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语文小升初考试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考试试题及答案

来源:99网
部 编 版 语 文 小 升 初

冲 刺 测 试 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3“专心致志”这个成语出自《伯牙鼓琴》的故事。()

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宋代诗人贺知童的《回乡偶书》中的句子。() 七、按照要求写句子。(6分)

1. 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有一座小岛,远远望去,像一片云在天边浮着。(照样子写句子)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运用(37分)

一、 读拼音,写规范汉字。(8分)

dānbófèngxìzāogāocháoxùn

xiūzhùshāngyìliánjiémiǎnqiǎng

二、 用“√”为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召.集(zhāo zhào)挨.打(ái āi)行.当(háng xíng)恬.静(tiǎn 三、 照样子,写词语(4分) 栩栩..

如生()() 自.由自.在()() 四、 选字填空(3分) 崖涯山()天()悬() 试式()验公()尝()

五、 知识辨析(8分)

1下加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天赖之音余音绕梁行云流水 B巧夺天宫惟妙惟肖笔走龙蛇 C全神贯注排山倒海热血沸腾 D技高一筹呆头呆脑大步留星

2下列事物不属于“五谷”的一项是()

A稻 B麦 C黍 D梁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劝天公重抖擞”中的“重”读“zhòng”。

B“家祭无忘靠乃翁”中的“乃翁”是指“你们的父亲”。

C“暖风熏得游人醉”中的“醉”字表现出游人沉醉于西湖美景的快乐。 D《示儿》是诗人苏轼临去世时所写的。 4鲁智深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六、 判断正误(4分)

1《有的人》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 2古代男了到了20岁就称之为弱冠之年。()

tiá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说的千真万确....,请相信我吧。(用加点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几段描写表现了主人公谦逊、朴实的形象。(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名句与积累(10分)

八、根据所学内容填空。(共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这句词出自《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其中“西江月”是____________,“夜行黄省道中”是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3仁者爱人,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白银盘里一青螺。在这两句诗中,诗人把洞庭湖比作__________,把____ 比作青螺。

5葡萄美酒夜光杯,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23分)

九、课内阅读(9分)

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钝涩――()笨拙――()

2 文中画“-”的句子使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松鼠搭窝的过程,并找出表示松鼠动作的词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松鼠的窝除了干净又暖和,还有什么特别之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课外阅读(14分)

粽子的爱

剥开热气腾腾的粽子,糯米的醇香混合着粽叶的气息,扑鼻而来。——那是爱的(滋味滋养)。 小时候,我最喜欢吃奶奶裹的粽子,尤其是那又香又甜的蜜枣粽,就算是让我天天吃,餐餐吃,5用“”在文中画出一个比喻句。(2分)

第四部分表达能力(30分)

十一、作文(30分)

快毕业了,我们的心中有很多话想对你的老师说。请以《给老师的一封信》为题写一篇作文,回忆在与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把想对老师说的话,想要表达的情感,用文字表达出来。(不少于600字)

也不会腻。说真的,我就是在那犹如粽子般香醇的浓浓爱意里渐渐长大的。

今年的端午节,奶奶也像往常一样,裹了很多很多我喜欢吃的粽子,整整挂了一根竹竿。但不知为什么,我分明感觉到,今年的粽子吃起来味道与往年不同了。哦,一定是奶奶年纪大了,她裹的粽子不再像以前那样有棱有角,严严实实,味道就淡了。

那天早上,我起得比较迟,妈妈早已上班去了。我正愁没早饭吃呢?这时,奶奶递过来一个热气腾腾的粽子。“我不要,一点都不好吃!”想起今天粽子的味道,我禁不住冲奶奶大声喊。刚吐出这几个字,我就后悔了。因为我看见奶奶颤抖得很厉害,眼睛里有点点泪光。我忽然想,这几个字,对于一个百般(保护呵护)我的老人来说是多么大的伤害啊!奶奶慢慢转过身,蹒跚地走了,她的两肩一耸一耸的。我觉得奶奶一定是哭了。

第二天,我心里始终怀着深深的歉意和愧疚,总想找个机会弥补一下。熬到晚饭前,我鼓起勇气,红着脸对奶奶说,我要吃粽子。奶奶听了,非常高兴。连忙煮了两个粽子给我,并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我吃。我咬了一口,粽子的味道依然淡淡的,但是我却吃出了浓浓的醇香。看着我吃得很开心,奶奶地笑了。

奶奶一个劲地眯着眼笑,笑得那么(舒心舒畅),那么畅快,尽管她的眼神已经有些呆滞。我从来没有想到,就这么简简单单地吃几个粽子,竟会给老人带来那么大的快乐。泪水再也抑止不住,终于如洪水般泛滥了……

1用“\\”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读音。(3分) 2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2分) (气味、滋味)香而纯正()

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3我拒绝奶奶的粽子后,奶奶有什么样的表现,用“-”画出来,并推测一下奶奶当时的心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先前觉得奶奶今天的粽子味道淡了,后来又说吃出了醇香,这矛盾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第一部分

一、单薄缝隙糟糕潮汛

修筑商议联结勉强 二、zhàoái hang tián 三、津津有味洋洋得意 无边无际无忧无虑

四、山崖 天涯 悬崖 试验公式尝试

五、1C 2D 3B 4C 六、1√ 2√ 3× 4× 七

1蓝色的天空上飘着几朵白云,它们就像一串串棉花糖一样。 2小林调走的消息千真万确。

3这几段描写表现了主人公谦逊、朴实的品质。 第二部分 八

1稻花香里说丰年词牌名词的题目 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3有礼者敬人

4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君山 5欲饮琵琶马上催 第三部分 九

1.锐利敏捷

2.举例子,作比较

3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 搬放编扎挤紧踏平

4认为世界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十

1. 划去:滋养保护舒畅 2.醇香蹒跚

3. 因为我看见奶奶颤抖得很厉害,眼睛里有点点泪光。奶奶慢慢转过身,蹒跚地走了,她的两肩一耸一耸的。我觉得奶奶一定是哭了。

奶奶此时很伤心。

4不矛盾。因为我此处吃出来醇香并不是指粽子的香味,而是指奶奶对我的爱依然是那么浓厚,那么真挚,那么醇香。

5我就是在那犹如粽子般香醇的浓浓爱意里渐渐长大的。 第四部分 写作

十一 作文 按标准评份即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