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如何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食品》 2013年第9期
文 武汉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占晓刚 周玮婧
今年上,食品安全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而对于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也引起了高度重视。作为的职能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管,构建以食品安全为主的规范统一的国家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对保障食品安全以及国际相关产品贸易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社会的稳定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现状
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管理可概括为“全国统一领导、地方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对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食品检验检测是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判断食品卫生、质量合格与否的主要手段,并在食品质量安全评价、市场监管和产品贸易等方面担负着重要的技术支撑责任。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现已基本建立了以质检、农业、卫生、商务、粮食、科技、轻工、商业、进出口等行业主管部门为主体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
湖北省是食品消费大省,有着食品产量需求大、产品质量要求高、流通快的特点。武汉市作为湖北省会城市,是全国重要的中心城市。武汉市食品药品检验所的食品检验检测工作起步于2006年,在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所员工的共同努力,已全面启动武汉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现已通过中国国家实验室认可(CNAS)、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CMA)和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CMAF),被国家局列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验机构”和“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检验机构”。多次参与由CNAS和APLAC组织的能力验证检验,得到很多业内专家的肯定,为武汉市食品质量监管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与安全保障。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分析
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由生产加工企业自检、社会中介检验、机构接受委托检验和部门监督抽检构成,由于企业和社会中介检验范围有局限,检验能力较弱,食品安全检验目前主要是由部门检验检测机构进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原有体系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食品安全的分段管理与投资渠道不同,检验检测机构设置没有统一规划,造成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布局不够合理,重复建设问题严重,机构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
食品产地、集散地、农贸市场、批发市场,以及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等监控“源头”的检测力量比较薄弱,不能满足及时、快速、准确检测的需求。
所属食品检测机构检验能力因地域区别参差不齐,差距较大;尚未从根本解决“检不了、检不出、检不准、检得慢”的问题。可开展的食品检验项目以常规项目为主,自主建立新的检验方法的能力不强,新项目和技术含量高的项目储备少,在应对突发性食品安全事件时,不能及时准确地出具相应的检测数据。
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标准在实施中暴露出不少问题。如:质量标准、检验检测标准或方法不同;食品标准体系总体水平偏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之间存在交叉、矛盾或重复。
完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对策
健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网络
食品检验检测体系要以保障民众食品安全为核心,与各部门监管职责相结合,满足食品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监管和行政执法需要,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供技术保障。我国卫生、质量技术监督、工商、食药监督、环境保护、检验检疫、农业科研和高等院校等部门均具有一定的检测资源,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如果想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业务重叠,则需建立一个健全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网络。
机构可按照“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充分利用各检测机构、人员、技术和设备优势,在整合现有检测资源的基础上,组建食品全程监控服务的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网络。也可通过各检验检测机构网络间的统一协调,又做到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减少重复检验,保证检验的科学性、公正性与权威性。
合理使用食品检验机构共享机制
当前各部门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从战略上逐步让以检验技术能力为核心的社会化检验资源共享,整合检测信息和资源数据库,就能形成统一的、全面的食品检测信息和资源(如检测方法与技术、检测标准、供求信息、仪器设备、检测能力、检测数据和结果等信息)共享平台,并通过对信息的电子化、网络化,实现检验检测活动的电子监管,以科学合理的信息发布机制,保证信息即时准确的传递和共享。
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制度建设制
我们需要建立健全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和行为监管的机制,具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自我完善机制和应急快速反应与预警机制。不仅要通过严格的资质审核,还要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检验市场的进入和退出制度,推动检测机构诚信机制建设,形成开放、竞争有序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市场。
提升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
要加大对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发展的投入,加快先进食品安全检验技术方法以及相关标准体系建设的步伐,加大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资源加工的食品安全性研究与风险评估。积极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检测技术,有选择性地研究一些新型检测方法,与国际食品安全检验技术发展接轨,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
号召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各方参与
近年来,伴随着一些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逐渐认识到“食品质量安全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即仅靠食品检验的“事后把关”远远不够,只有从食品生产过程入手,实行食品生产全过程的控制。同时,广泛动员和组织公众参与其中,一起来监督检验我们的食品安全,才能共同垒砌食品安全的“防火墙”。“防火墙”有多高,公信力就有多高,“防火墙”有多牢固,社会信任度就有多坚实。我们可以用一个生动的公式来表达:“检验部门的把关+生产者的自律+消费者的参与=我们的健康”。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针对监管中“边界模糊地带、缝隙空白盲
区”,将要组建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有望实现监管范围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同时,监管环节减少,执法模式由多头变为集中,职能的转变也非常有利于打破九龙治水、政出多门的现象,并由此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对于地方的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我们更需要以改革来应对新时期的契机,积极配合,逐步建立技术先进、功能齐备、人员匹配、运行高效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