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居住区规划常用的结构布局形式有哪些? 1.片块式布局
住宅建筑在尺度、形态、朝向等方面具有较多相同的因素,并以日照间距为主要依据建立起来的紧密联系所构成的群体,它们不强调主次等级,成片成块,成组成团的布置。 2.轴线式布局
空间轴线或可见或不可见,可见者常为线性的道路、绿带、水体等构成,但不论轴线的虚实,都有强烈的聚集性和导向性。一定的空间要素沿轴线布置,或对称或均衡,形成具有节奏的空间序列,起着支配全局的作用。 3.向心式布局
将一定空间要素围绕占主导地位的要素组合排列,表现出强烈的向心性,易于形成中心。 4.围合式布局
住宅沿基地周边布置,形成一定数量的次要空间,并共同围绕一个主导空间,构成后的空间无方向性,主导空间一般尺度较大,统率次要空间,或以其形态的特异突出其主导地位。 5.集约式布局
将住宅与公共配套设施集中紧凑布置,并开发地下空间,使地上地下空间垂直贯通,室内外空间渗透延伸,形成居住生活功能完善,水平、垂直空间流通的集约式整体空间。 6.自由式布局
该布局方式无明显的组合痕迹,空间要素自由排放,构成无序多变的空间形态。空间无大小之分,无方向性,且相互渗透。
2、水景区、山林区、综合景区园林的游览路线组织特点是什么?
水景区:一般多作环湖导游;布局特点之一是水池居中、桥岛相连,四周山石、建筑、花木环抱,错落布局。
山林区:道路的分布多沿山脊或山谷走向。向上观赏高远景致,向下观赏俯视景观;游览路线忌讳直通、方向重复或树干分叉;路线组织追求环形、均
衡分支,自成循环体系。
综合景区:应遵循游览线选线的基本原则,注意线路的迂回取胜;为取得丰富的游览感受,游览线宜在不同类型的游览区域内反复穿越。
3、自然式水池基本类型的理水原则是什么?
较大的水池:应以聚为主,分为辅,在水池的一角用桥或缩水束腰划出一弯小水面,非常活泼自然,主次分明。
小型水池:小型水池形状宜简单,周边宜点缀山石、花木,池中若养龟植莲亦很富情趣。应该注意的是点缀不宜过多,过则拥挤落俗,失去意境。 狭长的水池:该种水池应注意曲线变化和某一段中的大小宽窄变化,处理不好会成为一段河。池中可设桥或汀步,转折处宜设景或置石植树 。
山池:即以山石理池。周边置行、缀石应注意不要平均,要有断续,有高低,否则也易流俗。亦可设岩壁、石矶、断崖、散礁。水面设计应注意要以水
面来衬托山势。
4、请分别解释一下城市绿线、城市蓝线、楔形绿地。
城市绿线:规划的城市绿地的外围边界线。它应该包括城市规划区内一切 已经建成的绿地、已经规划但未建设的绿地和以前没有规划但 拟在规划修编时新增加的绿地等。
城市蓝线: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水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 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
楔形绿地:从城市外围沿城市辐射线方向插入城市内的绿地,因其在城市 平面图上呈楔形而得名。
5、根据我国绿地分类表,居住区公园属于社区公园,植物园属于专类公园,区域性公园属于综合公园。
6、居住区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不少于0.5㎡/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人,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少于1.5㎡/人,并应根据居住区规划组织结构类型统一安排、灵活使用。旧区改造可酌情降低,但不得低于相应指标的70%。
7、居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车行宽度需9m以上。居住小区级道路,路面宽5~8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采暖区不宜小于14m;非
采暖区不宜小于10m。居住组团级道路,路面宽3~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采暖区不宜小于10m;非采暖区不宜小于8m。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绿化布置要适当退后路缘0.5—1m,保证救护车、消防车、垃圾车等顺利通行。
8、广场设置的灯具一般分三个层次:高杆灯(路灯) 高度13m一15m 、庭院灯高度3m-5m 、草坪灯(低柱庭院灯)高度0.3m-0.5m。
9、我国传统叠石的基本石型分别是:枝胎石、胎胴石、心胎石、虚像石、寄脚石。
10、景观设计中石头类别有很多,其中最宜表现园林冬景的石头是宣石;取雨后春笋之意,作春景图的是锦川石。
11、我国城市绿地分类包括以下五种: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其中组团绿地、行道树绿带属于附属绿地;郊野公园、风景林地属于其他绿地。
12、绿化植物类别包括乔木、灌木、藤本植物、竹类、花卉、水生植物、草皮。不同类别的植物种类共同构筑了生态群落景观。
13、院落式组团绿地设置规定 封闭型绿地 南侧多层楼 L≥1.5L2 L≥30m S1≥800㎡ S2≥1000 ㎡ 南侧高层楼 L≥1.5L2 L≥50m S1≥1800 ㎡ S2≥2000 ㎡ L≥1.5L2 L≥30m S1≥500 ㎡ S2≥600 ㎡ 开敞型绿地 南侧多层楼 南侧高层楼 L≥1.5L2 L≥50m S1≥1200 ㎡ S2≥1400 ㎡ 注:①L--南北两楼正面间距(m); L2--当地住宅的标准日照间距(m); S1--北侧为多层楼的组团绿地面积(m2); S2--北侧为高层楼的组团绿地面积(m2)。
14、通过绘制表格对园林自然式、规整式类型的要素进行比较。
类 型 自 然 式 别名 构成方式 风景式、不规则式、山水派 山水法 规 整 式 规则式、整形式或几何式 轴线法 混 合 式 山水法和轴线法的综合,一般主景以轴线法处理,辅景以自然山水法为主 兼具规则与自然之美 精髓 地形 构成要种植 素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多利用自然地形 轴线、几何、整形 平原地区,由不同标高的平地、缓坡组成;丘陵地区,由阶级台地、倾斜地面及石级组成 反映自然界植物群落之美 等距离行列式、对称 式布局、构成绿篱、绿柱、绿墙、绿门、绿亭、图案式毛毡花坛、花境等形式 构水体 再现自然界水景,主要类型有湖、水池外形为几何形, 池、潭、沼、汀、溪、涧、洲、渚、类型有整形水池、整港、湾、瀑布、跌水 形瀑布、喷泉、壁泉及水渠运河 单体建筑多为对称或不对称的均衡布局;建筑群或大规模建筑组群不要求对称,多采用不对称均衡的布局 主要建筑对称布置在中轴线上,建筑群亦根据轴线左右对称或均衡布局 建构筑物(0.5分) 成道路场要地 素 除建筑前广场为规则式外,其余场广场多呈规则对称地多为自然式。道路布局多随地形 的几何形。道路由直线、几何方格、环状放射来形成中轴对称或左右规整均衡的布局系统 多采用峰石、假山、桩景、盆景、雕像来丰富园林 其他景物 使用盆树盆花、雕 像、石雕瓶饰、园灯、栏杆等装饰园景。室外人物雕像多置于道路轴线的起点、交点、终点上 欧洲古典园林的主要园林结构,在东方古典园林中较少见,可见于陵园等纪念性园林 常见于大型园林和现代园林,东西方运用均十分广泛 分布 中国园林多采用自然式,唐代东传日本,18世纪开始影响欧洲国家
15、树木照明投光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16、请绘制自然山体的组成形式
17、请用简图表示水面分隔的八种基本形式。
18、请用简图表示植物三株、四株、五株的组合配置。
19、以图例说明城市绿地布局的八种基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