 的主题、时间、地点等的安排贴近接受培训 馆员的实际需求,而且培训形式多样,培训 2对策 内容实用,培训反馈有效,专业培训工作才 专业培训应该根据示范性高职院校图 能起到真正的作用。 书馆馆员所处的图书馆工作环境和工作条 行业协会在组织示范性高职院校图书 件将馆员已有知识结构与工作经验逐步转 馆馆员进行培训时可以建构以下模式: 化为整合业界新理论、新方法的理论思考, (1)调研。在组织培训之前,行业协会应 进而提高馆员们的科研思考能力,使馆员 确立培训的层次是什么级别,培训的对象 将这种思考能力运用于实际工作,从而提 是哪些馆员等因素,然后针对这个层次和 升服务水平和自己的科研能力。基于这些 对象等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研,充分了 考虑,专业培训过程中,应以建构以行业协 解培训对象的特点、需求和性因素,从 会、高职院校和馆员自主培训相结合的培 而有针对性的制定培训目标。 训模式,以期达到专业培训的能动性和客 (2)规划。根据调研制定的培训目标,将 观性合,使馆员在专业知识的理论性与实 目标进行分解,制定培训规划,建构有针对 践性上达到融会贯通。 性的培训手段、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并配 2.1行业协会培训 以针对性的宣传。 目前图书馆类的行业协会主要有全国 (3)实施。按照规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同 性的如中国图书馆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 时兼顾接受培训的馆员的个体差异设置弹 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等,全省性的如 性培训,同时,在实施中也要加入部分考核 省图书馆学会、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 成份,从而督促接受培训的馆员认真学习。 委员会等,市级的如地方图书馆学会等。各 (4)反馈。培训结束后依然加强与接受 个行业协会每年都会举办若干场培训,如 培训的馆员的沟通,及时了解培训效果和 中国图书馆学会及其下的4个专门工作委 反应。若培训效果显著,起到正能量作用, 员会和8个分支机构,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 尽量将此次培训常态化,从而扩大培训的 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及其下的7个工作组, 受益面。 各省市图书馆学会及其下的专业委员会, 2.2高职院校培训 各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及其下 每个高职院校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尤 的专业委员会每年都会开展各种行业培 其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其必有超过其他普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255 CU1 I U.I U Chin8 Educat1On lnnovat1on Herald 图书馆论坛 通高职院校的优势,而这些优势势必会在 免培训的走过场,使接受培训的馆员也切 各自的差异及馆员的实际需求,制定切实 其图书馆馆员身上进行全部或部分展示。 身体会到自身的提高。 可行、富有实效的培训模式。这样才能有效 而这些优势在馆员身上展现就必须对馆员 2.3馆员自主培训 激发馆员的学习热情,增强其自主学习能 进行相关培训,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相关职 图书馆馆员的专业培训的主体是馆员 力,将培训和科研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取 能部门对馆员进行培训,如人事部门可以 自已,馆员自己的内在需求是馆员寻求发 得职业生涯的进一步发展。 对新进馆员进行思想行为上的培训,科研 展的最大动力。对自己专业结构最了解的 管理部门可以对馆员的科研情况进行培 人也是馆员自己,图书馆馆员进行自主培 3结语 训,图书馆可以对馆员的专业理论和专业 训时可以建构以下模式: 专业培训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图书馆馆 行为进行相关培训。 (1)观念。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观,因 员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只有将行业 高职院校在组织自己内部图书馆馆员 为馆员的素质正在由单一性向多元性转 协会、高职院校与馆员三者有机结合,并进 进行培训时可以建构以下模式: 变,持续学习、终身学习已经开始成为馆员 行长期有效的培训才能达到提升示范性高 (1)目标。在学院内部设置对图书馆馆 职业生涯中的重要理念。 职院校图书馆馆员科研能力的目标。 员的考核目标,对担任每种职务/职称的馆 (2)参与。首先深入了解学院考核要求, 员都配以相应的考核目标,然后将考核目 积极参与学院的培训,从而达到学院的考 参考文献 标进行分解细化成可参加外部培训获得、 核要求,其次多渠道、多方位获取行业协会 [1】徐正东.示范性高职院校图书馆科研素 可参加学院自己培训获得和馆员自己学习 培训信息,积极申请、积极参与相关培训, 质SwOT分析【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 获得的具体任务。 最后审视自己的专业结构缺陷,积极自学 院学报,2 0l l(2):83—86. (2)规划。针对考核目标细分中可通过 弥补。 [2】周静.高职院校图书馆科研动机的结构 参加学院培训通过的任务部分设置专门的 (3)监督。定期对自身进行监督与检查, 研究….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培训,将这些培训纳入到整个学院的整体 对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知识结构进行总结, 201l(4):83-86. 培训计划中,并且使之常态化。 总之,示范性院校图书馆馆员的专业培训 (3)实施并考核。根据规划来组织相应 必须结合我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 的培训,并将考核融入到实施中来,从而避 队伍的实际情况,结合示范性院校图书馆 科技创新导报 稿件要求及投稿说明 稿件要求 1.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2.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须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 3.所有文章标题字符数在20字以内。 4.参考文献按引用的先后顺序列于文末。 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表格设计要合理,推荐使用三线表。 7.图片要清晰,注明图号。 投稿说明 1.来稿一律使用word排版且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以2700字左右为宜,并保证文章版权的性,严禁抄袭, 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欢迎投稿。 2.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Ⅸ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等网络媒体,本刊 发表的文章将在网络媒体上全文发布。 3.本刊编辑部对来稿有修改权,不愿改动者请事先说明。自收稿之日起1个月内未收到刊用通知,作者可自 行处理。 l 4.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及电子信箱。 l 5.本刊发表周期为loK,出刊后5天内邮寄样刊。 6.如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负责。 j墓; 谳 嗍 ; 256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