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试述明代长篇章回小说的特点及其繁荣的原因

试述明代长篇章回小说的特点及其繁荣的原因

来源:99网


明代长篇章回小说的特点及其繁荣的原因

特点:

1.分回立目,有开场诗散场诗,有“话说”、“欲知后事如何”等套语。

2.艺术表现日趋成熟:

3.成书过程,从集体编著到个人创作;

4.创作意识,从借史演义到关注现实人生;表现题材,从军国大事到日常生活琐事;

5.人物塑造,从英雄到平民、从特征化到个性化;

6.情节结构,从线性流动到网状交叉;小说语言,从半文半白到口语化方言化。

繁荣的原因:

1.君臣文士对俗文学的爱好,客观上破坏了传统的文化,为小说文学地位的提高及其繁荣创造了条件;

2.李梦阳、王慎中、李贽等人在理论上比较明确地肯定俗文学的价值,为俗文学争得了文学地位;

3.市民阶层的壮大,形成了新的读者群,市场需求促进了通俗文学创作的繁荣;

4.城市商业经济繁荣,书坊、印刷业发展,促进了长篇小说的快速印制和广泛流播。

章回小说的文体特征

1、概念

【章回小说】:

以章回分段叙事的长篇小说。每回用单句或两句相对仗的句子标目,以揭示本回的主要内容。由民间说话艺术中“讲史”一家发展演变而来,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唯一体裁。

2、:

⑴章目

分章叙事,分回标目,初期目录单句为主、字数参差,后为双句对偶、渐趋工整;

⑵正文

每回故事相对,段落整齐,但前后勾连、首尾相接,全书构成统一的整体;

⑶结构

保存了宋元话本开头用开场诗、结尾用散场诗的形式,首尾开合照应;

⑷叙事

以“话说”(却说、且说)起首,中间穿插诗词、韵散结合,在情节关键处收束,用“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套语。

试述《牡丹亭》的文化意义(见文学史(卷四)115—11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