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江西气象灾害防御对策初探

江西气象灾害防御对策初探

来源:99网
摘要:根据江西省气象灾害严重多 壤墒情、风能、太阳能、GPS水汽、交通气象等专 发、频发的特点,提出江西省气象灾害防 业观测网,建立气象灾害应急监测系统,加密自动 江西 御的主要措施和对策,探讨了有关气象灾 象灾客防御聍策韧搽 气象观测网站,形成地面、高空、空间相结合的监 害防御的保障措施。 测体系,提高对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 关键词:气象灾害;防御:对策 监测能力。气象部门要组织跨地区、跨部门联合监 1 引言 测,做好城市、农村、主要江河湖库、森林、地质 江西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全 灾害易发区域的气象灾害防御监测工作。 国气象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暴雨、干 2.2建立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业务系统。建立和完 旱、高温、雷电、风雹、大雾、低温冻雨 善省、市、县三级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体系,建设分 等气象灾害,及其引发的地质灾害、森林 灾种气象灾害预报业务系统,完善灾害性天气短时 火灾、生物灾害、流行病传播等,直接威 临近预报预警系统、精细化天气预报系统等建设, 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严重 完善新一代可视化、人机交互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平 影响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据统计,气象 台,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测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 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占整个自然灾害的比 性。加强对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分析,做好灾害 例高达85%。全省平均每年因气象灾害造 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的预报和趋势预测, 成直接经济损失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 重点加强暴雨、大风、大雾、冻害等灾害中短期精 2%~4%。气象灾害防御的措施和应急机 细化预报和雷电、龙卷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短 制对人员物资避免重大损失是至关重要 时临近预报,实现对各种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实 的。 时动态诊断分析、风险分析和预警预测。 2气象灾害防御对策 2-3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提升气象 2.1建立气象灾害监测系统。气象监测是 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水平。建立完善全省突发公共事 气象科研,业务工作的基础,也是气象灾害防御的 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拓展气象预报信息发布系统 必要条件。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能力建设。进一 功能。做好中国气象频道在江西省的落地入网工 步完善综合气象灾害防御监测网络,加快完善新一 作。加强气象短信平台、手机小区广播预警和电话 代天气雷达、气象卫星接收站、气象灾害监测与预 预警发布等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与社 警工程建设,建立健全雷电、酸雨、大气成分、土 会公共媒体、有关部门和行业内部信息发布渠道相 参考文献 『71余花娣.基于SSR标记的玉米品种DNA指纹图 【1】李素玲,柴关清,张君捷,等.SSR标记技术在 谱的构建fD】.河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4. 玉米品种纯度鉴定上的利用研究I『1.山西农业 『8】李晓辉,李新海,高文伟,等.玉米杂交种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2):133~135. DNA指纹图谱及其在亲子鉴定中的应用【l1. 【2】李晓辉,李新海,李文华,等.SSR标记技术 作物学报.2005,31(3:386~391.3) 在玉米杂交种种子纯度测定中的应用[I1.作物 『101郑淑云,王守才,刘东占.利用SSR标记划分 学报,2003,29(1):63~68. 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的研究U】.玉米科学 [3】谭振馨,李汝玉,李群,等.玉米杂交种SSR 2006,14(5):26~29. 标记纯度鉴定方法研究U】.山东农业科学, 『111李凌雨,孟全业,王学雄.60个玉米自交系的 2004,4:8~11. SSR标记分析U】.华北农学报,2007,22(3): 【4】吴明生,贾希海,律宝春等.杂交玉米种子纯度 25~29. SSR技术鉴定结果的分析[J】.种子科技, 『121袁力行,傅骏骅,张世煌,等.利用RFLP和 2006.6:47~48. SSR标记划分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的研究 【5】吴渝生,杨文鹏,郑用琏.3个玉米杂交种和亲 [『】.作物学报,2001,27(2):149—156. 本SSR指纹图谱的构建【J】.作物学报, 【13】李新海,袁力行,李晓辉,等.利用SSR标记 2003,29(4):496~500. 划分70份我国玉米自交系的杂种优势群『_l1. 【61谭君.四川常用玉米自交系、杂交种的SSR指 中国农业科学,2003,36(6):622~627. 纹图谱的构建『D1.四川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 154007 黑龙江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 吴丽丽 文.2003. ・51・ 结合,及时发布各类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及防灾 避灾方法。有条件的城乡居民区和学校、医院、车 站、码头、体育场馆等人员密集的大型公共场所, 应根据需要设立电子显示屏、公众广播、警报器等 环保、安全监管、林业、旅游、测绘、地震等各有 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机制,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的协调联动。 3.2建立气象灾害防御经费投入机制。发挥省、 市、县职能部门和社会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建立和 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经费投入机制,将涉及民生的公 设施,接收和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扩大气象灾 害预警信息覆盖面。加快农村乡(镇)自动气象站和 气象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推进农村气象广播系 统建设,进一步畅通广大农村、山区气象预警信息 发布渠道。 2.4增加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制订和完善气 益性气象防灾减灾工程纳入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规划,进一步加大对气象灾害防御监测预警、信 息发布、应急指挥、灾害救助及防灾减灾工程等重 大项目、基础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经费投入,各级政 象灾害应急预案。各级要按照《国家突发公共 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江西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 应急预案》要求,制订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明确各类气象灾害的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针对气 象灾害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进一步完善相关 应急预案。要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定期组织开展 演练,特别要加强大中型城市、人口密集地区、重 点保护部位和边远山区的气象灾害应急演练,促进 各单位的职责落实和协调配合。 2.5做好气象灾害防范工作。不断强化气象灾害 防灾减灾基础。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积极开 展水库、城市排水设施、森林防火隔离带、避风港 口、紧急避难场所等应急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加快鄱阳湖和大江大河治理工程、城市防洪排涝工 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防洪工程体系建设;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灌区建设、重点水源工程建 设、人工影响天气装备建设等抗旱工程体系建设;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水土保持、地质灾害频发区治 理和移民搬迁工程等地质灾害防御工程体系建设, 切实提高气象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 3江西省气象灾害防御保障措施 3.I 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联动机制。充分认识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意义,在省气象局领导 下,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和完善气 象灾害应急处置责任制。进一步健全气象灾害防御 协调机制,形成组织领导、部门协作配合、全 社会共同参与防范应对气象灾害的格局。建立健全 气象灾害防御联动机制。切实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 作的组织协调,增强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能 力。向地方和有关部门提供气象灾害监测预警 预报信息。各气象台站和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单位, 及时向气象部门提供监测预报气象灾害所需要的气 象探测信息和有关水情、旱情等灾情等监测信息。 各级减灾协调机构要认真履行综合协调职责,进一 步完善气象、、民政、国土资源、建设、交 通、铁路、民航、信息产业、水利、农业、卫生、 ・S2・ 府要帮助气象部门落实用于气象灾害防御的区域中 尺度自动气象站、雷达等重要气象探测设施维护管 理经费。加大气象灾害防御经费的投入。 3.3加强气象灾害科技支撑防御能力建设。在气 象灾害防御工作中,要充分注意新技术推广和新成 果应用,加快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切实加强气 象灾害发生机理、预报、预警和应急救援等技术研 究,着力提升江西省气象灾害监测和预报技术的自 主创新能力和业务应用水平。深入开展气候变暖对 全省粮食生产、水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评 估和应对措施研究。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交流与合 作,学习借鉴国内外气象灾害防御成功经验和先进 理念,不断增强江西省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3.4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范 意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全民工程, 各级及其有关部门要建立气象灾害防御宣 传教育长效机制,提高全社会对气象灾害的防范意 识。加大气象科普和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力度, 深入普及气象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建立气象、水 利、民政、科技、教育以及新闻媒体、社会团体开 展气象灾害防御和避险知识科普宣传教育的协作机 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利用气象、教育、新闻等 资源,不断强化气象科普和气象灾害防御公民素质 培训基地建设,广泛深入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教 育。加强对全社会尤其是广大农民、中小学生的气 象灾害防御科学知识和科学避险技能的宣传教育。 将气象灾害防御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提高全社 会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和公众自救互救能力。要加强 社会引导,及时开展气象灾害分析评估和相关 科学解释说明工作,增强公众抗御各类气象灾害的 信心。 330046江西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王惠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