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毛概期末试题及答案(经典真题版)

毛概期末试题及答案(经典真题版)

来源:99网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标号写B、秘密斗争 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第一次提出“思想”概念的人是( )。 A、张心如 B、刘少奇 C、王稼祥 D、

2、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 )。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自主 D、党的建设

3、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主要原因是(A、农民斗争的失败 B、中国封建主义的统治 C、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 D、帝国主义的侵略

4、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标志是( A、辛亥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大”

5、新民主主义路线的核心是( )。 A、无产阶级的领导 B、人民大众的参与 C、工农联盟的巩固 D、人民的建设

6、新旧民主主义的根本区别是( )。 A、的对象不同 B、的领导阶级不同 C、的前途不同 D、的动力不同

7、中国最基本的问题是( )。 A、问题 B、农民问题 C、统一战线问题 D、党的建设问题

8、中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 )。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自主 D、武装斗争

9、中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 )。 A、合法斗争

C、武装斗争 D、经济斗争

10、指出人民建设的最根本原则是( )。 A、党指挥 B、官兵一致 C、军民一致 D、民主建军

11、打响武装反抗反动派第一的是( )。 A、南昌 B、秋收 C、广州 )。 D、百色

12、中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是( )。 A、湘鄂西根据地 B、井冈山根据地 C、海陆丰根据地 。 D、陕北根据地

13、统一战线的基础是( )。 A、无产阶级领导权 B、工农联盟

C、工、农、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D、制定正确的政治纲领

14、中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 )。 A、和策略问题 B、工农联盟问题 C、分清敌友问题 D、领导权问题

15、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 )。 A、性与反动性 B、性与妥协性 C、进步性与落后性 D、民主性与性

16、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是( )。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一大纲领 D、二大纲领

17、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 )。 A、左派 B、右派 C、中间派 D、顽固派

)18、同志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科学命题的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六届六中全会 D、六届七中全会

19、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的方针是( )。 A、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B、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C、批评与自我批评 D、挽救失足者

2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 )。 A、资本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主义社会

21、社会主义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颁布 D、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

22、中国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23、1951年至1952年开展的“三反”运动的内容是( )。 A、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B、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C、反贪污、反、反官僚主义 D、反、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24、提出在科学文化领域里实行的方针是( )。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古为中用,洋为中用 C、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5、党内的矛盾和斗争基本上是( )。 A、 一种政治斗争 B、 一种思想斗争 C、 一种路线斗争 D、 一种阶级斗争

26、正式宣布把我国建设成四个现代化强国的会议是( )。A、

B、七届三中全会 C、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1953年6月政治局会议

27、我国的根本国家制度即国体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

C、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8、强调在中国党的自身建设中放在首位的是( )。 A、党的思想建设 B、党的作风建设 C、党的组织建设 D、党的制度建设

29、《论党员的修养》一书的作者是( ) 。 A、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陈云

30、中国党内产生“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主要思想根源是( )。 A、资产阶级思想 B、小资产阶级思想 C、封建主义思想 D、修正主义思想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将其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30分。)

31、思想科学体系的鲜明特点是( )。 A、性 B、科学性 C、独创性 D、完整性 E、全面性

3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E、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33、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 A、的 B、进步的

C、民族的 D、科学的 E、大众的

34、1928年到1930年,撰写了形成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著名文章有( )。 A、《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井冈山的斗争》 D、《反对本本主义》

E、《中国战争的战略问题》

35、中国党在中国中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是( )。A、土地 B、统一战线 C、武装斗争 D、根据地建设 E、党的建设

36、中国党在探索中国建设道路过程中的理论成就有( )。

A、《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B、“”制定的路线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 D、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E、社会主义建设思路线的制定

37、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有( )。 A、国营经济

B、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C、个体经济 D、合作社经济 E、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38、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得到发展的几个方面是( )。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E、劳育

39、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是( )。 A、现代农业 B、现代工业 C、现代国防 D、现代教育 E、现代科学技术

40、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党自身建设的特殊困难是( )。

A、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 B、党的理论准备不足 C、封建主义的影响比较严重 D、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 E、修正主义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

三、判断改错题(在正确后面划√,错误后面划×,并改正错误。判断1分,改正1分,每题2分,共10分)

41、资本主义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

42、中国党确定土地和武装反抗反动派总方针的会议是古田会议( )

43、同志最早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著作是《中国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

位》。 ( )

44、在“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组织中党员、员、民主党派各占三分之一。( )

45、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46、简述中国工人阶级的特殊优点。

47、阐明的中国分两步走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48、中国党进行自身建设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五、论述题(15分)

49、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鲜明特点是什么?

2001—2002学年度《思想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参要点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C 2、A 3、D 4、C 5、A 6、B 7、B 8、C 9、C 10、A

11、A 12、B 13、B 14、D 15、B 16、B 17、D 18、C 19、 B 20、B

21、D 22、D 23、A 24、A 25、B 26、C 27、B 28、A 29、B 30、C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将其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30分。)

31、BCD 32、BE 33、CDE 34、ABCD 35、BCE

36、ABC 37、ABCDE 38、ABC 39、ABCE 40、ABC

三、判断改错题(在正确后面划√,错误后面划×,并改正错误。判断1分,改正1分,每题2分,共10分) 41、√

42、× 八七会议 43、√

44、× 党员、非党进步分子、中间派各占1/3 45、× 新民主主义社会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46、简述中国工人阶级的特殊优点。

答:第一,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没有欧洲那样的社会改良主义的经济基础,整个阶级都是最的。第二,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有着天然联系,便于结成紧密的工农联盟。第三,中国工人阶级虽然人数不多,但却高度集中在少数的工业城市和一些大的企业中,便于团结战斗,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

47、阐明的中国分两步走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进行民主,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建立一个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进行社会主义,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是民主的必然趋势。

48、中国党进行自身建设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答:第一,党的建设有一个好的思想基础。由于中国党产生之后,党的创建得到了列宁领导的国际的直接帮助,因此,党从一开始就坚持了马列主义的建党原则,为建设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创造了条件。第二,党的建设有一个好的阶级基础。由于中国工人阶级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整个阶级都有坚决的性,因而中国党没有产生改良主义的社会基础。第三,党的建设有一个完整的建党

学说。以为代表的中国党人把马列主义的建党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长期的斗争中形成了完整的有中国特色的建党学说,为党的建设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五、论述题(15分)

49、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鲜明特点是什么?

答:第一,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以为代表的中国党人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错误倾向,把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获得了克敌制胜的强大武器。(5分) 第二,思想是在同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以为代表的中国党人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求实的精神,同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进行斗争,思想是在这一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5分) 第三,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指导中国人民和建设的理论。(5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