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沉井施工控制论文

沉井施工控制论文

来源:99网
沉井施工控制论文

摘 要:沉井质量控制应先从施工计算着手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严格进行过程控制和监测才能确保质量要求。

1 工程概况

(1)本工程为浙江某地污水处理厂进水泵房,地下部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部分为砖混结构,泵站深为7.240m。设计地面标高为3.3m,施工期间实际地面标高为1.0m。根据施工要求,地下部分采用沉井施工工艺,沉井平面为矩形,长16.400m,宽12.000m,池壁剖面为阶梯形,井顶标高为3.300m,刃脚踏面标高为-5.840m,制作高度为6.840m。标高-0.100m以上,井壁厚为500mm,以下为700mm。

(2)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资料,本工程施工深度内的土质情况如下:

第一层为粉质粘土,灰褐色,可塑状,湿,厚层状,中等压缩性,顶部为50cm厚耕植土,该层场地均匀分布,厚约1.8m,且物理力学性质较好。

第二层为淤泥质粘土,灰色,流塑厚层状为主,局部具薄层理,高等压缩性,该层场地地质均匀分布且厚度较大,尚未揭穿,物理力学性质较差。

2 结构形式

3 沉井施工前的几个要求 3.1 沉井施工条件

(1)制作沉井处的地面及岛面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地面以下的软弱地层,若不能满足承载力的要求时,应采取换填、打砂桩、填筑反压土体等加固措施。

(2)筑岛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筑岛材料应用透水性好、易于压实的土(砂类土、砾石、较小的卵石),且不应含有影响岛体受力及抽垫下沉的块体(包括冻块)。

②筑岛的尺寸,应满足沉井制作及抽垫等施工的要求。无围堰筑岛护道宽度,不宜小于2m,临水面坡度,可采用1:2。有围堰的筑岛,决定护道宽度时,应满足沉井重量等荷载产生的对围堰侧压力的要求。

③岛面应高出施工水位0.5m以上。有流冰时应适当加高。 ④在斜面或软下卧层上筑岛,必须考虑土体稳定。

(3)采用土内模支承和采用模板及支垫支承制作底节沉井以及沉井抽垫,均应按照铁道部现行桥涵施工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3.2 沉井施工前的计算要点

(1)沉井下沉验算:由于沉井下沉是靠取出井池壁下的土,靠沉井自重来克服井壁四周和土的摩擦力来实现的,所以首先要进行沉井下沉的验算。

(2)沉井下垫层的验算:由于沉井施工时池底是不封闭的,四周井壁设计一般带斜角,因此对基础的承载能力要求较高。为确保沉井在浇注混凝土时不自行下沉,要对施工高度和重量的进行控制,所

以在施工前应对下部的基础进行验算,如不能满足时还需要进行加固处理。

(3)沉井上浮验算:沉井下沉后底部封闭完成后,井内是空的,由于地下水的原因会造成沉井上浮,如果此时沉井自重不大于上浮力,那么沉井就会上浮移动,造成相接的管道差,无法满足使用要求,所以要提前进行上浮验算。

4 沉井下沉验算

沉井下沉是沉井的自重(G)克服井壁四周土的摩擦力(T)和刃脚下土的正面阻力(R)实现的。

摩擦力的计算,首先要确定井壁摩擦力的分布形式和数值。根据本地区沉井工程施工经验,侧面摩擦力可取fc=1.4~2.0t/m2,5m以上为三角形分布,5m以下为矩形分布。根据现场土质以及其他情况,现决定开挖1.5m深后再进行沉井的施工,据此,本沉井井壁摩擦力按图示的分布形式进行计算。

5 砂垫层铺设厚度计算

(1)现场自然地面标高为+1.000m,因沉井顶标高也是+1m,沉井封底后还需施工上部结构,第一层的土质不是很好,故决定先开挖一个1.5m深的基坑,把沉井置于基坑内制作和下沉。基坑四周铺设碎石,边上设明沟和集水井。沉井内地面铺100厚碎石,刃脚下做1m厚砂垫层,垫层上均摸4cm厚水泥砂浆。详见布置剖面图。

(2)砂垫层厚度应满足P1≤P1/4的条件 刃脚下砂垫层表面平均压力为:

砂垫层暂定1m厚则传到砂垫层底部压力为: 6 沉井抗浮稳定计算 6.1 沉井下沉完后 6.2 井壁施工完后 7 沉井下沉

(1)沉井第一节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100%。

(2)沉井下沉前将砖垫层凿碎并清除,先凿刃脚外侧部分,后凿里侧。垫层凿除时,将垫层沿圆周分成四段,分区对称凿除。

(3)沉井采用排水下沉法。人工在井内取土,基坑边布置二台单杆抱,用吊斗将井内土吊出,装入卸土车运往卸土场。井内的水用潜水泵排至基坑集水井,再由集水井排出基坑。

(4)井内取土时,从中间开始,逐渐向四周分层均匀地进行,每层土厚度为300mm,挖至刃脚处时先留1m宽的台阶,然后再沿井壁每2m一段向刃脚方向对称,均匀地削薄土层,每次削100mm,直至刃脚处土体破坏,沉井下沉,如下沉很小,可再由中间向四周挖一层土,使沉井平稳下沉。

(5)沉井将沉至设计标高时,开挖深度应更薄些,避免发生倾斜,沉井下沉到距设计标高200mm左右时,停止取土,依靠其自重下沉至设计标高。

(6)测量控制与观测:

①沉井下沉前,在基坑上部地面及井壁顶部四面设置纵横十字中心控制线(与轴线平行),以控制位置,在基坑附近设一个临时水准点,在井壁顶四面设沉降观测点,以控制标高。

②井壁内侧在中心线位置弹出垂直线。挖土时在中心线处各吊一个现锤对准下部标板,随时观测垂直度,当线锤离墨线达50mm(或通过沉降观测,发现四面标高不一致)时,即应进行纠偏。

③井壁外侧东西两面用白铅油画出标尺,刻度为0.1m,从底部起算,沉井下沉时,用水准仪观测沉降量。

④在沉井下沉过程中,要有测量人员跟班,加强位置、垂直度和沉降值的观常测。位置和标高每下沉0.5m观测一次,并做好记录;垂直度随时观测。如有倾斜、位移和扭转,应及时通知值班工长或计数人员,采取纠偏措施,使偏差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8 沉井封底

(1)沉井下沉到设计标高后,将井底土层稍加平整,使中间稍低于四周,然后回填200~400mm厚(视封底时基底土层情况而定)碎石,中间留集水坑抽水。经观测累计8h内下沉量不大于10mm时,即应浇灌封底混凝土。

(2)封底混凝土浇灌前,先将刃脚部位新老混凝土接触面冲刷干净,把井底水抽尽,混凝土浇灌时由四周向中间分层推进,每层厚度0.5m,并用振捣器捣实,混凝土浇灌时设2台泵车,对称布置。

(3)封底混凝土达到50%设计强度后,可施工钢筋混凝土底板,底板钢筋绑扎前,先将井壁与底板接触面凿毛(大扒皮),冲刷干净,底板混凝土浇灌。

(4)沉井封底时,如井底出水量较大时,中间留两个1m深的集水井,井内插入?准700带孔眼钢管、四周自刃角向中心挖排水沟填碎石作为滤水暗沟。集水井内用潜水泵不间断排水,使地下水位保持低于井底面30~50cm。钢管高度应高出封底混凝土面50mm,在底板施工前,再接一个?准500带法兰的钢管,待上部结构施工到一定程度后验算沉井的抗浮稳定性,满足要求后停止抽水,用硬性高强度混凝土迅速填入集水井内,然后上法兰盘用螺栓拧紧或焊固,法兰盘顶面应低于底板面100mm,上面用混凝土填平。

9 结束语

通过以上陈述,沉井质量控制应先从施工计算着手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严格进行过程控制和监测才能确保质量要求。

参考文献

[1]段良策,殷奇.沉井的设计与施工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2]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