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练习——亚洲
班级 姓名
(2010上海卷)
亚洲某地(约27°N,86°E),蓝天与自云交织,雪山与湖泊辉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C.温带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2该地的相对地理位置位于( )
A.喜马拉雅山脉南侧 B.德干高原北部 C.阿拉伯海沿岸 D.地中海沿岸
(2010浙江卷)图2为西亚三个城市的气温、降水量图。完成3~4题。 气温℃ 30 20 10 0 -10 -20 0 1 3 5 7 9 11(月)
年降水量 554mm
降水mm 气温℃ 300 30 20 200 10 0 -10 -20 降水mm 300 气温℃ 30 20 降水mm 300 200 10 0 -10 200 100 100 100 0 1 3 5 7 9 11(月)
年降水量 230mm 德黑兰(36°N,51°E)
-20 0 1 3 5 7 9 11(月)
年降水量 312mm 喀布尔(35°N,69°E)
耶路撒冷(32°N,35°E)
3.不论降水量多寡,三地都冬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冬季
A.风带南移 B.受印度洋影响明显 C.信风强盛 D.暖流带来的水汽多 4.耶路撒冷与喀布尔的夏温相当,但冬温相差约10℃,影响喀布尔冬温较低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地势 C.洋流 D.人类活动
(2011山东卷)
5.表1为2007年亚洲四个国家水稻生产情况统计表。甲、乙、丙、丁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 国家 甲 乙 丙 丁 种植面积(万公顷) 单位面积产量(吨/公顷) 4400 168 2950 1036 2.14 4.36 4.23 1.80 总产量(万吨) 9416.00 732.48 12478.50 18.80 A.印度、日本、中国、泰国
C.中国、泰国、印度、日本
B.印度、泰国、中国、日本 D.中国、日本、印度、泰国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6.(28分)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0平方千米,其
1
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6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7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103°40' 104°00' 气温/℃ 45 30 15 降水量/mm
1°20'N
0 300 200 100
0
1 4 7 10(月)
M 水坝 河流、水库 国界 海洋
图6 图7
(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10分)
(2)图8为图6中M水坝的景观。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河流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12分)
(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短缺资源不足的办法,并说明理由。(6分)
(2011年高考全国卷)7.(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湿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7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8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气温/℃45200500降水量/mm600500400300北回归线3015甲城市20°-15-30-4520010010(月)黄麻河流等高线/m孟加拉湾90°200(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8分)
2
(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6分) (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8分)
(4)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14分)
(2010全国卷Ⅱ)8、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有长达3300千米的边界线,是当今世界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储量丰富的地区之一。苏联的解体和中亚五国的,凸显了中亚地区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
材料二:哈萨克斯坦是中亚最大的国家,工农业较发达,主要有采矿、冶金、机械制造等工业。2007年以来,哈萨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最重要的油气生产和输出国。2009年12月14日,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见图5)通气仪式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举行,该天然气管道开通前,中国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主要依靠海运;管道开通后,不仅缩短了天然气的运输距离,而且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中亚各国在能源战略上,希望实现出口的多元化。同时,中亚各国能源企业的发展也迫切需要引进国际资本和技术。
材料三:冷战后,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加强睦邻互信与友好合作关系,就边界地区相互信任和边界地区及互相裁减军事力量问题举行谈判。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上海五国”机制。
2001年6月,上述五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在“上海五国”的基础上,为加强政治,安全,外交,经贸,人文等方面的合作,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为加强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1)根据材料一,二 分析哈萨克斯坦工业分布的主要特点及成因。
3
(2)图5中所示天然气管道长度约为( )(提示:sin45°≌0.71)
A.1300 km B. 1800 km C.1000km D.2100km (2010四川卷)(36分)9、读以下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25° 图 例 -10 等温线℃ 湖泊、海洋 河流 沼泽 135° -45 图 例 河流 湖泊、海洋 65° 75° -40 60° -35 丙 乙 50° -30 50° -25 ② ① -20 -15 -10 125° 图10 135° 65° 图11 75° 乙
(1)图10中①河流与图11中②河流补给的差异是:①河流
②河流 。与①河流域相比,②河流域农业气候资源条件的明显优势是 。(8分)
(2)图10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简述130°经线以东地区气温空间分布的显著特点,并运用大气运动的
相关知识,解释甲地等温线沿虚线方向弯曲的原因。(10分)
(3)分析图10中乙地的湿地形成原因,并指出湿地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8分)
(4)七月,当你乘坐热气球在图11中的丙地上空遨游时,请把可以俯瞰到的主要自然景观描述出来。(6分)
(5)请在图12模式图中选择两条竖线,画上箭头并注明水循环环节名称,以正确表示图11中丙地区大气与地面之间的水分交换。(4分)
4
答案
BAABA 6.(28分) (1)(10分)
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2分)
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4分)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4分) (2)(12分)
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2分)原因: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和海水相混。(2分) 水坝修建后,水逐渐变淡(改善)。(2分)原因: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3分)通过闸门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3分) (3)(6分)
①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
②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
③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 (提出以上三种办法之一或其他合理办法得2分,论述正确、完整得4分。)
7.(36分)
(1)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高于20℃);全年降水量大(达1600毫米以上),5~10月(6~9月)降水较丰(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10月至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干季)。 (2)为(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海拔低于200米)地势低平,自北(西北)向南(东南)(或自内陆向沿海)倾斜(或渐低)。
(3)水网密,水量丰,便于运输;利于干季或干旱时对黄麻的灌溉;便于浸沤黄麻。 (4)位于黄麻集中生产区(原料地);稠密的水系便于原料运输,连河通海便于产品外运;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麻纺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基础好,麻纺织的历史长、工艺精,有(技术好、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 8.(20分)
(2)分布特点:机械、冶金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2分)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加工分布在西部(里海附近)。(2分)
成因:苏联工业转移以机械工业为主,同时也促进了冶金工业的发展,因当时国防需要及相关资源分布,上述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8分)21世纪快速发展的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加工业有极大依赖性,故主要分布在西部(里海附近)。(4分) (3)B(4分)
9.(共36分)答案要点: (1)(8分)差异:①河流夏季以雨水补给为主(2分),②河流夏季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2分)。
优势:光照充足(或太阳辐射强)(2分),气温日较差大(2分)。 (2)(10分)气温分布特点:气温由东南向西北(或由南向北)递减(2分),单位距离气温差沿海大于内陆(或东南部大于西北部)(2分),低温中心位于图示区域的东北角(2分)。
等温线弯曲的原因:甲地位于大兴安岭东侧,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下沉(或背风坡)增温(2分)。甲地气温高于同纬度两侧(2分),致使等温线向北弯曲。 (3)(8分)形成原因:气温低,地表水蒸发弱(2分);地势低平,排水不畅(2分);冻土阻隔,水分下
5
渗少(2分)。故地面长期潮湿、积水。
作用:调节气候(或调节河、湖水量),保护生物多样性(或保护生态系统)(2分)。 (4)(6分)平原广阔,地形坦荡(2分);河流纵横,沼泽广布(2分);亚寒带针叶林绵延不断(或狐、熊穿行)(2分)。 (5)(4分)所画箭头与环节名称注记如下图所示,每画正确一个箭头给1分,注记正确一个给1分。画两个以上箭头者,该题不给分。
分内水外 岭流域
植降 蒸物水发蒸 腾 海洋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