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侃言. 古苍梧部落的文化密码——西江龙母神话与图腾文化[J]. 梧州学院学报,2011,02:19-25+82.
[2]何文,石汉葵. 加快发展梧州旅游业之我见[J]. 桂海论丛,2006,01:79-81.
[1]西江日报记者 陈丽玲. 龙母文化“繁衍”多个创意项目[N]. 西江日报,2012-09-11A01.
[1]. 西江流域各地龙母文化相关习俗[J]. 珠江水运,2011,21:87.、
[1]何文,石汉葵. 加快发展梧州旅游业之我见[J]. 桂海论丛,2006,01:79-81.
[2]谢寿球. 大明山 龙母文化的发源地[J]. 中国民族,2006,06:31-34.
[3]梁庭望. 大明山龙母文化揭秘[J]. 当代广西,2006,21:59-60.
[4]黄世杰. 大明山旅游开发需要“文化自觉”[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11-16.
[5]刘雪梅,欧清煜. 龙母传说的文化考察[J]. 文化遗产,2008,02:147-152.
[6]刘雄伟. 论苍梧走廊(江永段)女性文化[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2:39-41.
[7]陈侃言. 古苍梧部落的文化密码——西江龙母神话与图腾文化[J]. 梧州学院学报,2011,02:19-25+82.
[8]叶春生. 龙光入觐的幸福家园——西江龙母文化的再认识[J]. 岭南文史,2011,02:55-57.
[9]. 西江流域各地龙母文化相关习俗[J]. 珠江水运,2011,21:87.
[10]西江日报记者 陈丽玲. 龙母文化“繁衍”多个创意项目[N]. 西江日报,2012-09-11A01.
[11]蔡邨. 西江龙母崇拜的起源[J]. 民族论坛,1993,02:82-85.
[12]覃振锋. 龙母文化与梧州市的“经营城市”[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2,04:38-40.
[13]陈亮. 修建龙母园丰富肇庆旅游文化[J]. 广东园林,2000,01:10-13.
[14]黄宁. 近水则灵[J]. 当代广西,2009,16:28-29.
[15]王元林,陈玉霜. 论岭南龙母信仰的地域扩展[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04:49-61.
[16]徐亚娟. 龙母传说中的壮民族文化因子[J]. 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86-92.
[17]陈踊 唐妍芹. 龙母之光耀山城 振兴梧州扬美名[N]. 中国文化报,2000-08-17006.
[18]林汝德 . 龙母文化西江流域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源[N]. 中国文化报,2004-11-19.
[19]蓝黄盛. 石门——龙母文化流向珠江流域之源[N]. 广西日报,2006-01-05011.
[20]本报记者 朱新韬通讯员 苏展略 李嘉星. 美丽小村庄 龙母文化传[N]. 南宁日报,2008-05-16004.
[21]苏华清. “掘尾龙拜山”源远流长的原生态龙母文化[N]. 南宁日报,2008-07-28012.
[22]黄伟宗. 走出神教迷信误区,确立六祖惠能的文化地位,弘扬妈祖、龙母文化的精华[J]. 肇庆学院学报,2004,04:1-3.
[23]覃琮. “标志性文化”生成的民族志[D].上海大学,2011.
[24]徐健. 建设华夏龙母文化第一村[N]. 河北日报,2011-05-11011.
[25]刘雄伟. 江永女书文化生态探析[J]. 传承,2013,06:138-139. [1]易烁君. 西江龙母文化旅游客源市场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2.
[2]罗世敏. 彰显民族文化特色 全力打造文化强市品牌——深度挖掘开发广西大明山壮族龙母文化[J]. 当代广西,2006,06:56-58.
[3]侯金谷. 神奇的壮族龙母文化之源[J]. 绿色中国,2006,13:78-80.
[4]黄桂秋. 大明山龙母文化与华南族群的水神信仰[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6,03:1-10. [5]韦韧. 龙母和龙母文化[J].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6,03:1-4. [6]徐亚娟. 近百年龙母传说研究综述[J]. 广西民族研究,2007,04:134-137. [7]张正欢,陈炜,黄玲芳. 梧州龙母文化保护性旅游开发探讨[J]. 广西地方志,2008,03:68-70+77.
[8]齐自琨,张小磊. 将地域文化融入特色产业研究——以广西西江流域龙母文化产业为例[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05:84-86.
[9]陈玉霜. 岭南龙母文化地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6.
[10]张艳. 文化的记忆与重构:环大明山龙母信仰探析[D].广西民族大学,2008. [11]郭满女. 促进梧州龙母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研究[J]. 科技广场,2011,02:149-151. [12]. 龙母文化:西江流域的精神领袖[J]. 珠江水运,2011,21:84-86.
[13]陈金文. 岭南龙母文化散论——兼与叶春生、梁庭望、陈摩人等先生商榷[J]. 宗教学研究,2011,04:193-197.
[14]蒋明智.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探讨——以悦城龙母文化为个案[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2:56-60.
[15]苏常. 龙母文化在当代南中国的传播——基于国家-市场-社会视角的分析[J]. 广西民族研究,2012,02:134-140.
[16]杨昌雄. 论龙母文化资源的旅游经济价值及其利用[J]. 广西民族研究,2002,02:78-80. [17]林汝德. 龙母文化,西江流域的社会生产力[A]. .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C].:,2013:2.
[18]苏华清. “掘尾龙拜山”:源远流长的原生态龙母文化[J]. 当代广西,2010,12:50-52. [19]邓艳珍. 龙母文化北渐与苍梧走廊神秘“女文化”现象研究[J]. 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11:109-110.
[20]叶春生,柳超球,方英. 从龙母传说看西江文化[J]. 西江大学学报,1998,04:2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