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应注意的事项及自我监督的方法
御风初级中学 张东平
体育锻炼是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中小学生不仅要积极进行体育锻炼,而且在锻炼的内容和方法上,要做到科学、合理。教师和家长应重视指导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的自我身体监督。学生可定期采用一些简易的方法,对身体进行自我检查,就可以了解自己身体的机能情况,适时调整运动量,保证正常学习。
一、中小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应注意的事项:
1、运动不宜过量过度。中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期,人体各器官机能都未成熟,生理上的特点决定着他们不宜过度过量地运动,否则,容易造成骨折、扭伤或其它内伤。如从小就进行过度紧张的运动的女性,可使青春激素紊乱,会对骨骼和心血管系统产生有害影响,甚至因青春期推迟而导致月经失调、闭经以至出现不育症,从而危害身心健康。男孩过早强化运动训练,可使身体各器官过早老化,造成心理状态的失衡。
国外许多科学家对青少年运动过量过度问题进行了研究,表明青少年过量过度的运动,会使体内荷尔蒙分泌过多,它可抑制自然噬细胞的活性,而这些噬细胞是专门破坏被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有病细胞的,这样则降低了免疫系统的活力,使人体抗病能力下降,从而易患感冒或流感等疾病。
因此,对于中小学生的运动过量过度问题应有所谨慎,既要使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又不能过量过度运动而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适当的运动是完全必要的,应加以鼓励和督促,过量过度的运动则适得其反而有损健康,应予以调整和提醒,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2、不宜过早练肌肉。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身高先于体重的增长,儿童青少年是先长身高,后长体重,且肌肉含水分较多,含蛋白质和无机盐很少,力量弱,易于疲劳。因此,特别在儿童青少年时期不宜过早进行肌肉负重的力量锻炼。近代生理学研究表明,让儿童青少年过早进行肌肉负重锻炼,可能使心壁肌肉过早增厚而影响心脏容量的增加不利儿童青少年心脏的正常发育。
3、不宜进行拔河比赛。从生理学角度来讲,儿童青少年的心脏正在发育中,心肌柔软、心壁薄、容积小,植物神经对心脏调节功能尚不完善,当肢体负荷量
增加时,主要是依靠提高心率来增加供血量。因此,心脏容易疲劳,不能负担像拔河这样的大力量对抗。有医学工作者曾对250名5至6岁的儿童在拔河比赛中进行生理检查,发现心率均高,赛后1小时有30%的儿童心率未能恢复正常。此外,拔河往往会使儿童青少年的手掌皮肤被绳索磨破,甚至由于双方拉扯时间过长,用力过猛,在强烈的外力作用下,容易引起脱臼或软组织受伤。
4、小学生不宜提倡掰手腕。掰手腕是一种简便宜行的练习方法,可以提高腕关节的力量、柔韧性及灵活性,一些国家和地区还把它作为成年人的比赛项目。但是,在青少年中,特别是小学生中不宜采用此方法提高腕力。其原因,一是儿童少年正在生长发育时期,其解剖特点是骨骼韧性大,骨密质较差,富于弹性而坚固性不足,易于发生弯曲和变形;关节面软骨相对较厚,关节囊、韧带的伸展性大,关节周围的肌肉细长,牢固性相对较差,在外力作用下较易脱位。二是掰手腕是一项对抗性的活动,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是争强、好胜。大有不获全胜不收兵之势。所以运动强度不好控制,常常是腕关节又酸又痛方才罢休,这也是容易发生损伤的重要原因。三是掰手腕时,用力猛、相持的时间长,常使参加者“脸红脖子粗”。这种憋气、紧张性和静力性的运动,很容易使心率加快、血压上升,造成心脏负担过重,不利于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
二、中小学生自我身体的监督方法:
一般常用的自我检查方法有:测体重、数脉搏和自我感觉。
1、测体重。体重的变化可反映人体的健康情况,正常健康的儿童青少年,体重是相对稳定增长的。在体育锻炼期间,定期测体重,可能发现体重增加了1~2公斤,这一般为好现象。如果发现体重减少了两公斤以上,这可能是运动量过大。当体重有显著变化时,最好去到医院做检查,以便找出原因。
2、数脉搏。脉搏的变化能反映心脏血管系统的机能状态,也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健康儿童青少年在早晨安静时(躺着或静坐),每分钟脉搏约68~82次,进行体育锻炼一个月以后,由于心脏机能增大,脉搏可以逐渐减少到每分钟65~72次。
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可以通过数脉搏掌握运动量的大小。一般中小学生应以有氧运动为主,即心率最好控制在每分钟140次以下。长期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小学生,可以每天数数脉搏,了解自己身体是否健康,疲劳是否消除。一个在
早晨安静时,每分钟脉搏经常是72次的青少年,假如在同样的情况下,脉搏增加到每分钟100次以上,就表明身体可能有问题,或前一天的运动量过大,疲劳还没有完全消除,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天的运动量就要减少一些。
3、自我感觉。体育锻炼后,自我感觉到全身舒适,精力充沛,食欲增加,睡眠良好,或虽有疲劳感,但经过一夜的休息后,疲劳即消失,不影响正常学习,说明运动量大小适宜。反之,运动中出现头晕恶心、胸闷、气喘、四肢无力等,运动后明显肌肉酸痛,全身无力,精神恍惚,萎靡不振,食欲减退、睡眠失常、面貌憔悴,身体消瘦,体重下降或课堂上注意力难以集中,昏昏沉沉想睡觉等等,说明运动量过大,应及时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