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童年记事
转眼间已近知天命之年了,但童年时期的许多往事,反而变得更加清晰了。现在我就把童年时的趣事写下来,与大家共享。
记得在三四岁的时候,有一次,我在村后的小溪中捉到了一条大约十厘米长的小鱼——“沙骨碌趴”(学名棒花鱼),可把我高兴坏了。回到家中,我把它放到喝水用的水瓮中,每次看到它在水底扇动着“翅子”——胸鳍,我都高兴得不得了。
十几天后的一个傍晚,我在外面玩够了,回到家中,趴到瓮上一看,小鱼不见了!我大声哭了起来。姐姐听到哭声,跑过来问我为什么哭,我抽噎着说:“沙骨碌趴没有了!”姐姐说:“怎么可能呢?也许它趴在瓮底吧?”说着用水瓢在瓮里搅动了几下,也没找到鱼,我的哭声更大了。姐姐掀起锅盖,只见我心爱的沙骨碌趴早在锅里煮熟了。姐姐急忙舀起小鱼,哄着我说:“好弟弟,快把它吃了吧。”我只是哭,却不去吃鱼。姐姐又哄我说:“好弟弟,你先把它吃了,过几天姐姐给你捞一条更大的鱼。”我抬起头,望着姐姐问:“真的吗?”看到姐姐点了头,我才止住哭声,把鱼填到了嘴里。那么可爱的鱼,吃到嘴里却一点滋味也没有。此后几天,我天天问姐姐:“今天该给我捞鱼了吧?”姐姐总是说:“再过几天啊。”就这样,一直到现在,姐姐也没有给我捞一条鱼。
小时侯,我们村的后面和西面各有一条河。村后的河窄窄的,河水不多,清澈的河水中,各种鱼儿自由地嬉戏,河边种着婀娜的柳树,树下是碧绿柔软的草地,还有一簇簇的棉槐。到了夏天,棉槐开花了,一丛丛紫色的花儿可好看了。小孩子们在河滩地上折柳条,编成草帽戴在头上,学着电影里的样子进行战斗。在柔软的沙滩上,我们一会儿匍匐前进,向“敌人”发动突袭,一会儿钻入战壕,抵抗“敌人”的反扑。紧张激烈的程度,一点儿也不比电影里的差,直玩到人人筋疲力尽才罢休。玩够了,我们便折了柳条和棉槐去河里捞鱼,几个孩子一起用手里的枝条把小鱼往岸边赶,虽然只不过是一寸来长的小鱼秧,可在我们不啻是天大的宝贝,小心翼翼地捧着,放到“串香白酒”的空瓶里或者空罐头盒里,拿回家中养着,待它们可好了。
大约是在1976年左右吧,村里组织人们进行了“河道裁弯取直”治理,原先弯弯曲曲的河道被改得笔直,河道两边的柳树等树木被砍伐殆尽,栽上了白杨等,看上去整齐划一,非常好看。站在河道边,对小溪附近的一切可以一览无余。不过,从那时开始,小溪的水量锐减,并且出现了断流现象,刚开始断流的次数很少,断流的时间也很短,随着时间的推移,断流的次数越来越多,每次断流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后来,小溪断流的时间超过了流水的时间,再后来,小溪变得长年无水,村里的孩子们再也不能享受到小溪带来的乐趣了„„
如今,村后的那条无名小溪早已不复流水了,只有干涸的河床向人们展示着皲裂的躯体,看上去令人不忍卒睹,昔日潺潺的流水,自由自在的小鱼小虾,都藏到哪里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