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测试题

来源:99网


第二十八章 锐角三角函数测试题

28.1 锐角三角函数

1.三角形在正方形风格纸巾中的位置如图28­1­3所示,则sinα的值是( )

图28­1­3

3434A. B. C. D. 4355

2.如图28­1­4,某商场自动扶梯的长l为10米,该自动扶梯到达的高度h为6米,自动扶梯与地面所成的角为θ,则tanθ=( )

图28­1­4

343

A. B. C. 4354

D. 5

3.cos30°=( ) 123

A. B. C. D.3 222

4.在△ABC中,∠A=105°,∠B=45°,tanC=( ) 13

A. B. C.1 D.3 23

5.若0°A.30° B.45° C.60° D.75°

6.按GZ1206型科学计算器中的白键MODE,使显示器左边出现DEG后,求cos9°的值,以下按键顺序正确的是( )

A.cos9 B.cos2ndF9 C.9cos D.92ndFcos

7.在Rt△ABC中,∠C=90°,∠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2a=3b,求∠B的三角函数值.

8.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 ①sin30°+sin30°=sin60°; ②sin45°=cos45°; ③cos25°=sin65°;

④若∠A为锐角,且sinA=cos28°,则∠A=62°.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如图28­1­5,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8,现

将△ABC如图那样折叠,使点A与B点重合,折痕为DE,则tan∠CBE=( )

图28­1­5

A.247717 B.3 C.24 D.3

10.如图28­1­6,AD是BC边上的高,E为AC边上的中点,=14,AD=12,sinB=4

5

.

(1)求线段CD的长; (2)求tan∠EDC的值.

图28­1­6

28.2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1.在Rt△ABC中,∠C=90°,cosB=2

3

,则a∶b∶c为( A.2∶5∶3 B.2∶5∶3 C.2∶3∶13 D.1∶2∶3 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30°,底边长为2 3,则腰长为(

BC)

)

A.4 B.2 3 C.2 D.2 2

3.如图28­2­9,在△ABC中,∠ACB=90°,CD⊥AB于点D,AC=6,AB=9,则AD的长为( )

A.6 B.5 C.4 D.3

图28­2­9 图28­2

­10

4.轮船航行到C处时,观测到小岛B的方向是北偏西65°,那么同时从B处观测到轮船的方向是( )

A.南偏西65° B.东偏西65° C.南偏东65° D.西偏东65°

5.如图28­2­10,为了测量河两岸A、B两点的距离,在与AB垂直的方向点C处测得AC=a,∠ACB=α,那么AB=( )

A.asinα B.atanα C.acosα D. tanα

6.如图28­2­11,小颖利用有一个锐角是30°的三角板测量一棵树的高度,已知她与树之间的水平距离BE为5 m,AB为1.5 m(即小颖的眼睛距地面的距离),那么这棵树高是( )

a图28­2­11

5 33

A.+3m 23

B.5 3+m

2

5 3 C. m

3D.4 m

7.在Rt△ABC中,∠C=90°,a=2,∠B=45°,则

①∠A=45°;②b=2;③b=2 2;④c=2;⑤c=2 2.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请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8.一船上午8点位于灯塔A的北偏东60°方向,在与灯塔A相距海里的B港出发,向正西方向航行,到9时30分恰好在灯塔正北的C处,则此船的速度为__________.

9.如图28­2­12,某校教学楼AB的后面有一建筑物CD,当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是22°时,教学楼在建筑物的墙上留下高2米的影子CE;而当光线与地面夹角是45°时,教学楼顶A在地面上的影子F与墙角C有13米的距离(B,F,C在一条直线上).

(1)求教学楼AB的高度; (2)学校要在A,E之间挂一些彩旗,请你求出A,E之间的距离(结

3152

果保留整数;参考数据:sin22°≈,cos22°≈,tan22°≈).

8165

图28­2­12

10.如图28­2­13,小明家在A处,门前有一口池塘,隔着池塘有一条公路l,AB是A到l的小路.现新修一条路AC到公路l.小明测量出∠ACD=30°,∠ABD=45°,BC=50 m.请你帮小明计算他家到公路l的距离AD的长度(精确到0.1 m;参考数据:2≈1.414,3≈1.732).

图28­2­13

第二十八章 锐角三角函数 28.1 锐角三角函数 【课后巩固提升】

1.C 2.A 3.C 4.B 5.B 6.A

a3

7.解:由2a=3b,可得=.

b2

设a=3k,b=2k(k>0),由勾股定理,得 c=a2+b2=3k2+2k2=13k.

b2k2 13a3k3 13b∴sinB===,cosB===,tanB==

c13c13a13k13k2k2=. 3k3

8.C

9.C 解析:设CE=x,则AE=8-x,由折叠性质知,AE=BE=8-x,在Rt△CBE中,由勾股定理,得BE2=CE2+BC2,即(8-x)2

722

=x+6,解得x=. 4

7CE47

∴tan∠CBE===. BC624

AD4

10.解:(1)在Rt△ABD中,sinB==,又AD=12,

AB5

∴AB=15.BD=152-122=9. ∴CD=BC-BD=14-9=5.

(2)在Rt△ADC中,E为AC边上的中点,∴DE=CE,

AD12

∴∠EDC=∠C.∴tan∠EDC=tanC==. CD5

28.2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课后巩固提升】 1.B 2.C

ADACAD6

3.C 解析:∵AC=6,AB=9,又∵cosA==,即=,

ACAB69

∴AD=4.

4.C 5.B

6.A 解析:∵∠CAD=30°,AD=BE=5 m,∴CD=AD·tan∠

5 335 3

CAD=5tan30°=(m),∴CE=CD+DE=+3m. 32

7.①②⑤ 38.海里/时 解析:∵航行的距离BC=AB·sin∠BAC=

3333×=32 3.航行的时间为小时,∴此船的速度为32 3÷=222 3

(海里/时). 3

9.解:(1)如图D73,过点E作EM⊥AB,垂足为M. 设AB为x.在Rt△ABF中,∠AFB=45°, ∴BF=AB=x.

∴BC=BF+FC=x+13.

在Rt△AEM中,∠AEM=22°,AM=AB-BM=AB-CE=x-2,

AMx-22

∴tan22°=·=,x=12.

MEx+135

即教学楼的高12 m.

(2)由(1),可得ME=BC=x+13=12+13=25.

MEME25

在Rt△AME中,cos22°=.∴AE=≈≈27,

AEcos22°15

16

即A,E之间的距离约为27 m.

图D73

10.解:设小明家到公路的距离AD的长度为x m. 在Rt△ABD中,∵∠ABD=45°,∴BD=AD=x.

AD在Rt△ACD中,∵∠ACD=30°,∴tan∠ACD=,

CDx即tan30°=,解得x=25(3+1)≈68.3

x+50

答题方法:试卷检查五法 重视答案,要对结果负责

不少同学都说,明明题目都会做,然而考试时却不是这里出错就

是那里出错,总是拿不了高分。其实,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对答案不够重视。接下来,我们就为同学们介绍五种常用的试卷检查方法。

第一,逐步检查法。从审题开始一步一步地检查,从中发现问题进行纠正。这种方法往往不能发现在解题思路上的根本性错误,但可以检查出计高效学习方法。

第二,结果代入法。将结果代入公式,看看是否能反向求解出原题所给的已知量,或者是从已求得的结论向已知的条件推导,这就是最典型的“逆向确认”的方式。

第三,试题重做法。如果时间允许,可将某些试题重做一遍,如两次解答获得同一答案,这样的题解一般就不会有错。

第四,草稿检查法。要使自己明白,清晰、有序和明了的草稿纸是检查答案最好和最有效的线索。因此,使用草稿纸时事先要设想好和规划好,以利于检查使用。

第五,“毛病”专检法。在检查时间不足的情况下,同学们可以专门检查 自己平时容易出错的病。一般来说,一是查物理单位是否有误;二是看计算公式引用有无错误;三是看结果是否比较“像”,如数字结论是否为整数,或有规则的表达式,若为小数或无规则的,则要重新演算,这是最保险的措施。

在检查中,不少同学把答案反复检查了好几遍还是发现不了错误,这是怎么回事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一直在用同样的方法检查,这

是受了习惯思维的。所以,我建议大家以后检查试卷时换个角度,改变顺序或倒过来推演从不同的角度确定答案。

三轮答题法

考场答题要执行三个循环

三轮答题法,即在考场上要完整解答一套试题需执行的三个循环,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个循环:通览全卷,摸清“题情”。在通览全卷时,顺手把那些一眼就会的题目解决掉。而一般考试这类基础题要占30%左右,所以这一轮做题可获二、三十分的基础分。同时,我们还可以借此机会缓和一下紧张的情绪,尽快进入答题状态。

第二个循环:把会做的题目尽力解答出来。在这个大循环中,要有全局意识,并坚持“四先四后”“一快一慢”的原则。

“四先四后”,即

1.先易后难:先做简单题,后做难题,跳过啃不动的题目,对于分值较少的题目要巧解,尽量减少答题时间;

2.先熟后生:先做那些比较容易掌握、比较熟悉的题目,再做那些比较面生的题目。

3.先高后低:两道都会做的题,应先做分值高的题,后做分值低的题。

4.先同后异:将同类型的题目集中解答,然后再处理其他类型的题目。快一慢”:审题要慢,答题要快。

三个循环:要分点得分、检查收尾。大多数考生不可能在第二个循环中就答完所有题目。那么,对于那些还没做出来的题目,就可以用“分点得分”的方法解答:尽量写出自己会做的步骤。

另外,做完题目后要进行复查,防止“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发生。这是正常发挥乃至超水平发挥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必不可少。

我们平时做题时,可以先大略计算一下自己这三轮做题中每一轮所用的时间。这样,考试时就可以更好地分配答题时间。就我个人而言,我做中考题一般是一头一尾两个小循环,各用时10分钟左右,中间的大循环用时近100分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