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Ol1年6月 第31卷第3期 图书馆论坛 Library Tribune Jun,2011 Vo1.31 NO.3 省域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合作模式与资源现状分析 孙振领 (湘南学院图书馆,湖南郴州423000) (摘 要]分析省域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合作模式,并从管理、经费、资源获取和平台方面进行比较,提出关于联 盟建设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高校数字图书馆;合作模式;数字资源 [中图分类号]G2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一l】67(2011)03—0064—03 1 引言 数字资源已经成为科技用户的主流信息来源,包括我 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科研教育机构和图书馆都已将数字资源 作为文献服务的主流形式,以数字文献资源为主的科技与 教育文献服务体系正在迅速发展…。数字资源建设需要持 1 表1 高校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联盟合作模式 序号 类型 省、市、自治区 数量 备注 资源 北京、天津、上海、湖南、湖 模式 北、广东、河北、河南、浙 12 江、四川、江苏、海南 除CAI IS单 一资源模式 续的资金投入和较高的技术支持,一些出版商不断涨价以 及捆绑印刷版、必选期刊等数字资源销售模式,对于 高校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2007年全国高校向励德爱思唯 尔(Reed Elsevier)付费最多的依次是北京大学496,590美 2 跨系统 重庆、广西、吉林、辽宁、陕 8 的省份外, 模式 西、贵州、安徽、江西、山西 CAI IS 、福建、黑龙江、内蒙 其他省市都 存在两种或 以上联盟 3 单一资源 古、山东、青海、甘肃、云 ll 模式 南、贵州、宁夏 合计 3l 元,吉林大学358,546美元,南开大学311,749美元。根 据2008年征订方案,爱思唯尔今后3年在华年均提价1 5 (实际16.7 ),是至今4次调价中最高的一次 。但是, 表2资源模式数字资源情况 序 号 引进数据库情况 自建 总 名称 科研人员对于高水平的数字资源需求是巨大的,因为“再 好的‘海归’,离开最新的文献‘半年之内武功全废” 。 中文 外文 数据库 量 为了应对学术资源价格的不断上涨,产生了以cALIS为代 表的数字冈书馆联盟。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由国家级 l 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 2 天津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 3 上海教育网络图书馆(高等教 育版) 1O 2O 6 O 1 7 7 2 1 6 3 12 53 1 6 数字图书馆、行业性数字图书馆和各省级数字图书馆组成 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体系 ,省域高校数字图书馆即 为典范。 4 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 5 河南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6 浙江省高校数字图书馆 7 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8 湖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 2 10 8 4 4 2 2 8 2 0 () 1 22 l2 O 4 l3 38 l8 4 2 省域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合作模式及比较 2 1 合作模式 笔者根据文献以及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科研院 所图书馆网站考察,从资源建设的角度看,全国各地(除 自治区)都存在一种或多种合作模式(如表1所示)。 2.1_l资源模式 9 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 1O 海南省教育科研数字图书馆 1 6 5 l 0 6 1 7 1l 资源模式是在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统一部署下,选 择一所高校作为承建单位,其他高校作为参与单位,经费以 省级财政和承建单位共同投入为主,其最大的特点是拥有 自己的数字资源(见表2)。资源模式的代表有天津、浙 11 广东网络图书馆(数据不详) 12 四川省高校文献保障体系(数 据不详) 合计 备注:来源于各网站最新数据 85 39 62 186 江,其在馆藏资源数字化、资源采购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高校图书馆科学研究能力与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编号:lOC1230)成果之一 64 2Ol1年6月 图书馆论坛 Library Tribune Jun,2011 VoI.31 NO.3 第31卷第3期 各省市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引进资源排在前面的有, 数字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2)、万方数据数字 期刊(4)、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4);电子图书:超 星电子图书(5)、中国数图(3);其他较多的:中文社会 科学引文索引(4)、国研网(4)。除天津、浙江、上海外, 其他省市外文数字资源明显不足。 2.1.2跨系统模式 跨系统模式是指参与高等教育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的 机构包括高校、公共馆、科研院所、情报研究机构等。一 些高校图书馆选择与其他系统图书馆组成数字资源联盟, 比如,由吉林省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吉林省科技信 息研究所等34家不同系统机构成立的吉林省图书馆联 盟 。参加省级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也是主要方式 之一。比如,重庆整合了重庆大学等6家单位的所有资源, 采用元数据采集、加工、著录的相关标准规范,实现资源 的统一检索、资源导航等功能 。 2.1.3 CAILIS单一资源模式 1998年启动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I IS) 经过12年的发展历程,已经在技术和管理上积累了丰富的 数字资源合作共享经验,三级建设模式正在成为许多高校 选择的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途径。截止2010年9月,有28 个省市建立了CALIS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其中等11 个省、自治区将此作为高等教育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唯一 模式,为签约成员馆提供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服务。 2.1.4混合模式 除采用cAI Is单一资源模式的省、自治区外,其余 省、自治区都存在两种以上的联盟形式,我们称之为混合 模式。以湖南省为例,许多高校既是该省高校数字图书馆 联盟成员馆,又是CAI IS的签约成员馆。同时,湖南图书 馆、湖南大学图书馆、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南大学 图书馆、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长 沙理工大学图书馆还自愿结成了非营利性的跨系统、跨部 门、跨行业的湖南省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在数字资 源建设与共享领域充分合作。 2.2合作模式b 较 2.2.1管理视角 从管理角度看,三类合作模式主要分为两种。其一是 由主管部门统一领导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联盟,比如湖南省 高校数字图书馆、天津市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等。这类 联盟是由主导的,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在经费投入方 面有较好保障。其二是由各个的图书馆组成的松散型 联盟。该类联盟表现在基于既有馆藏数字资源的文献传递、 馆际互借的服务型联盟,由于分属不同的主管部门,其在 资源建设领域的合作仅仅限于联合购买数字资源,其组建 方式也是基于资源互利的。 2.2.2经费视角 在数字资源引进方面,资源模式以和中心馆 共同投入为主,其他成员馆则每年缴纳少量的费用。比如, 江苏省JALIS是由省专项拨款建成;海南省教育科研数字 图书馆的建设是采取投资和学校按1:1配套相结合, 用于图书馆的网络化建设。 。往往在建设初期投入大 量资金,而在后续资源引进、技术维护上支持不大。跨系 统模式联盟经费主要投人到技术领域,构建文献资源共享 服务平台整合各馆资源,以文献传递、馆际互借为数字资 源保障主要方式。cALIs单一资源模式中,联盟是建立在 CALLS成员馆基础上的,充分利用CALIS的技术和数字资 源作为成员馆的合作基础。 2.2.3获取视角 资源模式在成员馆用户资源获取上较为便利,联 盟出资购买的数据库不受任何供各校使用。跨系统模 式与CALIs单一资源模式在数字资源数量和质量上有使用 优势,但存在付费与时效性的问题。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对 文献的使用通常有非常强的即时性,文献的效用体现在比 较分析后获得的知识或信息启发,因而非即时性给以文献 传递为主的数字图书馆联盟带来困境。就近性是用户利用 信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以美国为例,在计算机网络 服务已经达到相当高水平的情况下,读者利用文献的95 以上还是从本地获得,利用全国性网络系统获得的只占小 部分 。 2.2.4平台视角 从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平台建设发展历史看,先是建立 各成员馆的馆藏联合目录,后来是一站式跨库检索平台的 搭建,到现在变成整合所有成员馆、所有数字资源的共享 平台。通过将联盟各种数字资源整合于同一平台上,统一 检索,并直接点击下载本校或联盟已订购的数字资源,没 有订购的可通过共享平台的文献传递功能获取。比如, CAus的e读搜索引擎使读者在海量的图书馆资源中通过 一站式检索查找所需文献。 3 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典范与启示 3 1 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典范——天津高等教育文献信 息中心 天津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以为主体投资方并形 成持续经费的制度保障,其在平台设计、资源购买上给予 了强有力的支持,成为国内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建设成 功的典范。(1)经费投入大。统一采购的数据库多达37个, 特别是其外文数据库系统有17个,建立公共文献信息中心 为各高校读者提供电子资源检索和下载等服务。在南开大 学和天津大学设立学科文献信息中心,各高校师生可到两 校图书馆免费查询、下载和使用。(2)集约化系统化程度 高。一是建立了高校图书馆非书资源联合系统,实现非书 65 2O11年6月 图书馆论坛 Library Tribune Jun,2O11 Vo1.31 NO.3 第31卷第3期 资源的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二是建成了基于全市 本科院校馆藏及中外文数字资源于一个平台。另一种是直 接利用CAI IS的技术成果或进行二次开发构建平台。天津 的高校网书馆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统一平台,实现了技术、 人员、软硬件等更为广泛的资源共享。(3)特色数据库建 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通过二次开发能够方便快捷地构建 个性化的门户服务网站体系。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指出, “在我国,各数字图书馆系统间尚没有实现互联互通,缺乏 有效的共建共享机制”。因此,无论哪种方式,都要具有前 瞻性,考虑未来纵向、横向的数字资源共享平台融合问题。 设成绩喜人。“动植物病害智能诊断专家系统”等14个特 色数据库分别由天津市15所高校承建,具有鲜明的地方特 色和高校学科优势。 3 2对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建设的启示 3.2.1关于支持 资源模式建设成效取决于的认识和投入,不 可否认,采用资源模式的12个省、市绝大多数属经济 4 结束语 数字图书馆从根本上讲是为用户提供一个数字化网络 发达地区。但是,最应该建立高校数字资源联盟的恰恰是 欠发达地区,只有进行统一合理的数字资源规划布局,才 能最大限度降低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中的信息获取成本。 欠发达地区高校在数字资源建设领域动力明显不足, 主管部门可适当考虑在经费划拨中直接投资于高校数字图 书馆联盟建设。还可以支持有实力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 化的服务环境,提高用户获取与利用信息的能力。省域高 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发展必须突破传统图书馆的概念,在 设计要求、服务理念、信息环境乃至用户教育上创新发展, 构建基于泛在信息环境的数字资源共建共享体系。 [参考文献] (13李澄.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国家主导最重要[EB/OL].[2OlO 09一o8D httpt{? 50715. 建设,补贴其向其他高校馆提供的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服 务,使其他馆能够免费获取数字资源。 3.2.2关于开放存取数字资源 黄如花教授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Elsevier期刊的平 w.sciencenet.cn/m/Print.aspx?id一 [23[3]张国.国际出版巨鳄大幅提价——部分高校面临学术断粮 (EB/OL].(2010—09—083.http://zqb.cyo1.com/content/ 2008—06/O4/c0ntem一2210581.htm. 均开放存取比例为57.53 ,所有学科开放存取期刊的比例 均超过3O ,超过8O 的有2个学科(商业、管理和会计 [43[10]周和平.顺应时代要求,加快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EB/ Of ].[2010—10 093.http://sie.whu.edu.cn/90/news5.r 85 ,数学83 )。笔者在对各个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网站 htm1. 分析时发现,各馆对开放存取文献关注明显不够,这不能 不说是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建设的一个遗憾。应在联盟统 一(53联盟简介(EB/OL].[2010 09—1 63.http://clj.jllib.corn/ lmgk/lmjj/. 部署下,根据各高校学科优势挖掘开放存取数字资源并 [6]平台简介[EB/()L].(2010 09—16].http://www.cqkiwx. net/. 进行有效整合,使读者方便快捷地获得这些数字资源。 3.2.3关于平台建设 省级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主要作用就在于承上启下, [73郑章飞.我国省级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发展研究——以湖南省高 校数字化图书馆为例[J].高校图书馆丁作,2009,29(3): 36—39. 最终在纵向上实现与CAI IS、下级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功能 对接,横向上实现与其他省市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共享, 因而平台建设尤为重要。一种是与公司合作建立平台。比 (83黄筱玲.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之比较一一—系统中心和区 域中心[J].图书馆,2o1o(4):82—84. 如,湖南高校数字图书馆共享平台依托超星数字图书馆的 技术力量,采用Medalink元数据收录技术,整合全省37所 [9]黄如花,张静.Elsevier收录期刊可开放存取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3):35—42,95. On Cooperation Model and Analysis of Resources Situation of Provincial University Digital Library Federation SUN Zhen—ling (Xiangnan University Library,Hunan Chenzhou 423000,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 analyzes cooperation model of provincial university digital library federation and analyzes their differences from the man agement,funding,access to resources and platforms.Finally,a number of recommendations about federation have been made. Keywords:digital library;cooperation model;digital resources [作者简介]孙振领(1973 ),男,硕士,湘南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收稿日期]2010—10—18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