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卷第4期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No.4 Vo1.31 2 0 1 3年7月 Journal of Fosh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Ju1.2 0 1 3 珠三角地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策略研究 陈子超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珠三角地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总体较好,但仍存在结构不合理、教育技术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的问题,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策略需做以下三方面的调整:一是在内容上着重加强课件能力开发、媒体素材编 辑制作能力等方面的培训;二是在培训形式应多样化;三是建立完善、科学、系统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策略;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18X(2013)04—0075—04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已经成为教师教育 学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相对比较完善,教师的计算 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信息化 机配备比例较高,教师使用网络条件便利、为教师 步伐的重要保证。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 的教育信息化实践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虽然学校 达地区,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相当普及,教育信息化 的硬件和软件资源都比较齐备,但同时存在部分设 水平已经走在我国前列,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仅仅采 备配置偏低或者使用年限已久等问题,而且不同等 用传统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因此科 级的学校硬件设施存在--=定的差距,这些都在一定 学、合理、有针对性地规划、统筹本地区中小学教师 程度上阻碍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变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2.教师的信息技术基础较好,但结构不合理 绝大部分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比较好,熟练 一、现状及问题分析 掌握Word、Excel、PowerPoint等常用办公软件的 参考相关的文献和标准r 引,从学校的教育信 使用和通过网络进行信息检索,能运用办公软件进 息化设施、教师的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教育技术 行办公、制作教案和简单的教学课件。但大部分教 意识与态度、教师的教育技术知识与技能、教育信 师仍未掌握FrontPage、Photoshop、Audition、 息技术应用与创新、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等六个方面 Flash、Premiere等媒作软件的使用方法。只 对珠三角地区中小学教师开展调查[7],结果表明, 有小部分教师可以运用常用的媒作软件对图 珠三角地区教育信息化水平总体较高、但同时也存 片、音频、动画、视频等媒体素材进行处理和课件开 在不少问题,具体来说具有以下6个特点。 发,教师的媒体素材制作能力和课件开发能力有待 1.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设施比较完善,但需要适 提高。与该地区教育信息化水平相比,教师的课件 时更新 开发能力仍然偏弱,普遍只能开发简单的PPT课 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中小 件,大多数教师缺乏开发高质量、高水平课件(如 收稿日期:2013—04-20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研究课题(2009 ̄k174) 作者简介:陈子超(1960一),男,广东新会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 76 Flash交互式课件等)的能力。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31卷 3.教师的教育技术意识与态度较好 大部分教师参加过教学设计理论学习、开展过 多媒体辅助教学活动,教师对教育技术的重要性有 足够的认识,但对教育技术应用的评价与反思能力 有待提高。 4.教师的教育技术知识与技能有待提高 大部分教师对教育技术知识有较多的了解,能 够开展形式丰富的教学活动。但大部分教师在教 学资源方面偏重于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应用,其他 教学资源如专题学习网站、网络课程、博客、教学资 源库等的开发和应用相对较少,对教育技术概念、 理论基础、基本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等不太熟悉, 仍将教育技术等同于计算机教育,反映出教师对教 育技术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深入、系统和全面。 5.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信息化实践仍缺乏经常 性和普遍性,只有小部分教师经常开展信息技术与 学科教学整合的应用实践,大部分教师偶尔开展该 项应用实践,约两成教师从来没有开展过信息技术 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应用实践,结果如图1所示。 在运用教育技术手段实施信息化教学时,教师 遇到的困难主要是缺少信息化教学软件平台和资 源、缺少信息化教学知识等(结果如图2所示)。制 约珠三角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 因素已经不再是硬件设施,而是教学资源和教师的 教育信息技术素养。 经常:13% 从不:2 偶尔:65% 图1教师开展教育信息化实践情况 图2 买施信息化教学时教师遇到的主要困难 6.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策略急需调整 珠三角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培 训比较普及,但培训的形式和内容都需要进行调 整。在培训的形式上,较多教师喜欢采用网络学习 与面授相结合的培训模式,结果如图3所示。在培 训内容上,大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 技能以及媒作和应用方面存在较大的培训需 求,而教育理论和科研方面的培训需求相对较小。 这也反映出中小学教师虽有提高教育信息技术技 能的迫切愿望,但是仍存在重技术、轻理论的倾向。 基于 与面授 学习 % 面对面的课堂 讲授26% 图3教师对培训模式的选择 二、教师培训策略分析 1.培训的内容 从教育技术能力现状来看,教师培训的内容应 重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教育技术理论培训 加强理论知识的培训,增强教师应用现代教育 技术的观念意识,这是教师运用教育技术媒体进行 教学的理论基础。深刻理解、系统熟练地掌握现代 教育技术理论是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同时也 是未来教育者更新教育观念的时代要求。珠三角 地区中小学教师对教育技术知识有较多的了解,能 够开展形式丰富的教学活动,但对教育技术概念、 第4期 陈子超:珠三角地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策略研究 77 理论基础、基本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等掌握还不够 深入、系统和全面。教师对教学设计理论没有足够 的重视,普遍存在重技术、轻理论的倾向。因此必 须加强教育技术理论培训,以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资源整合能力、评价和反思能力,以最终达到提高 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 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 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 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 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 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 信息化教育教学绩效的目的。 (2)加强课件开发能力培训 针对教师课件开发能力偏弱的现状,学校应进 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 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 一步加强各种多媒体课件设计软件的应用培训,不 断提高教师的课件开发能力、特别是Flash交互式 课件和网络课件等的开发能力。 (3)加强媒体素材编辑制作能力培训 各种媒体素材的编辑制作是教学资源建设的 基础。珠三角地区中小学教师具有较好的信息技 术应用技能,普遍掌握常用办公软件和简单课件制 作软件的使用方法,但掌握常用媒体编辑软件的教 师比例依然偏低。因此今后的培训内容应重点加 强图片、音频、动画、视频等常用媒体编辑软件的应 用培训、特别是动画素材和视频素材的编辑制作能 力培训,以提高教师对各种媒体素材的获取以及编 辑加工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资源开 发建设能力和资源利用能力。 (4)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培训 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把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 的关键,所以在培训时应选取成功的案例加以普 及,使教师掌握必要的理论基础后,能有大量的时 间进行实践训练,以巩固培训的效果。在培训的过 程中为了避免出现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应采用 案例教学方式和讲、学、研三位一体的模式进行培 训,通过典型的教育技术应用案例的学习,将培训 与学科的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使中小学教师切身体 验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如何将信息 技术与课程整合,这样有利于教师积极探索寻找新 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并学会在今 后的工作中把它们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 之,培训导师应加强案例教学,案例要贴近中小学 的教学实际,并且根据不同学科内容选择不同的案 例教学或者是视频教学,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 的理论阐述。 (5)积极开展“微课”设计培训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 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 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 学资源。微课具有时间较短、内容较少、主题突出、 指向明确、相对完整等特点,是一种富有活力的新 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6)加强教学科研能力培训 教育科研能力培训,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 能力,有效促进教学科研活动的开展,从而帮助教 师及时总结教学活动中的经验和教训,寻找学科教 学与课程整合的规律,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指导教 育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绩效。 2.培训的形式 培训形式要多样化、并能针对不同年龄或不同 学科教师的特点进行培训。 (1)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 集中培训的效果较好,但容易影响教师的工作 和休息。校本培训对教师的工作和休息的影响较 小、也比较受欢迎和容易开展,但有赖学校真抓实 干、保证培训质量。将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 合,既可以照顾各方的需要、又可以保证培训的质 量,效果更好。 (2)网络学习与面授相结合 网络远程培训是教师最喜欢的培训模式,它可 以克服时间和地域,但培训质量难以保 证。将网络学习与面授相结合,做到优势互补,效 果更佳。 (3)分科培训与分层培训相结合 不同学科的教师根据学科开展分科培训,可以 克服不同学科的差异性,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 性和可操作性。相同学科教师根据水平开展分层 培训,例如分成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等,可以克 服不同个体教育技术能力的差异性、提高培训实 效。共性的内容可由不同学科的教师分层培训。 78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31卷 (4)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模 课堂教学的形式不应仅仅限于知识和技能的 式;应根据当地培训需求的不同,立足自身的实际 传授,可采用小组协作、集体讨论和辅导答疑等多 和条件设计培训的各个环节,使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种形式,让学员基于实际教学案例或具体问题进行 取得更好的效果,以促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全面 讨论分析,通过亲身参与、讨论交流等方式学习具 提高,适应信息化教育发展的需要。珠江三角洲地 体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和 提高课程整合能力。 3.评价与管理 区经济发达,教育信息化起步早、发展快、目前已处 于国内先进行列,只要抓住主要矛盾,重点解决关 键问题,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必将跃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制定科学、系统的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应具 有长期性、系统性、和针对性。 (2)建立完善的评价考核机制,建议采用形成 [1]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J].中 国电化教育,2005(2):5-9. 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考核机制,提高 培训绩效。 [2]何克抗.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J].电化 教育研究,2005(4):37—44. (3)建立培训激励机制,对于培训成绩突出的 教师在年终考核、评优评先、职称评定上给予一定 [3] 张进宝,杨雪萍,裴纯礼.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 力评价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7(4):1-4. 的倾斜。 [4]郝丹,曹凤余.关注中小学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 (4)建立完善的培训师资队伍,提高师资队伍 的水平。培训导师可由高校科研院所专家、中小学 名师等组成。培训导师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专 业素质等。 [J].中国远程教育,2006(6):5-11. [5]高凌飚.过程性评价的理念和功能[J].华南师范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02—109. [6] 江玲.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调查及对策I-j].教育发展研 究,2005(17):87-89. 三、结束语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漫长 的过程,需要长期而艰苦的努力。我们应不断探索 [7]陈子超,蒋家傅,蒋莉,余丽.珠三角地区中小学教育 信息化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 (24):l3—16. 中小学实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教育的途径,构建中 A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Strategy of the Teachers夕Educational Technology Ability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CHEN Zi—chao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Foshan University,Foshan 528000,China) Abstract:The gener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bility for teacher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goes beyond the average level,but there still has problems mainly lying in such aspects as irrational structure,imperfect innova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ability.The corresponding training strategies should be adjusted following three fields:first,in content,courseware capability development should be focused with media materials editing included;second,in pattern,a wide variety of training forms should be implemented;third,improved and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 should be set up. Key words:ability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training strategie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