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M0dern SCience 产经观察 以节能降耗和减污增效为切入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杨晓娣 (哈尔滨环境宣传教育中心 150076) 摘要:节能降耗和减污增效是我国 要提高产业进入门槛,特别是要在重 护动力机制的关键之一。为了促进生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程中的重要手段。 点行业实施强制性资源、能源、环境 态保护与建设,遏制生态破坏行为, 要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真正实现 消耗标准,建立高耗能、高耗水、高 尽快改变低成本使用环境并将环境成本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必须解决好节 污染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强制淘 转嫁给社会的做法,需要加快形成资 能降耗和减污增效的问题,必须坚持以 汰制度。而在实施这一时,也必须 源开发和环境生态补偿机制。这当然也 节能降耗和减污增效为切入点,做好环 充分考虑到对产业竞争格局所产生的影 必须强化责任。 境保护各项工作。 关键词: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产 业结构优化升级;节约能源;环境保护 淘汰严重消耗能源资源和污染环境 的落后生产能力,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 构的重要途,倥.责任和市场机制双 到位,是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的关键所在。同时,还应从加强制度建 设、发挥监督作用等方面入手,营 造有利的制度条件和社会氛围,使全社 会都积极投身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 友好型社会。 一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是调 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 2006年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 明确要求,“继续把淘汰落后生产能 力作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 径。”造成高耗能、高污染的主要原 因是技术设备落后,重工业比重偏 高,服务业比重偏低。应在结构调整 和技术进步中挖掘潜力,加快利用先 进技术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大 力发展循环经济,坚决淘汰严重消耗 能源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能力。 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 业,广泛应用先进信息技术改造传统 产业。同时,加快发展服务业,全 面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使产业 结构更加适应我国的资源环境和人口状 况 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来实现产业结 构的调整和优化,是节约能源资源和 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提高产业竞争 力的有效途径,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会 遇到不少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会面 临生产要素集中化趋势同区域协调发展 之间的现实矛盾。市场竞争机制客观 上要求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势地 区集中,而且从效率提高和资源节约 的角度看,以较少的国土面积实现产 业集聚,可以大大提高资源的配置效 率。特别是资源密集型产业,如石油 化工、煤炭开采、火力发电、钢铁、 有色金属、水泥、玻璃等,其生产 能力向少数大型企业集中,有利于提 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但生产 要素集中化趋势,将进一步扩大地区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而且在现行财 政税收下,各地区不发展工业就 没有收入,放弃工业投资项目就等于 减缓地区发展速度。在许多情况下, 产业布局不得不在生产要素有效配置和 有利于地区协调发展二者之间进行权 衡。尤其是由于工业投资决策主体的 地位不同,面对这一矛盾时必然会有 不同的利益倾向和决策偏好,局部利 益往往成为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阻碍。 因此,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必须统一 认识、坚决落实、科学处置。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落实节约能 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势必 响。如果提高产业进入门槛导致形成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政 断经营的格局,就有可能不利于形成有 效的市场竞争秩序,损害相关利益主体 府责任重大,另一方面节能降耗和污 染减排的基本手段是完善市场调节机 特别是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所以,当采 用提高产业进入门槛的方式达到资源节 制,而且责任的落实也要以充分 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前提。只有真 约和环境保护的目标时,必须同时考虑 实、全面地反映资源使用成本和环境 激励竞争和促进有效竞争的制度安排, 治理成本,完善土地、能源、水资 防止垄断特别是主要依靠行政壁垒所维 持的垄断性产业结构的强化和固化。应 源等重要资源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 制定促进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给中小企业的成长 留下更大空间,以增加市场竞争者的数 的税收和产权制度等,才能确保 节约和环保目标的实现。 量,形成大、中、小企业合理分工的产 业格局。从长远看,公平竞争是鼓励优 三,营造有利于节约和i不保 秀、淘汰落后的最有效机制。 的瑚度条件与社会氛国 二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责任和市场机制双到 位是实现节约和i不保的关键所在 不仅要依靠经济手段、行政手段,还 要依靠法律、、道德、文化等 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把强化 手段,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责任作为实现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 型社会成为整个国家的发展方向和全体 目标的关键环节。把完善市场调节机制 作为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基本手段。” 人民的行为取向,这样才能真正实现 这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正确思路。政 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当前,个人、企业、地方 府责任之所以是“关键环节”,是因为 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价格 等各方面都有十分强烈的加快发展的积 极性。这种积极性不仅产生于内在动 调节局限性和很强的外部经济性;市场 机制之所以是“基本手段”,是因为节 机,而且形成于相互竞争。也正因为 这样,我国经济的发展势头才会如此 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归根 强劲而且持续不衰。对此,我们首先 到底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而且只有形 应予以肯定的评价。但同时,也应对 成合理的利益机制,才能使能源资源节 充分进发出来的积极性可能引发的一些 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持久的内在动 过度行为,比如过高投资、争上项 力。 目、重复建设、房地产热、地区间 缺现象,本质上产生于价格机制在调节 从经济学意义上说,能源资源的短 过度竞争等现象给予高度关注,坚持 资源供求上的局限性。由于这类资源是 进行宏观,保证国民经济不脱离 必须保证普遍供应的、非无限供应的基 健康发展的轨道。在实施宏观时 础性资源,社会的价格敏感性很高,具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过度”现象大 多不是产生于不正当的动机,而是源 有明显的价格浮动(通常是价格上涨) 于现行制度和中的非科学性因素, 容忍限度。超越这一限度,社会将难以 特别是相关法治和监督机制还不健全。 承受。所以,解决资源问题的难点在于, 社会对资源价格(向上)浮动的承受力 所以,对于宏观经济中不合理现象的 治理,应着重从制度改革入手,使完 有限,过高的资源价格可能导致居民生 善的法治和监督制度成为规范经济行 活困难和工业成本普遍上升以及经济效 为、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可靠保障。 益严重受损,甚至导致社会经济生活紊 同时,应充分发挥监督的作用, 乱。显然,平衡这类资源的供求特别是 大力倡导绿色消费等现代消费方式和节 实现能源资源的节约使用,责任至 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 关重要。 营造有利于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 环境破坏的经济学实质在于:使用 环境资源的成本往往是高度外部化的, 护的良好社会氛围,使全社会都积极 即滥用环境资源的经济个体自己并不付 投身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社会。 费,这种外部性导致环境的过度破坏。 参考文献: 这实际上是环境破坏者“盗窃”了社会 的公共环境资源,而没有受到应有的惩 [I】《中国节能降耗研究报告》企业管理 罚;或者是存在制度或漏洞,使经 出版社2007年 济个体免费或者低价利用环境资源而导 [2](2ooz年最新造纸企业节能降耗开发 致环境破坏。显然,对于这一问题的解 与改造项目新技术新工艺标准及成本效 决,责任更是至关重要。 益评估典型案例解析》中国科技文化出 正因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具有明 版社2007年 显的外部性,所以在多数情况下,生 [5】《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哈尔滨工业 态环境保护者和建设者与生态环境受益 大学学报 2007年第二期《减少污染 者并不一致。由此而来,解决环境保 护和生态平衡的贡献者与受益者之间的 的路径》 利益协调问题,是形成持久的环境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