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杨氏之子》故事新编教学简案

《杨氏之子》故事新编教学简案

来源:99网


《杨氏之子》故事新编教学简案

教学目标

1、 读懂原文,理解“诣、聪惠、未闻”等词语,理解“为设果,果有杨梅”句子的意思。

2、 背诵课文。

3、 编故事。重点在“编”字上,不是“翻译”,接于“扩写”,但比扩写还要有创造性。“新编”是融理解、想象、表达于一体的训练。

4、 在师生共同评改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教学时间:两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1、 复习学过的《杨氏之子》。

(1) 诣——拜访;但主要用于拜访长辈或尊重的人。

(2) 为设果,果有杨梅——摆上了多少水果?至少两种。可见杨氏之子热情、好客,也看出两家关系很好。

(3)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可见“杨氏子”对孔君平也很了解。

因此,孔君平是与“杨氏子”开玩笑,或故意考考他的“聪惠”程度。

2、 编故事。

第一步:根据第一句,想象写人物外貌。

启发:(1)9岁的男孩,会长得什么样子?(看课文插图,看看他的脸庞、穿戴。)

(2)要透过外貌,看出他的聪惠。

学生写好后,互相交流;老师点评;自改。

第二教时

3、 继续编故事。

(1) 根据二——四句,续编故事。

启发:A怎样开头?(一天,一日,初夏的一天……)

B谁开的门?谁“呼儿出”?孔君平?还是别人?其间有对话吗?

C端出水果后,有对话吗?

学生写作,老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

写好后进行交流;老师点评;学生自改。

(2) 根据最后两句续编故事。

启发:A孔君平与小男孩说话时什么表情?有动作吗?

B有心理活动吗?

C只说了这两句吗?

学生写作;互相交流;老师点评;自改。

4、 指名读全文。

视情况,读一——三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