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能力素养训练题
一、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写入括号中。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A.累计 累倒 积累 B.鲜艳 朝鲜 新鲜
C.鸡爪 鸭爪 龙爪 D.称心 称职 对称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符号 麻烦 丁零 竹竿 B.厉史 鸳鸯 屠苏 形状
C.莫非 姓格 幼想 漏洞 D.货物 夸奖 丰富 绣人
3.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戡”字的读音,可能会跟下列哪个字相近? ( )
A.基 B.堪 C.旗 D.戗
4.“瓢虫款款的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 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破折号( )。
A.表示意思的转折。 B.表示声音的延长。
C.表示解释说明。 D.表示意思的递进。
句中的
5.下面句子中,意思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古人的智慧不得不令人佩服。
B.古人的智慧多么令人佩服啊!
C.难道古人的智慧令人佩服吗?
D.古人的智慧怎么能不令人佩服呢?
6.下列各项中,相同部首表示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援 掷 捞 B.贡 资 贷 C.缭 络 缚 D.肠 胖 朗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强一遇到问题就主动向老师请教,这种邯郸学步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B.只要你好好准备,考试就一定没有问题,你不要为这件事杞人忧天。
C.山上的泉眼源源不断地给小河注入新鲜的流水。
D.讨论春游计划时,男生主张去郊外探险, 女生主张去博物馆,双方意见南辕北辙。
8.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姐姐用 的双手,做出了各式各样的花篮。
(2)春游那天,孩子们的欢歌笑语在公园里 开来。
A.灵巧 荡漾 B.灵敏 荡漾 C.灵巧 飘荡 D.灵敏 飘荡
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
A“能不忆江南?”是一个疑问句。
B. 《三衢道中》是宋朝曾几的一首纪行诗。
C.河北人把土蚂蚱叫作“挂大扁儿”
D.“萝”和“萬”都有草字头,这两个字都是象形字。
10.下列诗词名与作者搭配错误的是( )。
A.《忆江南》-白居易
B.《绝句》一杜甫
C.《惠崇春江晚景》一苏轼
D.《滁州西涧》-孟浩然
11.书写时要事先考虑好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避免拥挤, 是针对( )
A.字的间架结构 B.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
C.竖画较多的字 D.横画较多的字
12.将“不管多大的雨水,都能很快地从这些人们难以发现的通道排走。”一句插入下面语段中,位置最合适的一项是( )。
①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②在大佛的头颈和两耳后面,开凿了许多条排水通道。③既保证了大佛的美观与完整,又避免 了雨水对大佛的直接冲刷。 ④就这样,乐山大佛安安稳稳地坐在这里, 已经有1000多年了。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之后
13.下列句子中说法错误的是( )。
A.牵牛花凌晨四点开放。
B.早上五点左右,蔷薇绽开了笑脸。
C.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 D.昙花在晚上八点开放。
1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荷花》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叶圣陶写的。
B.春天的响水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C.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D.蜜蜂飞过来,告诉我花儿的芬芳。
1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项是( )
A.“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 “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B.他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C.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
D.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16.在学习写应用文“通知”时,对于格式要求,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右下方写发通知的单位或人物、时间。
B.通知”二字居中,如果事情紧急,可以写上紧急通知。
C.正文部分要写出时间,通知的人物、事项、地点、活动内容以及注意事项。
D. 写通知正文时,在开头可以不用写通知的人物或单位,写完正文后直接写通知的时间。17.在《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的口语交际课上,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当班干部是一个服务班级、服务同学、协助老师的机会。
B.班干部这个角色对人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什么样的人都适宜当班干部。
C.当班干部是一个锻炼的机会,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交际和与人相处等能力
D.性格太内向的人是不宜当班干部的,无法正常与人交流的人是不宜当班干部的。
18. 下列句子排列成通顺的语段,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年节时是要服,唱十不闲、独角戏的。
②闲时是打铁的,朴祸的,锡碗的,儿绸银的。
③我们的村子是个小村,只有100米户人家。
④一年之内、春夏秋冬、也总有一些小业,进村来做买卖。
⑤如果打板算卦也可以算在内,还能给村民带来音乐欣赏。
⑥早晨是实青菜的,卖正腐的,卖馒头的:晚上是卖擀杂面的,卖牛肉包子的。
A③④②①⑥⑤ B.③①②⑥⑤④ C.③④⑥②①⑤ D.③①②⑤④⑥
19. 对下面的内容概括正确的一 项是( )。
放眼望去,有大白莱呀、冬瓜呀、经瓜呀....各种蔬菜,琳琅满目。大白菜露出大肚子, 腊普浅绿色的帽子,悠闲地躺在莱篮里等人买它。大冬瓜活像一个胖娃娃, 可爱极了。听! 有人咳喝:“西瓜,又鲜又甜的西瓜,快来买呀。”有声喊:“烧鸭, 既香脆又便宜的烧鸭呀。”各种声音不绝于耳,简直就是一首悠杨的市场交响曲。
A.莱市场蔬莱琳琅满目
B.莱市场叫卖声不绝于耳
C.莱市场上热闹非凡
D.莱市场里的蔬莱很可爱
20. 下列文化常识不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 ( )
A.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B.雅人四好:琴棋书画
C.花中君子:梅兰竹葵
D.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二、积累运用(2+2+2+1+2 +2 +2+5+4+5+3=30分)
1.请写出意思是“飞”的词语四个:
2.写出下列成语主角名。
惊弓之鸟:
焚书坑儒:
3.填成语作为歇后语的后半部分。(选择四个写)
螃蟹过街
水上浮萍_
木匠戴木枷_
月亮里的桂树
猪血煮豆腐
擀面杖吹火
4.依据《史记》关于周武王诸兄弟的记载,周武王兄弟18人,其中一个叫“伯邑考”, 请问,“伯邑考” 在兄弟中排第 位。
5. 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里面主要人物有及时雨_ __ ,行者花和
尚 ,黑旋风 。
第二部分阅读与欣赏
(一)龙通土楼里看老物件
文/李志宏
“担梦、风本、木犁、米..们三五成群指着传姚农精用具一排认, 不时肚足感叹。“这 些东西承找了我们的记忆,可以被淘波,但不应该被遗忘。 “一位党堂(md6)“老人感慨。此时我们正身处福建安溪感德龙通“柴塘(y8ng)永峙(zhi)”土楼。这座高11米,这长20米,皇正方形的土楼,沉淀着神秘与神奇。土楼前是一条发自玉门尖的小溪,在它的后方,小山从远处绵延而来。土楼外墙石基厚约2.3米,墙厚近2米,牢固坚挺。土梅取 名崇塘永峙”, “崇端”即“高墙、 高城”的意思。 土楼整体是楼阁式, 有72个房间和一个大厅,内设天井、粮仓、厨房、走廊等。
土楼内有个历史陈列馆,陈列普从村民家收集来的物品。明艳的阳光波洒在土楼,陈 列馆里的每- -件物品都闪闪发光,我们的眸子被照得晶晶发亮。
陈列品以陶瓷、竹编、铁器居多。安溪早期的海外贸易,就是以茶叶、铁器、瓷器为主,曾经“货诸东南彝(yi)”。明清两代,安溪的民窑青花达到鼎盛时期,窑址多分布在西溪、蓝溪两河流城的广大地区,据记载有60余处。这里的青花多是碗、盘造型,或朴拙(zhu6)或雅丽,有的已破碎,但卷草、莲花、云气等纹样构图不失审美价值。竹藤编工艺是安溪一项历史悠久的手工艺术,《五代初建安溪县记》中就有“荷畚(ben)执筐,为安职业\"的记载,足见当时“春”“筐”等竹制品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在陈列馆里,我看到了笠(Ii)麻、条筐、簸箕、笸箩(poluo)、牛嘴筋(le)等蔑(mie)制的用器。让我惊叹不已的还有1000多份古契约,有明代崇祯年间的田契、清代乾隆年间的买卖契约、宣统年间的分家析产契
约、时期的退婚契约、完粮票证等。这些古契约涵盖了村民日常生活的田地、山林、婚姻、分家析产等方方面面,是研究土楼文化的宝贵遗产。
“这些古物什怎么搜求来的?”我好奇地问。“村民们听说要建陈列馆, 纷纷把家里的古物什捐赠出来,有的还主动找我,带我去古厝和老屋的犄(j)角旮旯(gala)里淘,淘出一件来,那个乐啊!”龙通村村支书许进丁仰头微笑着说,眼睛看向土楼四角的天空。在许进丁的讲述中,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深深感染着我。第三组村民吴秀兰女士捐献出古契约、古尺、土地证、头簪(zan)插针、古煤油炉、梳妆台、镜箱等,为人们了解和研究龙通先人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宝贵资料和实物。许连才先生和许冰女士主动捐献了珍藏的100多份古契约。一位老兵将自己用过的瓷缸背包、粮油供应证,收藏的《选集》等也献了出来。二楼是茶叶博物馆,存放着许多盛放陈年铁观音的陶罐,朴素美观,各有千秋。三楼陈列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老百姓使用的床,古香古色。慢慢逛,细细看,我在这里转悠了两三个小时,似乎在广袤(mao)无根。的历史里走过了漫长的路。土楼和陈列馆中的老物
件所散发出来的历史韵味,让我沉醉。
[注释]
①耄耋:指老年,高龄。②朴拙:质朴。
③特角幸足:汉语方言,意思是指边边角角,角角落,不起眼的地方。
④广袤无垠:形客广阔得望不到边际,辽阔无边。(选自《读写》2021年1月3-4年版)
1.龙通土楼展出的陈列品,不包括 ( )
A.陶瓷 B.竹编 C.铁器 D.铁观音的新包装
2.下列捐献的老物件和它的捐献者,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古契约、古尺、头簪插针_许连 才先生和许冰女士
B.土地证、珍藏的100多份古契约一第三组村民吴秀兰女士
C.竞缸、背包、粮油供应证、《选集》-位老兵
D.古煤油炉、梳妆台、镜箱一龙通村村支 书许进丁
3.你觉得福建安溪感德龙通“崇墉永峙”土楼体现了哪些人文精神?请结合文本和生活 经验说明理由。( 2分)
4.如果你有机会走进福建安溪感德龙通土楼,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请你展开想象,用简短的文字写一-写。(2分)
5.请你向大家推荐阅读这篇文章,理由不少于三点,其中一点是写作表达方面。(3分)
(二)坚定的锡兵
文/[丹麦]安徒生
在一个精致的小房间里,放着许多玩具。这是一个小男孩儿的游戏室。每天,他都要这里来玩儿。
在这些玩具中间,有一个锡兵。他有二十四个哥哥,他们是用一把旧的锡汤勺铸(zhu)出来的。他们的肩上扛着长,眼睛直视前方。可是这个锡兵和他的哥哥们相比,却少了
一条腿,因为地是最后铸成的,锡不够用了,但是,他从没有为自己残疾悲哀过,总是用
了一条腿坚定地站着。
这个锡兵被摆放在一张小圆桌上, 跟他正对面的不远处,摆放着一个纸做的宫殿,一位纸做的小姑娘站在敞开的宫殿门口。她穿着一件漂亮的裙子,肩上飘着一条小小的蓝色服带,上面点缀着一些亮晶晶的装饰品。这位小姑娘是一个舞蹈家,地伸着双手,一条腿高高地举着。锡兵看不见那条腿,他以为小姑娘也像自己一样,只有一条腿。
“多可爱的小姑娘啊!”他心里想,“可她也只有一条腿。 我们倒可以做朋友,我一定会好好保护她的,因为我是一个锡兵。 ”他真怕这位弱不禁风的小姑娘被风吹倒了,被 小男孩儿碰倒了,或者被别的玩具撞倒了。他直直地望着她一一 她一直是用一条腿站着的,丝毫没有失去平衡。
有一天,小男孩儿玩玩具时,顺手把锡兵移到窗台上。 忽然一阵风刮来,窗户开了,锡兵一个倒栽葱从三楼摔了下去。他倒立在自己的钢盔中,腿直直地立起来,刺刀插在街上的石缝里。
天开始下起了雨,越下越大,最后简直是倾盆大雨了。 锡兵倒立着,水流哗哗地冲刷着他的身体,好像要把他带走。可是他依然一动不动。
雨停了,有两个孩子从这儿走过。
瞧,锡兵!”一个孩子说, “我们让他去远航吧!”
他们用一张报纸折了一条船,把锡兵放在里面,又把纸船放进水沟里。纸船沿着水流向前驶去,一上一下地颠簸着,不时打着转。锡兵有些头晕,但是他依然牢牢地站着,肩上扛着长,眼睛坚定地向前看。“我会回去的,我一定会回去的,因为那里有我要保护的人。他暗暗地想着。
纸船被冲进一条下水道里,在一片漆黑中行驶了很长时间。突然,锡兵的眼前一亮,纸船 冲出了下水道,冲进了一条宽大的运河。纸船已经损坏得不太像样了,在旋涡(wo) 里打着转, 慢慢地往下沉。锡兵还是挺直了身子,紧紧地扛着他的长。“不, 我不会在这里死去,我一定能回去,因为那里有我要保护的人。”他的心里依然充满着希望。
纸船破了,锡兵向河底沉去。这时候,一条大鱼一口把他吞进了肚里。
啊,那里面是多么黑暗哪,而且空间又那么狭小!但是锡兵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他是坚定的,就是当他直直地躺下来的时候,仍然紧紧地扛着自己的长。
忽然,锡兵眼前一亮,同时听到有一个人在大声叫喊:“锡兵!”原来这条鱼已经被捉住,卖给了小男孩儿家的女仆,女仆把鱼带进厨房,用一把大刀剖开鱼的肚子。她用两个手指把锡兵拦腰掐住,拿到
客厅里,让家里人看看这位在鱼腹里做了一番旅行的了不起的人物。他们把他放在桌子上。锡兵高兴地发现,自己又来到了他以前的那个房间!他看到那个熟悉的小男孩儿;他看到桌上都是自己熟悉的伙伴;他看到那座美丽的宫殿和那位可爱的小舞蹈家:她仍然用一条腿站着。她也是一样坚定啊!她的精神使锡兵很受感动,他简直要流出眼泪来了,但是他不能这样做,他只有牢牢地握住手中的长。他望着她,她也望着他,但是他们没有说一句话。
1.故事的主人公—— 坚定的锡兵为什么会缺一条腿呢? ( A.因为他参加打仗受伤了。
B.被一条大鱼咬断了一条腿。
C.从窗台上摔下去摔断了一条腿。
D.因为他是最后铸成的,锡不够用了。
2.“坚定的锡兵”中“坚定”在本文指的是( )
A.锡兵有坚定的信念。
B.锡兵有坚强的意志。
C.锡兵有勇敢的精神。
D.锡兵有关好的希望。
)
3.锡兵一直想要保护那个纸做的小姑娘是因为( )。(多选题)
A.小姑娘很可爱。
B.因为他是一个锡兵。
C.小姑娘是纸做的。
D.他认为小姑娘只有一条腿。
4.下列句子中,不能表现出锡兵十分坚定的句子是( )。
A.锡兵还是挺直了身子,紧紧地扛着他的长。
B.他倒立在自己的钢盔中,腿直直地立起来,刺刀插在街上的石缝里。
C.他是坚定的,就是当他直直地躺下来的时候,仍然紧紧地扛着自己的长。
D.锡兵有些头晕,但是他依然牢牢地站着,肩上扛着长,眼睛坚定地向前看。5.以下关于本文写法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
A.这是一个童话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有丰富的想象力。
B.“‘多可爱的小姑娘啊!’他心里想....”..这个句子是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
C.“锡兵还是挺直了身子,紧紧地扛着他的长。”句子通过对锡兵的动作描写体现了锡兵的坚定。
D.“啊,那里面是多么黑暗哪,而且空间又那么狭小!”是对环境的描写,文中像这样的句子还很多,与故事情节无关,可以删除。
6.“我一定会(能)回去的,因为那里有我要保护的人。”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 分)
7.两个孩子让锡兵去远航,途中遇到哪些事,请用简单的语言概括。 (2分)
8.阅读了这个故事,从锡兵的身上你得到怎样的启示?请联系实际谈一谈。(2 分)