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
Rh(D)血型鉴定
一.原理:Rh抗原主要有5种:C、c、D、E、e。抗D抗体是Rh血型系统中最常见的抗体。Rh抗体主要是不完全抗体,如用5种不完全抗体的血清作鉴定,可将Rh血型系统分为18个型别。在临床上,因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出项频率高,故一般只做D抗原的血型鉴定。凡带有D抗原者,称为Rh(D)阳性,不带有D抗原者,称为Rh(D)阴性。 二.试剂及标本
1.单克隆Rh(D)诊断试剂(IgM),由上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2.被检者5%红细胞,洗涤1次 3.5%Rh D阳性红细胞悬液 三.操作步骤:
1.将1滴盐水抗D试剂加入试管,再加5%受检红细胞悬液1滴,1000rpm,1分钟,观察凝集结果,根据凝集与否来确定相应的抗原。
2.对照试验:取试管2支,标明阳、阴标记,分别加入5%RhD阳性,阴性红细胞各1滴,各管再加抗D血清1滴,1000rpm,观察结果,如阳性对照凝集,阴性对照不凝集,表明本试验成立。
3. 如发现抗D检测管不凝集,被检者可能为Rh阴性,需用不同批次的抗D血清再进一步试验,并且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来鉴定是否有D抗原,还是弱D型抗原。受检红细胞与各批抗D 血清不凝集或只与其中一批或数批抗D血清凝集,但在间接抗球蛋白试验中都凝集者,都属弱D型细胞。 四. 结果判别:
1.常规情况下,红细胞只作Rho(D)定型,根据反应格局报告为:Rho(D)阴性,Rho(D)阳性,Rho(D)弱阳性。
2.当有特殊情况时,如抗体筛选时有不规则抗体存在等情况下,才需做Rh血型抗原全部表现型定型。
五.Rh血型鉴定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1.Rh定型主要鉴定D抗原,定型时应按抗-D血清试剂的使用说明进行,并注意必须要有严格的对照试验,包括抗原的阴、阳性对照以及试剂对照试验。 2.根据美国AABB技术手册第12版(1996)规定:Du这个术语不再使用,携带弱的D抗原的红细胞仍被归类为D阳性,称为弱D(weak D)。与正常D阳性红
1 / 3
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
细胞相比,弱D红细胞或者是D抗原数量减少,或者缺少正常D抗原中一个或多个抗原表位。
2 / 3
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
3.弱D型人经输注D阳性红细胞后可产生抗D抗体。所以病人为弱D型应作Rh阴性论,应输注Rh阴性血液;供血者为弱D型者应作Rh阳性论,不应输血给Rh阴性的病人。
4.导致Rh血型鉴定可能出现假阳性的原因:
4.1受检细胞已被免疫球蛋白致敏,或标本血清中含有引起红细胞凝集的因子。 4.2受检细胞与抗血清孵育的时间过长,含高蛋白的定型试剂会引起钱串状形成。 4.3标本抗凝不当,受检过程中出现凝血或出现小的纤维蛋白凝块,误判为阳性。 4.4多凝集细胞,或抗血清被污染,均可能造成假阳性。 5.可能出现假阴性的原因:
5.1受检细胞悬液浓度太高,与抗血清比例失调。 5.1漏加或错加定型血清。
5.3定型血清的使用方法错误,没有按说明书进行。 5.4离心后重悬细胞扣时,摇动用力过度,摇散微弱的凝集。 5.5抗血清保存不当,导致失效。
六. 规范性引用文件:《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临床检验学》、《项目说明书》、
《中华医学检验全书》。
-----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